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吳憶樟嗎?

轉貼yahoo的新聞

〔記者蘇福男╱高縣報導〕4年前因跨海監護權引發台巴兩國軒然大波的台巴混血兒吳憶樺,因巴西阿嬤羅莎年事已高無力扶養,今年7月已被送到當地寄養家庭安置,昨天吳憶樺高縣茄萣鄉親戚獲悉,感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昨天吳憶樺的叔叔吳火眼獲悉,痛批法官和羅莎,「養不起孩子,就應該讓他回台!」

持續居中協助的天主教博愛基金會執行長歐晉仁昨晚表示,他每年固定兩次探視吳憶樺,最近一次是今年7月中旬。

歐晉仁說,13歲的吳憶樺目前已長高到164公分、55公斤,由於返回巴西曾中輟學習,原本應該念國中一年級的他,至今還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

歐晉仁表示,吳憶樺父親留下的保險理賠金,必須等他年滿18歲才能動用,這段期間的生活花費都是該基金會、巴西僑社和羅莎的養老金共同支應,吳憶樺在寄養家庭的生活十分正常。

************************

看了這新聞,心中又浮起那時的新聞畫面,
一堆大人硬要把一個小孩帶走,
不顧他是多麼的不願意和害怕。
想起來都覺得鼻酸!

他的外婆是真愛他嗎?還是只想圖女婿留下來的保險理賠金所以遲不放人,也切斷小孩和台灣親人的連絡管道?如果真愛這個外孫,知道自己養不了,最起碼也該托付給外孫在台的親人啊!
為什麼要寄養在不相干的人家裡呢?
哎!

  • Sorry,  選錯字!標題應為  :

    還記得吳憶樺嗎?
  • 我就覺得大人很自私

    都沒有顧慮到小孩的未來

    搶到手了

    結果讓小孩的生活變成這樣

    奉勸爭奪小孩監護權的大人們

    在爭奪之前評估一下自己的能力

    是否可以給小孩正常的生活滿滿的愛再來說

    不要爭到手了卻害了小孩一輩子
  • 有個不同的觀點

    我記得當初新聞報導中
    大幅使用了台灣之子這個名詞
    一連串報導內,  給人一種印象--
    孩子的父親是台灣人,  所以應該留在台灣

    這是什麼理論,  生他的巴西媽媽只是工具嗎?
    另一半他應該叫巴西之子才對
    孩子不是一定要跟著父親或母親那一方的吧
    更何況是兩個都去世了

    撇開保險金或其他問題
    吳憶樺回巴西,  我覺得是挑戰父權觀念的一大勝利
    孩子本來就容易跟人親,  相處一段時間就會有感情
    當初看他回去時的掙扎也很難過
    但他現在真的過得很槽嗎,  看來並沒有呀

  • meltdown
    meltdown


    孩子應和他有最近血緣的親人在一起
    祖母是直系血親  他在巴西也還有兄弟
    他也在巴西生活過  聽得懂他們說的話
    我不覺得當初的判決有什麼問題


    反到是台灣人不尊重司法
    孩子原可以祥和地離開  是台灣這兒的親戚讓他在離開時情緒波動的如此大
  • 可憐的孩子
    因為大人的自私
    而一次又一次的在不同的家庭生活

    其實當初我也覺得監護權判給外婆是合理的
    畢竟是從出生就一直相處的家人,那種親密感是不容否認的
    但現在看到他去住寄養家庭,就忍不住很氣這個外婆
    如果真的愛他,怎會捨得把他又放到一個陌生的新家庭去
  • To  crescent:

    你的另類觀點很有意思。但我想你可能沒嚐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吧!

    我的想法很簡單,讀書中斷,不能和家人住一起而得寄人籬下就不算過得好!

    小時家裡有些問題,我父親把我寄養在他好友家一陣子,也不是被虐待,但總之就是希望和自己家人在一起。每當看到人家閤家團圓,就自己躲到一旁難過!那時我才四、五歲吧!吳巳是我當時年紀的兩倍大,想必感觸會更深才對!

    我不否認兩邊親人都重要,但當大人無法提供給小孩一個適當的成長環境時,把小孩留在身邊的目的是什麼?何況小孩在台灣還有親人啊!寄養在外人家怎麼看都不對勁啊!也有可能他的外婆只是基於親情難以割捨而把他留在身邊,但也不該自私的只想到自己而乎略了小孩在台成長可以得到較好照顧及成長環境!
  • U~~I~~~D~~
    U~~I~~~D~~
    提外話....  如果以教育環境來說,  待在台灣讀書更不好......><
  • meltdown
    meltdown


    外婆的生活困頓是當初那個判決沒有料到的
    不過巴西至少有基本的社會福利政策
    寄人籬下是真的不好受 
    現在的情形是大家都不樂見的

    我看了新聞提到法律規定他十八歲前不准離開巴西
    請問是為什麼有人知道嗎?
  • Hi,  princesitasoyo

    其實,  個人認為,  跟家人住在一起,  並不是絕對必須的
    可能因為我自己的原生家庭狀況很多, 
    所以,  我一直覺得,  能讓小孩平靜成長的地方
    對小孩最好
    家人有好有壞,  不走運遇到差的,  長大人格偏差機率更高

    從我的觀點來看,  巴西外婆能帶給這個小孩的影響
    是更好的
    原因是,  她較少情緒化吧,  但對孫子的愛卻沒有減少

    教育環境我不清楚,  但台灣除了幾個重點城市
    其實城鄉教育差距是極端大的
    我不覺得讓小孩待在台灣唸書就一定勝過別的地方

    這確實是我個人的觀點
    不過在小孩不一定要跟著父親那一方的觀念上
    很高興看到有網友也持同樣看法
  • 四年前我就超喜歡這個小孩,
    也很覺得他南部的熱情純樸的叔叔能這樣視為己出,
    真的很不容易~
    昨天聽到他這樣的消息很難過…
    希望他記得台灣,希望他回來~

    台灣人真的很有人情味~
    就連當地華僑也都會照顧他~

  • 有印象野!

    因為記得當初法官判決下來時~吳家人在機場的爭奪戰中還叫小孩下跪求法官不要讓他去巴西…
    這樣的教養方式…讓我覺得他還是離開台灣好了!
  • 時間過的很快
    他已經好大了
  • UGLY  DUCK的話:
    有印象野!

    因為記得當初法官判決下來時~吳家人在機場的爭奪戰中還叫小孩下跪求法官不要讓他去巴西…
    這樣的教養方式…讓我覺得他還是離開台灣好了!

    ==========================
    台灣人就是很性情中人又有人情味的民族~

    柔性的~~就是顯現在你說的跪求法官那種狀態~
    非柔性的  ~~就是不爽就打  (ex:張高幹事件)

    一切都是台灣人的民族性,熱情可愛~
  • ~伊麗絲~的話:
    crescent的話:
    有個不同的觀點

    我記得當初新聞報導中
    大幅使用了台灣之子這個名詞
    一連串報導內,        給人一種印象--
    孩子的父親是台灣人,        所以應該留在台灣

    這是什麼理論,        生他的巴西媽媽只是工具嗎?
    另一半他應該叫巴西之子才對
    孩子不是一定要跟著父親或母親那一方的吧
    更何況是兩個都去世了

    撇開保險金或其他問題
    吳憶樺回巴西,        我覺得是挑戰父權觀念的一大勝利
    孩子本來就容易跟人親,        相處一段時間就會有感情
    當初看他回去時的掙扎也很難過
    但他現在真的過得很槽嗎,        看來並沒有呀

    *******************************************
    +1
    沒記錯    的話            我記得        吳小弟    是母親去世時        父親才去把他帶回來的

    也就是說        從吳小弟出生        到    父親出現之前        都是    母親    或外婆    在照顧的       

    父親當時只是把他帶回來    見見台灣家人        外婆並沒有同易    讓他跟著父親

    是父親突然亡故        所以    台灣這邊的家人    才開始爭取    吳小弟的    監護權(?)

    父母雙親都不在了        吳小弟    最親的應該是    從小照顧他的外婆吧!!!

    我覺得台灣人比較自私        就因為    他是姓吳        所以    認為他該認祖歸宗

    我想    吳小弟    在    巴西    也有    巴西的名字

    哪要怎麼算???

    雖說    外婆    沒能力再照顧吳小弟了

    但巴西政府    有接手照顧阿        而且到他大學都沒問題

    為什麼這樣不好呢???

    外婆對他的愛還是一樣的阿!!

    *************************************************
    外婆是直系血親  比較起來還是比較親
    更何況本來吳小弟就是住在巴西的
    我覺得當初的判決沒有問題
    雖然現在外婆因為養不起  讓他去寄養家庭
    不表示就不愛他了
    相較於台灣一堆新聞上看過的貧窮案例
    什麼就算窮也要一家人在一起的
    結果小孩也沒得吃  沒錢讀書  住在貨車上的比比皆是
    這樣真的是愛小孩嗎
  •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吳憶樺的想法呢?  怎麼沒有人問他的觀點阿?
  • U3的話:
    印象中吳憶樺的父母並沒有結婚
    且媽媽過世之前也都是住在巴西由外婆扶養
    明明就是台灣的叔叔的觀念有問題
    我覺得法官判決的沒有錯
    雖然現在外婆身體不好只好給別人寄養
    也許很多朋友不了解
    其實寄養家庭對於小朋友都會付出相當大的愛心
    這樣的結果並沒有什麼不好
    且我覺得吳憶樺叔叔家的環境相當糟
    當初看新聞就覺得他們家沒有整理。。。亂七八糟的
    還是在巴西好∼
    ==============================
    寄養家庭會比較好??再差也是自己的狗窩吧~
    很多人家也很亂呀,那表示人也不值得人生活嗎?
    他奶奶的情況已是到了「沒錢」的地步了,
    不是家裡亂不亂的問題,如果有能力,為什麼要送往寄養家庭?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他現在只是小孩不懂這些,
    長大了,他就會覺得為什麼他有二邊的家人,都要爭他,但最後卻是被踢到了寄養家庭?有些事情不是物質能提供的,是在於心靈的感受。這樣不會影響他未來人格的發展嗎?
  • 不管哪邊有理  哪邊愛他疼他比較多

    從小就過著這麼不安定的生活
    不管怎樣  多多少少他的幼小心靈都是受傷的
    這孩子真可憐真辛苦><

  • 如果有那麼多早知道

    就不會有悲劇發生了
  • 如果他的寄養家庭不是只給他吃飽而是也重視教養
    關心他的心理      我想寄養家庭不會是壞事的
    有些人家真的是好心來的   
    也不是你要當寄養家庭就可以的

    只不過因為文化關係我們的確不懂他在那環境如何
    再怎樣都是媒體播送也是耳聞
    實際狀況我想也不是我們心想什麼就是什

    不過家庭教育其中一點就是環境整潔
    這是大家常常忽略的
    當然重不重視是看個人(我重視)
    這與窮又有點不同

    不過不管是怎樣的居住環境
    如果可以我會鼓勵他  一定要好好努力讀書作為有用的人
    對外婆和台灣叔叔.寄養家庭是不可忘記更要有著心存感恩的心



  • 對他印象很深,  因為他與我家老大同年只稍長我兒子二個月,  當時大眼長睫與深色的皮膚加上壯壯的樣子與我家老大神似度幾乎有95%.

    當時他要被送走時,  我覺得很難過..就像自己的小孩要被帶走的感覺.  也很擔心他回去那裡又要重新適應會不會有困難.

    印象中在他回去幾個月後,  某個節目有作後續追蹤,  當時他高興的踢著足球,  臉上沒有半點委曲,  感覺上他很快又融入當地的生活了!  與其他小朋友笑鬧在一起,  或許當地人都早婚所以即便是外婆年齡也不老,  加上中南美洲國家人民熱情的天性,  其實對人格的養成並非壞事.

    其實貧富差距每個國家都有,  如果要說他回巴西是受苦,  我倒不覺得.

    但是這樣搶來搶去的結果,  小孩的學業被耽誤到了..他尚在就讀國小五年級,  我兒子卻已是個國二學生了.  真正為他好就不要再作無謂的爭奪,  他應該為大人的異國婚姻負責嗎?  他應該為家屬間各自認定的"對他比較好"的定義犧牲嗎?

    親人們的不忍可以理解,  但是小孩不是物品,  不要再拿他當獎品互相爭奪.  他從出生到現在,  在巴西的時間幾乎是在台灣的兩倍長!  外婆阿姨表弟妹,  難道就會比叔叔嬸嬸堂弟妹要不親! 

    就讓他在巴西政府的照顧下到成年,  屆時他心智成熟想要在何處發展自有定見!

    親人們愛他,  就儘量讓他感受到就好,  更多的生活變動只會讓他對環境錯置花費更多的精力與時間來適應;  這不是對他過世的父母最好的安慰! 

    希望他的台灣親人三思而後行!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