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心中也想要有一條"清溪川"
10月1日夜晚,韓國首都漢城市中心上空煙花綻放,把地面上一條清澈的河流映照得五彩繽紛,河兩岸的人們不時發出陣陣歡呼聲。這是漢城市正在為這條名為“清溪川”的河流舉行的修復工程竣工儀式和清溪川迎水儀式。
清溪川已有600年的歷史。漢城地區四面環山,所以每當下雨時,雨水就會積在市區中心,並流向地勢低的東面進入漢江,但積水還是不能完全排出,造成市區積水成災。因此,1392年朝鮮王朝建立後不久,國王便下令挖掘了一條疏通積水的排水溝,取名叫“開川”。1760年當時的朝鮮國王動用20餘萬人進行了大型疏通工程,不僅清理了河床,而且理直了部分彎曲的水路。此後,還設置了負責疏通河道的“浚川使”一職,每隔2年—3年就會對河道進行一次疏通。上世紀初,“開川”改名為“清溪川”。
1958年在漢城市重建過程中,清溪川在沒有經過治理的情況下被水泥板所覆蓋。1978年,在韓國經濟起飛的年代,在被覆蓋的清溪川上建起了四車道高架橋高速公路,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日車流量達12萬。商家們很快就在這條繁忙的公路附近建立了幾大市場,設置了近千家攤位,形成了著名的服裝、鞋帽、日用百貨集散地。作為“現代化”的象徵,一時間被韓國人引以為自豪。但是,好景不長。巍然矗立的高架橋成了漢城的一塊致命傷,不僅破壞了市中心的美感,而且還污染了環境。高架橋上的堵車,噪音和濃烈的尾氣,讓兩側的商家和居民不堪忍受,也讓市民對高架橋兩側的商家和店舖望而卻步,致使該地區一片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