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幾個健康小撇步

01:【打嗝】

1.乾吃一匙糖 
2.彎身喝水 
3.憋氣或吐氣
4.吃飯時不說話可避免打嗝
5.憋氣喝水 
6.用力拉舌頭
7.以棉花棒刺激上顎硬部和軟部的交接處
8.咀嚼並吞嚥乾麵包
9.雙手抱膝壓胸 
10.憋氣 
11.用水嗽喉嚨 
12.吸吮碎冰塊 
13.冰敷橫隔膜處

02:【噁心】

1.喝可口可樂糖漿,有助於安定胃部
2.服用Bonine暈車藥
3.喝少?#92;清澈的流質飲料,避免冰冷
4.飲用氣泡散逸的碳酸飲料
5.吃少?#92;碳水化合物 
6.服用薑粉膠囊

03:【嘔吐】

1.補充水分,淡茶、果汁等透明液體亦可
2.補充電解質飲料、清湯、果汁或加糖加鹽流質
3.注意尿液顏色,過深表示水份補充不足
4.少喝冷飲,室溫或微熱的飲料較佳
5.避免飲用氣泡飲料
6.食用糖漿,如可樂 
7.食物力求清淡

04:【脹氣】

1.減少乳糖攝取量
2.避免可能產生氣體食物,如豆類、甘藍菜、綠花椰菜、甘藍菜芽、洋蔥、花菜、全麥麵粉、白蘿蔔、香蕉
3.纖維攝取應適度漸進,以免因快速增加纖維而引起的排氣不良
4.請教醫生使用成藥緩和脹氣

05:【乳糖不耐症】

1.進行測試,調整乳糖攝取量,找出適合自己的食用量
2.補充鈣質,以免因乳糖不耐症少喝牛奶而導致鈣質不足
3.喝牛奶時配以其他食物
4.從每天的飲用量中一點一點增加,訓練自己的可耐性
5.食用優酪乳,最好是未經二次低溫殺菌且脫脂的優酪乳,在食用乳製品前吃一點,可減輕乳糖不耐的症狀
6.吃乳酪或起司,特別是醱酵完全的硬乳酪
7.謹防填充劑,因乳糖是?#92;多藥物及營養補充品�的填充劑

06:【腸胃潰瘍】

1.避免刺激性食物 
2.避免飲用牛奶
3.使用制酸劑紓解症狀 
4.勿使用過量的止痛劑
5.戒煙 
6.發洩情緒 
7.少量多?#92;
8.勿服用鐵質補充物,以免引起嚴重反胃
  • 07:【胃灼熱】

    1.節制飲食,除了份量不可太多,也要細嚼慢嚥
    2.保持直立狀態,如必須躺下,請將頭部墊高
    3.服用制酸劑
    4.不要喝牛奶或薄荷,以免刺激胃酸分泌或反流
    5.減少飲用咖啡 
    6.停止食用巧克力
    7.停止吸煙,也拒吸二手煙
    8.避免飲用含氣泡的飲料
    9.勿吃油膩食品,如脂肪含量較高的肉類及乳品,以免刺激胃酸
    10.避免腰部堆積過多脂肪 
    11.放鬆腰帶
    12.注意某些可能加重胃灼熱的藥物
    13.注意辛辣食物 
    14.少吃柳橙、檸檬等酸性水果
    15.睡前二小時避免飲食 
    16.消除生活壓力

    08:【食物中毒】

    1.補充液體,尤其是開水或其他透明的液體
    2.補充因上吐下瀉所流失的電解質,如鉀、鈉及葡萄糖
    3.避免制酸劑
    4.先別止瀉,讓體內毒素排出之後再向醫生諮詢
    5.毋須催吐
    6.飲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09:【便秘】

    1.攝取足夠的水份 
    2.攝取大量纖維質
    3.養成運動的習慣,以促進食物通過腸子
    4.每日步行二十分鐘以上
    5.每?#92;飯後固定如廁十分鐘,有助於養成排便習慣
    6.放鬆心情  7.盡情的開懷大笑
    8.避免使用通便劑,以免造成依賴
    9.慎用藥品及補充品,特別是加鈣或鋁的制酸劑、抗組織胺、鎮定劑、三環興奮劑等
    10.注意某些食品,如為結腸痙攣,避免易導致排氣的食物,如豆類、白花椰菜
    11.降低食量 
    12.勿用力過度

    10:【下痢】

    1.飲用牛奶可能造成下痢,避免含有乳糖的食物
    2.作乳糖耐受性測試
    3.小心使用藥品,以免帶來下痢的副作用
    4.飲食要清淡 
    5.補充水分
    6.避免豆類、甘藍菜、麵包、麵條、蘋果、李子、梨子、玉米、燕麥、馬鈴薯及乳製品等食物
    7.避免飲用碳酸飲料 
    8.遠離廚房,避免傳染
    9.如果可以,讓引發下痢的物質自然的排出體外

    11:【水土不服的腹瀉】

    1.多喝水  2.補充電解質 
    3.檢查尿液顏色,若過深則表示水分不足
    4.避免乳製品及固體食物 
    5.使用止瀉劑
    6.使用以天然纖維為主成分的通便劑,可有效減少如廁次數
    7.請教醫生服用抗生素或鴉片酸
    8.旅行時避免未煮熟的蔬菜、肉類、海鮮及不潔的飲料
    9.確保?#92;具清潔 
    10.將水煮沸三分鐘後再飲用
    11.多喝可樂、柳橙汁等酸性飲料,有助於抵制大腸桿菌的數量
    12.旅行前飲用優酪乳或吃優格,防止細菌入侵

  • 謝謝分享喔!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