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01 〈電影筆記〉
《秋天裡的春光∼尋找自己的老人典範》 蘇惠昭╱著
我們的地球,老人很多,老人電影卻不多,應該說是很少吧,老人不消費電影,不花錢娛樂,傑克尼可遜的「心的方向」充其量只能算是「前老人電影」,至少這個「老人」還能架著豪華露營車旅行,46歲捷克導演拉迪米爾.米卡雷克拍的「秋天裡的春光」,主角是三位年紀加起來有兩百多歲的演員,算是名符其實的「老人電影」,但我猜想被電影感動的觀眾主要是中年人、前中年人,老人還是喜歡在家看電視,這是我所了解「他們」----未來的「我們」,如果「我們」一直活下去的話。
透過中年期的導演,「秋天裡的春光」說了一個動人的老人故事,七十五歲的范達和他同年齡的老友艾德,從劇場退休下來的兩人一身是病但至少行動自如,他們不想過著奄奄一息等待死亡的標準規格老人生活,也拒絕參加葬禮,面對死亡,於是繼續發揮演戲專長遊戲人間,有時候扮作要購買莊園的大亨,有時候假裝查票員,年輕女孩逃票沒關係,只要她們獻上一吻,范達還有許多彩色的夢想,像帶老婆到埃及旅行、坐熱汽球遨遊天空、學法文等等,總而言之就是個童心未泯的老頑童。
老頑童范達偏偏有個一板一眼的老婆,她把老人年金存在一個一個的罐子裡,有的是生活費,有的是棺材本,她還為腳踏兩條船的獨子著想,打算偕同老伴住到老人院把房子讓給兒子一家子。
范達和老婆就這樣生活著,個性不同卻也維持了四十多年的婚姻,但這一次范達開了一個太過份的玩笑,他要艾德打電話騙老婆說自己掛了,老婆掉著眼淚帶著棺材來收屍,才發現范達好端端活著,老婆氣到訴請離婚,但遇到一位勸合不勸離的女法官,婚姻保住了,為了彌補對老婆的歉咎,范達變乖了,他安安靜靜坐在家裡不出門惹事生非,答應參觀老人院,也同意去看兒子送的墓地,但是這樣的范達卻不像以前的范達了,他不快樂,不會笑,像個死去的活人,老婆不忍心看他這樣,決定改變自己,和范達一起玩大亨買莊園的遊戲,看他搭乘熱汽球-----,一種願意為對方改變的愛,我想這是「秋天裡的春光」要說的。
這也是一部為中年人拍的老人電影,理由很簡單,因為中年人最害怕老去,沒有錢、沒有伴侶、沒有朋友,孤單的老去,害怕成為異鄉人,毫無氣力面對化為殘酷異境的整個世界,一個快快樂樂遊戲人間,「為自己而活」、「活出自己」的「老人典範」瞬時變成了中年人的標竿,看哪,我也可以那樣老去,酷斃了。
「你有的是時間,而我沒有了」這是范達對兒子說的,比起他積極面對老年,鉅細彌遺打理身後事的老婆,范達其實更軟弱、焦慮,他無法安靜下來思索,不敢面對「死之將至」,所以選擇逃避,遊戲人間的行為或許可以解釋為可愛、童心未泯,是為老人的特權,我們可以無限寬容,但是「人老心不老」難道沒有更高層次的表現方式?一個有太多自我的老人如何獲得真正的平安喜樂?許多事情他們(未來的我們)已經做不到了,勉強去做只有拖累別人。人當然可以不服老,可以老得很年輕,但老人必須接受的事實以及具有的智慧是,世界的中心已經不在他們這一邊了。
我還在尋找我的「老人典範」,至少不會是范達。
http://66.102.7.104/search?q=cache:PX-AxcWbK8YJ:reading.cdnnews.com.tw/movie/2003080104.htm+%E8%80%81%E4%BA%BA+%E9%9B%BB%E5%BD%B1&hl=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