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仔、疔仔?毛囊細菌感染啦
2009/06/16
【聯合報╱林仲╱林仲皮膚科診所院長】
天氣轉暖,細菌感染性皮膚病又蠢蠢欲動,常見毛囊細菌感染,西醫依病情的輕重程度分為毛囊炎、癤、癰,閩南語也有粒仔、疔仔、癰仔(「癰」的閩南語發音同「英」)等病名。
「粒仔」、「疔仔」這兩個閩南語病名,到底是什麼樣的皮膚病,恐怕有些醫師與病人都不太清楚。筆者先從西醫的病名說起:
●毛囊炎(folliculitis):只有毛囊自身發炎(圖1)。
●癤(furuncle):毛囊及其周圍結締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圖2)。
●癰(carbuncle):幾個癤合成一個癰(圖3)。
由上述定義,可知西醫以疾病影響範圍的大小來定義毛囊細菌感染,毛囊炎的面積最小,癤大於毛囊炎,癰又大於癤。先民則依疾病侵犯皮膚的深淺,將毛囊的化膿性細菌感染分為「粒仔」與「疔仔」兩大類(圖4),浮淺無根的為粒仔(圖2),深入皮膚內部的為疔仔(圖5至8)。
閩南語的「疔仔」語出中醫的「疔」。古人將病灶頂端尖起,膿頭很小,底部堅硬且根深,有如一枝釘子嵌入皮膚內的化膿性皮膚病歸類為「疔」(圖4)。由於疔侵犯至皮膚深處,古人體會到疔的病情比較嚴重,如果處理不當,易於惡化,還可能「疔瘡走黃」,即西醫的敗血症,在沒有抗生素時代是會致命的,所以中醫說「治疔如防虎」,甚至還有「朝發夕死」、「隨發隨死」等令人毛骨悚然的說法。一般民眾受到中醫影響,聽到「疔仔」往往不寒而慄,因為這意謂著一種極為危險的皮膚病;現在醫學發達,細菌感染性疾病已不像古時候那麼令人畏懼了。
由於「疔」乃中醫的觀念,如問西醫:「疔仔是甚麼?」是問不出個所以然的,因為西醫沒有這樣的病名。從西醫角度,與「粒仔」相對應的西醫病名為「癤」,「疔仔」為往皮膚內部侵犯較深的癤、癰,「癰仔」則同西醫的癰。
筆者認為先民將毛囊的細菌感染分為粒仔、疔仔,充滿了智慧,簡單、明瞭又實際,由病名很容易讓人知曉疾病的危險性、治療方式與預後。粒仔位置表淺,病情較輕,膿出就好了,而疔仔根深,病情凶險,應要積極治療,以免細菌感染擴散,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由於環境與個人衛生的改善,以及抗生素的發達,細菌感染性皮膚病已沒那麼常見了,使得年輕民眾與醫師不識毛囊炎、粒仔、疔仔為何物,常將之誤認為蚊子、跳蚤叮咬,或是痱子、青春痘。尤以疔仔初起時,外觀為一顆中有小粒凸起的紅腫疹子(圖6),容易被當成蟲子叮咬的疹子,輕忽其危險性。一到夏天,常見報章登載「蚊蟲叮咬搔抓引起蜂窩組織炎」、「擠青春痘造成蜂窩組織炎」等新聞,依筆者的經驗,應是醫師一開始就將疔仔誤診為蚊蟲叮咬或是青春痘的機會較大,結果延誤治療,病人的病情惡化(圖7),醫師卻歸咎病人搔抓或擠引發細菌感染。
中醫認為擠膿是疔的禁忌,這句話在疔沒有熟透化膿前是對的,此時擠膿不當反造成細菌往外擴散,嚴重時更使細菌跑到全身,引發敗血症。其實粒仔、疔仔熟了化膿以後,將裡頭的膿擠出可讓疾病痊癒得更快,此時應及早切開擠膿,不然病灶也會自己破潰出膿(圖8)。由於擠膿很痛,有人怕痛不願意擠,甚至還有醫師怕麻煩,也誤導病人不必擠膿,只要吃藥就好了,這是不對的。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AIN_ID=210&f_SUB_ID=1516&f_ART_ID=19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