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陸要用簡體字

為什麼大陸要把繁體字改為簡體字?  好好奇...
  • 中國近百年的漢字簡化運動著重形體簡化,主要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五四〞運動時期。於1922年,錢玄同發表了《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簡省漢字筆畫的提議》等一批論文。當中指出當時的漢字筆畫太多,不適用於學術和教育界上。  1935年6月,錢玄同編成了《簡體字譜》,收二千三百多字。教育部門從中選了三百二十四個字,並公佈了《第一批簡體字表》。這是歷史上第一批官方公佈的簡體字。可是,這件事受到當時復古守舊派人士反對,故此這個簡化字表於1936年2月便被收回了。 

      第二階段是大陸建國以後的簡化運動。於1950年,大陸教育部開始搜集常用簡體字。1956年1月,國務院通過  《漢字簡化方案》,並在全國分批推行。該方案共收簡體字五百一十五個,簡化偏旁五十四個。到了1964年,文改會編印了  《簡化字總表》。該表在  《漢字簡化方案》的基礎上,用簡化偏旁類推的方法,將簡化字的數量增加到二千二百三十六個。1986年,大陸發表經過個別調整的  《簡化字總表》,作為人們學習使用簡化字的規範。這總表一直沿用至今。 


    ((轉貼自Google網站))
  • 因為大陸的不曉得那個領導人懶啦~~
    所以把字體改成簡體字筆劃比較少!!
    總之一句話~~大陸人就是懶!!
    還是我們的繁體漂亮多了,而且比較有歷史性!!
  • 簡字真的很醜又很莫名奇妙

  • 出國時聽導遊講華人世界之中

    只剩台灣還在用繁體字耶

    那...最後是不是我們也要被逼著學簡體字?

    (我看過新加坡的報紙,很妙,標題是繁體,內文是簡體)
  • 茶葉末的話:
    出國時聽導遊講華人世界之中

    只剩台灣還在用繁體字耶

    那...最後是不是我們也要被逼著學簡體字?

    (我看過新加坡的報紙,很妙,標題是繁體,內文是簡體)

    *******************************************************************
    所以大家更要堅持啦1!
    不要寫簡體字啦!!要把繁體字延續下去!!
    拒寫簡體字!!
  • 還有香港也是用繁體的啦,簡體字真的好醜
  • 繁體字一定要的阿~

    不然那些喜歡刺中國字的阿豆仔怎麼辦?

    我還沒看過刺簡體字的說~
  • 用簡體,中文特有涵義都沒了!
    我喜歡看繁體字
  • 簡體字背後的陰謀
    http://www.epochtimes.com/b5/4/12/28/n762409.htm


  • 簡體字感覺就是拼音文字...
    只有上課作筆記偶而會用而已
  • 因為沒水準的共產黨就是要用沒水準的方式洗民眾的腦.
    還好有台灣,還多少保有中原民族傳統的禮教和文化.
    共產黨是迫害中華文化的歷史罪人.
    大紀元有出版一本控訴共產黨罪行的小書,叫啥名我又忘了,裡面把老共的惡性惡狀描述的很清楚,有興趣的人可上大紀元問問.
  • 好像叫  九評共產黨吧


    我小時候也是    要是寫簡體  老師就會圈起來  還要罰寫十遍    但我小時候一直以為簡體字也是台灣通用的    一直到上國中才知道不是
  • purec的話:
    簡體字背後的陰謀
    http://www.epochtimes.com/b5/4/12/28/n762409.htm
    ==================================================
    這篇寫的真好,  大家一定要去看看,
    我以後再也不會偷懶~
  • 寫得真好,我順便貼在這裡好了,謝謝purec的分享!!


    --------------------------------------------------

    簡體字背後的陰謀

    作者﹕鄭建


    關於簡化字的利弊,海內外的高知識階層早已開展了不少討論。由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親疏好惡態度不同,加上不同政體下台灣及海外華僑所實行的繁體字,使這一問題的討論加入了不少背景色彩。下面我想從正反兩方面更深入地討論這一命題。
    大力提倡簡化字的呼聲最早起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當熱血青年憤恨於國家落後挨打的處境時,他們就把中國傳統文化當作了替罪羊,在它身上傾注了一切失敗與絕望所帶來的滿腔仇恨,提出要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這�面就包括了文言文和繁體字。當時的口號不是要簡化漢字,而是要廢除漢字,全部改學洋人的拼音文字。(現在人們認識到,漢字的符號特性使其成為最先進的文字,是最適合電腦處理的。而且學習漢字能提高智商,增進聯想和創新思維的發育。幸虧這場“廢字革命”沒能成功,否則我們不是丟了西瓜去揀芝麻,得不償失嗎?這是題外話。)

    簡化字來源於草書,早在南北朝隋唐時期民間就開始流傳,為有別於正體字而被稱為“俗體字”,只是為了書寫方便而已,在正規場合人們還是用正規字,所以當時的人們能同時認識一個字的兩種或多種寫法。這就好比我們在家幹活時,為了方便,喜歡穿隨便的粗布衣物,可外出會客時會換成正規得體的真絲衣服,是一個道理。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幾千年,可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就只許人們永遠穿粗布衣服而要燒掉真絲衣服了。

    1956  年1月底,大陸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5月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如果再用繁體字就算錯字別字了。簡化字總表共有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也就是說,完全新造出了2238個新字。

    那麼這個造字比例有多大呢?目前大陸規定常用字為2500字,次常用字是  1000字,合為3500字,加上各行各業使用的專業詞彙,《通用字表》中共有7000字,也就是說掌握了7000字就能閱讀所有專業的普通書籍。七千的兩千,當然有些字不在這七千以內,但我們可以大致描述性地說明這個造字比例是很大的,難怪沒學過簡化字的人很難認識現在大陸的漢字。

    為甚麼把簡化字比做粗布衣服而把繁體字比做精美的真絲衣服呢?因為漢字在簡化了筆畫的同時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由於簡化了筆畫,使很多字外形相近,識別率大為降低,於是閱讀速度反而變慢。由於人一生中看字的時間是寫字時間的無數倍,哪怕作家也一樣,所以整體來說卻是適得其反。同時,由於簡化字增加了很多偏旁部首,從而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這些新造的部首和字,在書法家的眼�就比繁體字粗俗難看得多。

    另外,由於把很多音相同但意義不同的字合併成一個簡化字,經常導致語意的混亂,並使漢字本身內在的詞源關係喪失,使整個漢字系統出現結構紊亂。用過電腦的都知道,繁體字和簡化字的輸入速度差不多少,但由於新加一套簡化字體系,人為地增加了一套檢索系統,從而使麻煩多了一倍。如果不搞簡化字,沿用歷史上幾千年的慣例,手寫時可用俗體,印刷還是用正體,那不挺好嗎?何必沒事找事多此一舉呢?用老百姓的話說,真是豆腐變成了肉價錢。


  • 簡化字的理論根據是,綜觀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楷書以及行書,草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但認真研究漢字的演變,我們不難發現,漢字的發展同時遵循著從簡趨繁和從繁趨簡的雙項規律。由於人們生活和思維的日趨複雜,要表達的內容增多,於是需要創造新字,漢字也就從簡趨繁,增加筆劃後才能造大量新生字;反之,聽任筆劃過多,不予簡化,就會日益繁複累贅,於是人們便尋求簡捷的書寫方式。但研究表明,整體看來,從甲骨文到現代的文字,從簡趨繁的字多於從繁改簡的字。

    推行簡化字的另一理由是為了消除文盲,讓勞苦大眾也能識文認字。事實上大陸簡化字推行了四十多年,可至今文盲仍一億多,半文盲更不計其數,相反,在台灣,依然是繁雜的正體字,可由於政府注重教育,扶助平民子弟入學,到七十年代就掃除了文盲。由台灣與大陸這組比較實驗我們可以看出,普及教育的關鍵不在文字筆畫的多少,而在政府用心的多少。

    贊成簡化字的人認為,漢字不就是個代號嗎?代號不是越簡單越好嗎?與其花那麼多時間來學認字,不如多花時間來學習真正的文化。其實這是種誤解。漢字每個字本身就是一莆縮了的文化,一個固化的信息模塊,在學認字寫字的同時就是在學習中國的文化。比如奮的簡化字把中間的‘隹’字簡化掉了,隹是甚麼?它是種候鳥,下面的田代表鳥的棲息地,這個字說明候鳥只有奮力展翅,才能完成南北遷徙,去掉隹就丟掉了奮的最本質的信息。

    六十年代的簡化方案使漢字由平均16筆畫降到了10.3畫,到1977年共產黨又想推行第二套簡化方案,欲將筆畫降到十以下,後因民眾反對強烈而停止。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英文中有很多字也很長很難記,我們能不能把它也簡化了呢?難道文字最重要的就是它書寫的繁簡程度嗎?為了簡單,廢除文字,不寫字不更好嗎?這當然是笑話,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在全球能對祖先的文字大動干戈,橫砍豎切的,恐怕只有中國共產黨人了。

    談到這大家都明白了,繁體字簡化字各有優缺點,文字的繁簡難易都不是主要問題,那我們不禁要問:為甚麼非要搞簡化字呢?簡化字的背後是甚麼呢?

    我們發現這�面有個巨大的陰謀,有個很深的陷阱。

    中國老百姓有句俗話:三代出一個貴族。意思是說,一個人文化氣質的培養是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要經歷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培養出一個氣質高貴的人,事實果真如此。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沉積都要求有個繼承過程,只有繼承了前人的,站在了前面巨人的肩上,我們才能看得更遠,才能有所發展。所以我們說,簡化字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文化,使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命脈被簡化字割斷了。由於那麼多新字出現,廢除了那麼多正體字,六十年代後出生的人,哪怕是大學生,也很難閱讀40年前的報刊,更別說在那以前的古籍了,中華文化被攔腰砍斷了。

    一個最生動的例子就是全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在百年校慶時發行了一百張限額的“”百年書籤“”,印刷精美,成為海內外校友爭購的珍藏品。誰知�面錯字連篇。如“桃李芬芳”錯成“桃李紛芳”;“直掛雲帆濟滄海”錯成“直掛雲帆濟蒼海”;“坐擁書城,富甲一方”錯成“座擁書城,富甲一方”。北大文人都鬧這樣的笑話,可見中華文化後繼無人也。


  • 這次的簡化字對中國文化的損傷巨大,它活生生地把後來的炎黃子孫隔在了祖先文化長河的外面,讓新中國出生的人成了“文化無根人”,成了文化荒漠�的人。有人說新文化運動不是倡導學習西方文化,搞拿來主義嗎?可學來學去,事實又如何呢?很多時候都是邯鄲學步,沒學到別人的,反而把自己以前的好東西也丟了,就跟學蘇聯搞社會主義一樣,最後呢還得回頭搞有中國特色的東西才行。

    為甚麼說這是個陰謀呢?因為傳統的中國文化教育人要做到“仁義禮智信”,要“知天命,敬鬼神”,這與共產黨“槍桿子�面出政權”的暴力革命基本理論是相反的,這和共產黨的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的鬥爭哲學相衝突的。共產黨為了使中國人跟隨它聽命於它,於是利用簡化字來砍斷其它文化養料的來源,讓其一言堂的文化封鎖和精神洗腦得以順利實現,從而鞏固其政治統治。這就是簡化字背後的陰謀。

  • 中共也發現簡體字的缺點了
    因此也在著手繁體字推廣
    可是
    好像因為真的只有台灣用繁體字
    所以
    基於政治立場......
    他們不敢太張揚繁體化......
    兩種字對我而言都一樣
    看起來沒啥差別.....
    懂得簡體字對於搜尋資料是很有幫助的
    不是我長他人志氣
    簡體網站真的資料比較豐富.....
  • 共產黨才不是中國人,他們把中國優美的文化破壞成四不像,還舉著改造新中國的旗幟殘害不願跟他一起瞎搞的無辜百姓.嚴重違反以兼容並蓄為前提的大同思想.(個人覺得這是中華文化最偉大的精神)
    若他們真有哪一點有學到前人的作法,那就只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
    這些馬克斯的蛆!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