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城巿競爭力大評比

城市競爭力評比台北奪魁 
 繼倡導大中華經濟圈CHATs的重要性之後,為了增進兩岸四地城市的互相瞭解,《遠見》和「工商建設研究會」合作,首度推出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評比。經由這項調查結果,台灣城市能明瞭自己在區域內的實力位階,未來的機會與挑戰;四地城市彼此也能更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未來可發揮更大的優勢。 

 「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調查,以三大面向,合計三十個指標,評比四十四個城市,包括台灣的兩個院轄市︰台北市和高雄市,以及三個省轄市︰新竹市、台中市和台南市;香港、澳門;以及中國大陸三十五個省會城市和計畫單列城市,並加入台商投資的重點城市東莞市和蘇州市。 

 評比結果顯示,兩岸四地城市現階段的實力已明顯分出高下。總體競爭力的排行榜,第一名由台北市奪得,第二名的廣州市和第三名的北京市,第四名的香港,第五名的上海,實力都在伯仲之間。這五個城市的綜合分數處於64~71分之間,和其他城市拉開一段明顯的差距,並列為兩岸四地的「領先城市」。 

 六個綜合分數在50~60分之間的「優勢城市」,包括台商雲集的深圳和東莞分居第六和第七名;在四十四個評比城市中,面積最小的澳門,也奮勇躋身到第八名;第九名到第十一名均由台灣的城市囊括,依次是台中市、新竹市和高雄市,新竹市是本次評比城市中,人口最少的城市,但仍力爭上游,位列第十強。 

 以三大競爭力面向分析,台北市獲得「產業與國際化」「政府與建設」競爭力的雙料冠軍;「市場與消費」競爭力則由東莞居冠,台北市名列第二。香港與北京分列「產業與國際化」排行的二、三名;北京和上海則分別是「政府與建設」的二、三名。 

 以地理位置觀察,城市競爭力前十強的城市,除了北京外,幾乎都是南方的城市。扣除台港澳,大陸華南地區競爭力最強的城市是廣州;華北地區是北京,華東地區是上海,華中地區則是總排名第十三名的長沙。 

領先城市具區域經濟輻射力 
 國際間的城市競賽已有走向超級城市的趨勢,「城市要大,就要靠幅射力,」中國大陸知名的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指出。 

 大中華經濟圈的五大領先城市,幅射力幾乎都貫穿重要的區域經濟,例如台北市是台灣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的中心;大陸三大經濟圈中,經濟開放最早的珠江三角洲代表城市包括香港、廣州,長江三角洲以上海為中心,環渤海灣的重點城市之一是北京。 

 競爭力十強的城市中,位於珠江三角洲內的城市就占了四個,陣容堅強;台灣此次列入評比的五個城市,均位列前十二名之內,三個在十名內,成績也是不容小覷。 

 有位台商曾經感慨,站在珠江的任何地方向四周望去,到處都是等著和你競爭的人;這裡人才濟濟,讓你一想到,就不由得緊張到難以入眠。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