韓劇發燒症候群
電視台買韓劇、播韓劇,逐漸喪失了戲劇人才;民眾看韓劇、學韓語、遊韓國,有人甚至已到廢寢忘食、不可自拔的地步。
韓劇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又為台灣戲劇帶來哪些影響呢?
風靡已近10年的韓劇,收視率從早期五、六個百分點,像溜滑梯似地慢慢往下滑,最近普獲好評的《秘密花園》與《原來是美男》,收視竟都未能破一。不禁令人懷疑,難道「韓流」熱潮已然消退?
事實不然,韓劇在台灣播放的數量依舊驚人。八大企畫部副總賴聰筆指出,台灣偶像劇一年產量約50部,但去年台灣的電視頻道加上中華電信的MOD數位台,一共播出了162齣韓劇,今年上半年上檔的韓劇就有120部,換句話說,同時期有20部不同的韓劇正在播出中。
加上網路下載盛行,不用天天準時坐在電視機前,韓迷轉而在網路上選看不受時段限制,又免浪費廣告時間的「無料」韓劇。因此,與其說是「退燒」,不如說是選擇管道更多元。
韓劇併發症
從電視轉戰網路,對許多人來說,更是沒完沒了。
「韓劇真是害人不淺,」一位婆婆抱怨,媳婦每到假日就整天守在電腦前「趕進度」,棄兩個幼齡孩子於不顧,幾度溝通都沒用,電腦故障她也不放棄,只有畫面沒有聲音仍照看不誤。
未婚熟女王蘭英就偏愛「脫離現實」的故事情節,「越是現實不可能發生的浪漫故事,越吸引我。」在網路上看靈魂交換的《秘密花園》時,連續幾天都看通宵。即便已在網路上看完,電視播出時,她還會再回味一次。
無怪乎許多韓劇一再重播,像《浪漫滿屋》已重播超過7次。王蘭英說,有一次「不小心」看到某台將《火花》以台語配音播出,她也看得興味盎然。
有些韓迷看完韓劇,還要實地到劇中景點朝聖一番。小芳看完《冬季戀歌》多年後,實際踏上濟州島旅遊時,驚訝地發現,時間彷彿定格,劇中的景色、人物竟然都沒改變,「小島、雜貨店、渡船,甚至拉船的那位船夫都還在。」
大家「看」韓劇
韓劇何以吸引人?外行人或許憑感覺、看熱鬧,內行的從業人員則看出了門道。
「韓劇的可能性多,演員的表演有層次,」曾編寫偶像劇的林小姐表示,韓劇題材「無所不能」令人稱羨。
「『人生真美麗』是我的標竿,」林編劇指出,雖然劇中一直稱頌濟州島,置入性行銷很明顯,但不會令人排斥或厭煩。「這齣戲的編劇金秀賢非常厲害,」她安排全劇14個角色在第一集全部出場,且一句話就讓人知道角色的個性和關係,劇情又不灑狗血,「真的很厲害!」
另外,像《49天》、《秘密花園》、《市政廳》等不同題材的韓劇,創意和深度兼具,都讓她感到驚豔不已。
的確,劇本,乃戲劇的靈魂。
「韓國的編劇地位崇高,」國內一位資深編劇指出,韓國編劇的酬勞比男、女主角還高,甚至有權決定主角人選,有位韓國資深演員曾說,他演戲三十幾年,在「讀本會議」時始終不敢正視編劇的眼睛。
台灣的電視台在選購韓劇時,除了看卡司,更重要的就是看編劇。八大企畫部經理方可人說:「洪氏姊妹寫的劇梗都很新,幾乎是收視保證。」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則認為,其實韓劇「公式化」現象也很嚴重,像婆媳問題、第三者、愛恨情仇、富豪爭權等情節,跟台灣戲劇也很類似。但對白比台灣自然且生活化,主角性格也比較多變,「台灣傳統戲劇的男主角陽剛,韓劇男主角比較弱,也比較愛哭。」
雖然戲劇有地域之別,但因具備愛情、鬥爭、女性成長等傳統元素,所以廣受歡迎,如《大長今》是韓國宮廷劇,藥名、官名台灣觀眾都不懂,但接受度仍高。另外,花了兩百億韓幣拍攝的諜報片《IRIS》,涉及複雜的南北韓政治議題,也很賣座。
「韓劇對白的生活化與力度,值得台灣編劇學習,」當年改編日本漫畫《流星花園》、《惡魔在身邊》的毛訓容指出,電視台主管總想乘勝追擊,不斷說服她寫惡魔續集,但她希望能寫原創劇,後來的《換換愛》和即將上檔的《真心請按兩次鈴》都是她的原創。但毛訓容也不諱言,台灣偶像劇為趕時效,編劇多採集體創作模式,很難凸顯編劇的個人風格。
人才即錢財
有了劇本,還要搭配出色的演員。
三立電視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張正芬指出,韓國、日本的影視從業人員,多是科班出身。「韓國偶像是訓練完備才出道,台灣偶像則是先丟到市場上測試,紅了再說。」
營收居各家電視台之冠的三立電視,開台以來積極經營戲劇市場。製作的本土劇《台灣霹靂火》與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雙雙以15.72和9.3創下本土劇及偶像劇的最高收視紀錄。
「三立戲劇百分之百自製,深知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張正芬表示,為了培養幕前幕後說、寫、演故事的人才,三立與產官學合作,成立了「數位敘事工廠」,扮演學校與產業之間嫁接平台的角色,至今已訓練了3期編劇人才,8次演員角色海選;即便培養出來的人才日後為他台所用,也很值得,因為人才「今日不培養,明日就沒有。」
看來韓劇帶來的影響,遠比想像中深遠。
韓劇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又為台灣戲劇帶來哪些影響呢?
風靡已近10年的韓劇,收視率從早期五、六個百分點,像溜滑梯似地慢慢往下滑,最近普獲好評的《秘密花園》與《原來是美男》,收視竟都未能破一。不禁令人懷疑,難道「韓流」熱潮已然消退?
事實不然,韓劇在台灣播放的數量依舊驚人。八大企畫部副總賴聰筆指出,台灣偶像劇一年產量約50部,但去年台灣的電視頻道加上中華電信的MOD數位台,一共播出了162齣韓劇,今年上半年上檔的韓劇就有120部,換句話說,同時期有20部不同的韓劇正在播出中。
加上網路下載盛行,不用天天準時坐在電視機前,韓迷轉而在網路上選看不受時段限制,又免浪費廣告時間的「無料」韓劇。因此,與其說是「退燒」,不如說是選擇管道更多元。
韓劇併發症
從電視轉戰網路,對許多人來說,更是沒完沒了。
「韓劇真是害人不淺,」一位婆婆抱怨,媳婦每到假日就整天守在電腦前「趕進度」,棄兩個幼齡孩子於不顧,幾度溝通都沒用,電腦故障她也不放棄,只有畫面沒有聲音仍照看不誤。
未婚熟女王蘭英就偏愛「脫離現實」的故事情節,「越是現實不可能發生的浪漫故事,越吸引我。」在網路上看靈魂交換的《秘密花園》時,連續幾天都看通宵。即便已在網路上看完,電視播出時,她還會再回味一次。
無怪乎許多韓劇一再重播,像《浪漫滿屋》已重播超過7次。王蘭英說,有一次「不小心」看到某台將《火花》以台語配音播出,她也看得興味盎然。
有些韓迷看完韓劇,還要實地到劇中景點朝聖一番。小芳看完《冬季戀歌》多年後,實際踏上濟州島旅遊時,驚訝地發現,時間彷彿定格,劇中的景色、人物竟然都沒改變,「小島、雜貨店、渡船,甚至拉船的那位船夫都還在。」
大家「看」韓劇
韓劇何以吸引人?外行人或許憑感覺、看熱鬧,內行的從業人員則看出了門道。
「韓劇的可能性多,演員的表演有層次,」曾編寫偶像劇的林小姐表示,韓劇題材「無所不能」令人稱羨。
「『人生真美麗』是我的標竿,」林編劇指出,雖然劇中一直稱頌濟州島,置入性行銷很明顯,但不會令人排斥或厭煩。「這齣戲的編劇金秀賢非常厲害,」她安排全劇14個角色在第一集全部出場,且一句話就讓人知道角色的個性和關係,劇情又不灑狗血,「真的很厲害!」
另外,像《49天》、《秘密花園》、《市政廳》等不同題材的韓劇,創意和深度兼具,都讓她感到驚豔不已。
的確,劇本,乃戲劇的靈魂。
「韓國的編劇地位崇高,」國內一位資深編劇指出,韓國編劇的酬勞比男、女主角還高,甚至有權決定主角人選,有位韓國資深演員曾說,他演戲三十幾年,在「讀本會議」時始終不敢正視編劇的眼睛。
台灣的電視台在選購韓劇時,除了看卡司,更重要的就是看編劇。八大企畫部經理方可人說:「洪氏姊妹寫的劇梗都很新,幾乎是收視保證。」
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則認為,其實韓劇「公式化」現象也很嚴重,像婆媳問題、第三者、愛恨情仇、富豪爭權等情節,跟台灣戲劇也很類似。但對白比台灣自然且生活化,主角性格也比較多變,「台灣傳統戲劇的男主角陽剛,韓劇男主角比較弱,也比較愛哭。」
雖然戲劇有地域之別,但因具備愛情、鬥爭、女性成長等傳統元素,所以廣受歡迎,如《大長今》是韓國宮廷劇,藥名、官名台灣觀眾都不懂,但接受度仍高。另外,花了兩百億韓幣拍攝的諜報片《IRIS》,涉及複雜的南北韓政治議題,也很賣座。
「韓劇對白的生活化與力度,值得台灣編劇學習,」當年改編日本漫畫《流星花園》、《惡魔在身邊》的毛訓容指出,電視台主管總想乘勝追擊,不斷說服她寫惡魔續集,但她希望能寫原創劇,後來的《換換愛》和即將上檔的《真心請按兩次鈴》都是她的原創。但毛訓容也不諱言,台灣偶像劇為趕時效,編劇多採集體創作模式,很難凸顯編劇的個人風格。
人才即錢財
有了劇本,還要搭配出色的演員。
三立電視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張正芬指出,韓國、日本的影視從業人員,多是科班出身。「韓國偶像是訓練完備才出道,台灣偶像則是先丟到市場上測試,紅了再說。」
營收居各家電視台之冠的三立電視,開台以來積極經營戲劇市場。製作的本土劇《台灣霹靂火》與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雙雙以15.72和9.3創下本土劇及偶像劇的最高收視紀錄。
「三立戲劇百分之百自製,深知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張正芬表示,為了培養幕前幕後說、寫、演故事的人才,三立與產官學合作,成立了「數位敘事工廠」,扮演學校與產業之間嫁接平台的角色,至今已訓練了3期編劇人才,8次演員角色海選;即便培養出來的人才日後為他台所用,也很值得,因為人才「今日不培養,明日就沒有。」
看來韓劇帶來的影響,遠比想像中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