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共同基金黑洞 台灣浮現五大陷阱(二)

*別說你沒買基金*

台灣投信產業近十年蓬勃發展,藉強勢媒體行銷,說服平日忙於工作,不善於理財的投資人把積蓄交給「專業」基金公司長期投資,形容這是「懶人」、「傻瓜」簡單致富捷徑。

一九九二年財政部開放設立新投信公司,結束四大投信壟斷市場時代。11年內,全台擠進43家投信公司。

基金規模從771億成長35倍,達2.67兆,相當全民13%總存款,規模大到可左右總體經濟。中央銀行計算貨幣供給時,也開始納入債券型基金。(見表)

投資人更多達184萬人,不分老少,台灣每12人就有一個是基金投資人。

發行共同基金的證券投資信託公司,這兩年更積極爭取操作政府及企業退休金,和台灣每一個人關係愈來愈密切。譬如,攸關62萬公務人員和800萬勞工的退休金和勞工保險金,都從兩年前開始,委託投信公司投資。委託金額已達1323億。其中,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已委託投信投資金額更達729.6億,也就是說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三分之一已委託投信投資。

兩年半來,各退休基金委外專業投資的結果,卻多在賠錢,公務人員退撫基金賠了13.2億、勞保損失10.3億。

去年九月,美國爆發共同基金弊案,影響產業形象,也帶動美國雷厲風行的改革。《Fortune》雜誌引述美國參議員形容,共同基金業是「世界上最大的揩油組織」。「美國的『弊案』,在台灣根本是『general practice』(司空見慣的例行公事),」一位在外商和本國投信公司服務超過十五年的副總經理直截了當地說。這位負責推銷基金的業務副總,之前在作風積極的外商投信工作,去年因長期業績高壓、客戶鉅額虧損,自己不堪承受極大壓力黯然離開。

掌管全台灣多數人的財富和退休金,本該是最需要高道德標準和嚴格監督的市場,但台灣基金界遊戲規則卻變成少數人追逐個人利益,犧牲大眾利益的叢林法則。「簡直是個吃人的市場,」一位四十多歲的資深財金記者批評。扭曲發展的原因複雜。和台灣缺乏守法觀念、金融開放政策粗糙欠缺配套辦法、投信公司惡性競爭、投資人在乎短期報酬、監理法令僵固、監理機構規模太小、預算一再縮減都有關係。

台灣蓬勃發展的投信產業背後,到底隱藏哪些弊病,這些弊病又如何影響投資人權益?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