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開放與閉鎖的婚姻  (轉貼)

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的跋�,曾提到一對他認為"理想的夫婦","美滿的婚姻":

妻子在婚前是個愛打扮愛賣俏的女郎,但在婚後卻洗盡鉛華,謝絶一切社交活動,深居簡出,專心一意地相夫教子,並學會對丈夫吃醋.而丈夫在婚前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在婚後他也跟他們疏遠了,而把全部的心力放在妻兒以及維繫家庭生存的事業上.

這似乎也是很多童話,小說和電影的結局:一對男女在歷經各種考驗和劫難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兩個人到一個遙遠的地方,過著只屬於他們的幸福生活.
但這樣的愛情和婚姻,其實是一個"悲劇".愛情像一條鎖鏈將兩個人綑綁在一起,"長相廝守",做什麼事都要"成雙入對",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結果雙方的自我都受到了限制,無法獲得應有的成長.這樣的愛情和婚姻關係是閉鎖的,停滯的,沉悶的.

另一個小說勞倫斯在<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也表示了他對"理想婚姻"的看法:

"(兩個人)宛若兩條船,被一條有磁性的隱形長線牽連著,個別朝相同的方向,憑自己的本事,獨立地駛向同一個港口."

雖然在現實生活�,勞倫斯並沒有做到這點,但這確實是比較理想的愛情與婚姻關係.

愛不是相互束縛,而是相互扶持.我們愛的不僅是對方的軀殼,更是對方的自我;而自我是會不斷成長與發展的,愛應該成為激勵自己成長,同時也幫助對方成長的力量.要做到這點,就必須雙方都保有充分的自主權和適當的隱私權,雖然有共同的生活領域和目標,但也有各自的生涯追尋和社交活動.每個人都因對方而"擴大"自己的人生視野,而不是"縮小".

所謂"開放式的愛情"或"開放的婚姻",並不是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約束和責任,而是讓自己和對方依其本然地成長與發展.看著自己所愛的人能不斷自我成長是最令人欣慰的事,當自己在成長時,對方也要無礙地成長,這樣才能在不斷地互相發現,驚奇與讚賞中,讓愛情繼續滋長,永保新鮮.

要有這種"開放的愛情"與"開放的婚姻",必須先對自己有自信,同時也信任對方.自信自己有讓對方欣賞,愛慕的優點,這些優點會"與時俱增",而不是完全走樣;並信任對方的愛情,人格及獨立判斷,抉擇的能力.只有互相信任,愛情和婚姻才不會淪為彼此捆綁的鎖鍊.
而這些,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