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防曬美白

(轉貼文章分享)人們為什麼難以做出選擇?

2005年上半年,我前往美國一所大學做訪問學者。剛到那所大學,邀請我去美國的教授便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他向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申請的一個大項目獲得了資助。雖然項目拿到了,但是,測量工具究竟是選擇A還是選擇B,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這個問題困擾教授相當長一段時間。教授通過E-mail和電話咨詢過的中美專家恐怕不少於一打。然而,得到的答復始終無法讓教授下定決心。

  眼看項目啟動的時間一天天臨近,直到有一天,我和教授在辦公室繼續討論選擇工具的問題,我說:“這樣吧,你說選擇A的利與弊,再說選擇B的利與弊,我記錄。”結果,不到半個小時,比較的結果就在紙上了。這時候,該選擇哪一個工具,成了一目了然的事情,因為工具A的優勢大於B,弊端卻小於B。困擾教授多達半年之久的問題,運用富蘭克林的利弊分析法,輕而易舉地解決了。

  人們為什麼那麼難以做出選擇?當人們試圖期待從別人那裡得到一個明確的意見的時候,選擇似乎更加變得飄忽不定。富蘭克林分析其中的原因,“那是因為我們在考慮這些問題時,並非把所有正反兩方面的理由都拿來同時考慮,而是有時想到一部分,有時想到一開始看不到的另外一部分,於是就出現了各種目的或傾向性交替的現象,產生讓我們困惑的不確定性”。

  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說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就沒有價值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當初教授沒有咨詢過那麼多專家,恐怕對工具A和工具B的利弊不會如此了然於胸。

  的確,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在根據自己的經歷,從自己的體會出發,對別人做出判斷,帶有自己經驗的深刻烙印。”正是因為如此,不同的人提出的意見都從不同角度把選擇的利弊提供給了我們,因此,我們才能夠在綜合分析別人的意見之后,做出一個更貼近實際的選擇。

  然而,試圖讓別人給自己“指一條明路”的要求本身並不是一個合理的要求,而熱衷於給別人“指點迷津”的人很可能是不負責任的“誤導家”。街頭的算命先生擅長給人“指路”,卻不認真反省自己為何落到那樣的處境。

  在中國的家庭或學校教育環境中,兒童常常要求成人“告訴”自己該做什麼,而喜歡扮演“權威”的父母和教師也確實願意事無巨細地為孩子包攬這些選擇的權利,久而久之,一個人會養成“依賴”、不願承擔責任的心態。

  有一位母親曾經告訴我這樣一件事情。她想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於是,每次孩子問她“我是該做作業還是玩電腦呢”的時候,她就說“你自己決定”。有一次,孩子生氣地說“我最討厭你說‘你自己決定’這句話了,你就直接告訴我該做什麼好了”。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充滿選擇的社會。人們面臨“自由選擇”的機會很多,然而,有許多人在面臨這樣的自由選擇時,常常抱有的一種“兒童”心態:你直接告訴我應該選擇什麼。其實,這種要求是害怕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的表現。

  自由的另一面是責任。逃避自由選擇的情境本質上是在逃避與自由相伴而行的責任。作為成熟的個體,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在積極聆聽別人的意見之后,經過綜合分析,作出一個合理的選擇,並勇於承擔選擇帶來的后果。
回應...
 返回 防曬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