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包包鞋子

最近非買不可的cd?

我強力推薦:李克勤演奏廳 

太棒了!!

李克勤  《演奏廳》 

滿當大家認為陳奕迅的《U87》已是今年一枝獨秀,話題度最高、最精彩的唱片時,同公司的李克勤卻在年底的今天推出另一張同樣賣點十足,且製作成本極高的個人專輯《演奏廳》,既不讓陳氏專美,也成功在下月頒獎禮前製造話題和熱潮。 

相比起克勤近年任何一張熱賣的專輯,例如《左麟右李演唱會》、《飛花》、《Let`s  Celebrate》和《SMART  I.D.》,這張《演奏廳》無論是噱頭還是整體吸引力方面,似乎都較高,也是本地樂壇今年其中一張佳作。 

先講一講這碟的基本資料,整張專輯一改本地唱片必在錄音室製作的慣例,改在一學校禮堂裡現場演繹並錄音,現場感和音色極高,猶如在聽演唱會的錄音大碟。班底方面,唱片公司今次除了找來歐丁玉、金培達和趙增熹三人當製作人外,也為克勤找來四大樂手—龍向榮、譚寶碩、霍世潔和新晉小提琴手黃蒙拉參與製作,演奏不同類型的樂器,如打擊樂、二胡、小提琴、洞簫等,聽起來十分豐富。在後期製作方面,今次的唱片改用了特製的Dual  CD,並以環迴立體聲錄音,一面是以的SACD,翻到另一面去則是張畫質與音色俱備的DVD,做法新鮮。再說這碟裡的歌詞其實也算是互相呼應,如「未成年同盟會」跟「阿李爸爸」是呼應;「情非首爾」和同是以韓國做噱頭的「韓夜不冷」也是一對。 

誠然,整張碟的製作水準挺高,效果充滿質感,音色亦相當立體,除了增加不少人性外,還少了機器隔一層似的感覺。而現場錄音這個做法,往往亦能讓各樂手和歌手表現出更高的個性。另外,碟內多首歌曲的水準尚好,雖然歌曲未算十分是出眾或突出,但耐聽度終究不錯。至於一向擅於現場表演的主人公克勤,亦顯得得心應手,具大將之風,出錯少而投入度高,表現出色,值得再有下次。 

主打歌「情非首爾」曲子流暢,歌詞也不空泛泛情,譚寶碩的洞簫演奏使歌曲充滿落寞和唏噓的氛圍。「未成年同盟會」是克勤每張專輯均有的佻皮歌,旋律和編曲有趣、動聽,歌詞活潑但不市井,是搶耳的作品。  開首的「十年前後」曲子一般,但歌詞感情具體,歌者的演繹亦顯得相當投入,感情到位。「勝情中人」歌詞動人,悉心編排的各樣打擊樂也使歌曲更顯特別和愜意。「韓夜不冷」是首聖誕合時作品,人聲和樂器聲融和、自然。其他歌曲方面,「婚前的女人」、「常在你左右」和結尾的「輸情歌」都該一聽。 

文╱李重言Stephen  Lee 

  • CD特點 
    DVD一面,是以5.1  surround重播音樂,擺脫二聲道的傳統,用盡5聲道的聆聽空間擺放樂器。唱片內十首歌更是在一個Hall內錄音,歌唱者與音樂家同步錄音。李克勤更因Hall的環境和靚聲,使用了一支非常特別的膽咪,收錄部分歌曲。音樂方面,聯同四位國際級音樂大師,包括龍向榮博士(敲擊)、譚寶碩(洞簫)、霍世潔(二胡)、黃蒙拉(小提琴)。將中樂器加入到流行歌曲之中,將會是一張有極高音樂成就的唱片。 

    9個月的功課 
    李克勤與唱片公司早在9個月前便開始了這個計劃和構思和開始做功課。 

    「由於是現場錄音,所以是比較studio的錄音,需要做很長的準備功夫。以前是逐隻歌走入錄音室去錄。現在是準備的日子長,壓力較大,但是即場壓力不大。我需要不斷學習如何唱一首歌,一切準備好之後,當日便在現場唱。其實當錄音的一刻來臨,各人便把所有早已練習熟的功夫使出來,在場的音樂人和我都是專業,所以只需要把準備好的一切發揮出來就行了。 

    「Studio的錄音可以慢慢的改,現在這個方式雖然不完美,不能雕琢但是更具人性化。其實大家可以改動的地方不多。起碼編曲不能隨意修改,不能唱得不滿意,把編曲改變,製造新感覺。樂器已經排練好了,修改不多。」 

    等同足球 
    李克勤對於這張碟,非常用心的寫歌詞,足足半張唱片,包括主打歌《情非首爾》。「碟中其中有一半是我寫的歌詞,而我寫歌詞的那一半,我早已熟知應如何唱。其他人所寫的歌詞才需要練習,然後再把腦中想的詞唱出來。 

    「當我開始唱之後,我覺得感覺很好,也很好玩,因為我可以與各個音樂人,起了互動的影響,令大家得到溝通;很有感覺。這種情況下產生的音樂,會影響著我。我覺得這次感情味很強。」關於這一點,同場中人人都有發現。歐丁玉、金培達、趙增熹,三位主力製作的音樂監製,都異口同聲說這種發現很興奮。 

    其實演唱會也有交流,但確有完全不同感覺。 

    「與演唱會不相同,演唱會上有觀眾,我唱的多數會是舊歌,沒有這次的感覺。  不同在於面對著音樂人一起的唱,情緒全不同。有大家一起有碰出火花的感覺。情形反而有如同踢足球,教練在開場前說了,但到達現場,人的位置不同,便完全有了新的感覺。」尤其是由李克勤來說,沒有用比足球來比喻更貼切的例子了。 

    古典音樂家最愛合作對象 
    細數同級、同期、同時代的歌手,似乎李克勤合作過不少音樂家。這在流行歌手中算是少見。「我會這樣的看,流行歌手不一定限於只合作流行歌手,我合作過譚詠麟、梁詠琪和容祖兒,我覺得藝人應該多嘗試,我過往合作過不同地方的人,包括舞台劇的;較早時候有台灣的鋼琴家陳瑞斌;然後是另一位鋼琴家郎朗。藝人是需要多作交流的。」 

  • 後記 
    郎朗是中國鋼琴演奏家,在國際上,尤其美國極受歡迎,更曾於白宮舉行專場音樂會。陳瑞斌是台灣出色的古典鋼琴演奏家,分別簽在Marco  Polo、Naxos旗下音樂人。 

    可以看出,李克勤是最適合以歌唱家的身份與音樂家合作。相反地說,他是一位古典音樂家最愛合作的香港歌手。 

    三位監製說音樂 
    歐丁玉 
    「這樣的製作,對於歌手難度很高,我需要為李克勤及樂手們先做心理輔導,是希望他們不要介懷『從頭再來』,而不是提醒不要錯。以往在錄音室會見到歌手或樂手不投入而容易出錯,現在反而非常投入而少出錯,有如演唱會的感覺很好。」 

    金培達 
    「李克勤是非他莫屬的一位歌手。不少都是一  take過,不必補。可見功力非常。整個計劃適合他,我形容是正中下懷。這種模式可以多點使用,不需要大規模的大樂團,但是可以令事情很音樂化。很久沒做過如此痛快的工作了。」 

    趙增熹 
    「人聲可以一齊錄是一件很好feel的事。現場可以見到眾人雖很疲累,但是一彈奏起來,立即樂在其中。音樂的快慢在掌握之內,可以做到原來設想的情景。」 
    關於音準調校 
    音準調校,即變key,以往以為只有唱歌不夠準確的歌手才需要用到,原來是誤解。 

    李克勤更正道:「音準調校,我也有用的,其實大家錯誤理解了它的作用,它並不是把你唱得走音的地方變成完美。如果唱走了音,即使調整也會不自然的。」例如近來大家常聽到歌聲變調的特別效果。 

    「以前的方法,是歌手自己調校音準,即是唱得最準繩為止。現在有了電腦協助,大家可以在畫面上清楚看到哪個音不是踏在方格的正中央,便可把它調得更準確。」這是比較以前單純憑聽覺判斷更為準確。不過這次是現場錄音,所以不能用後期矯正了。李克勤補充:「感情重要過是否踏中方格正中央。」 

    文/Alge  CHEUNG 
    資料來源︰《AV特刊》創刊號—【cover  people】


回應...
 返回 包包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