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餐餐吃吐司邊中風?比白飯更不健康

<br /> 【華人健康網 記者馬婉娟/台北報導】 2013年9月6日 15:45 <br /> <br /> <br /> 1名年近50歲的麵包師傅,近年陸續出現3次小中風,但檢查後發現血壓、血脂皆無問題,最後醫師詢問患者飲食習慣才發現,這位麵包師傅因不想浪費吐司邊,長期以吐司邊當主食,幾乎餐餐都吃,但營養師指出,吐司邊應不是引發小中風的主因,但長期以吐司邊當主食容易吃下過多添加物,例如油、糖,尤其油中的膽固醇會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恐造成身體負擔。<br /> <img width="550" height="368" alt="" src="http://cdn.top1health.com/cdn/am/15420/41311.jpg" /><br /> 吐司屬精緻食品 比白飯更不健康<br /> <br />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表示,引發小中風的原因很多,應從患者整體飲食、生活習慣觀察,餐餐都吃吐司邊不一定會導致小中風,但如果以主食來說,吐司跟白米飯皆屬精緻食品,但吐司在製作過程中可能添加了奶油、糖、鹽,過量食用恐造成肥胖、也會造成心血管負擔,比白飯更不健康。<br /> <br /> 吳映蓉強調,沒有食物是「絕對不能吃」,「量」跟「頻率」才是重點,像案例中的麵包師傅,長期以吐司邊代替主食,容易攝取過多油、糖、鹽以及精緻澱粉,且如果食用過程中塗抹奶油,其中膽固醇會讓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br /> <br /> 現代人吃多精緻食品,應多攝取全穀類、根莖類,才能為身體補充纖維質、維生素,在吐司的選擇上,全麥吐司優於白吐司,食用時應以簡單為主,不要再加上過多配料。<br /> <br /> <br /> 吐司配料怎麼選?新鮮水果代替奶油<br /> <br /> 4片薄片白土司的熱量約等於1碗飯,如果再塗上果醬、奶油,或是各式抹醬,不僅熱量增加,其中含的糖份、油脂也對身體不好,吳映蓉指出,想為吐司增添風味,不一定要用市售抹醬,可用酪梨代替奶油、將南瓜蒸熟、搗成泥塗抹吐司,也能有甜蜜好滋味。<br /> <br /> 貴婦甜點蜜糖吐司 1個1千卡熱量<br /> <br /> 至於近來熱門的貴婦甜點「蜜糖吐司」,吳映蓉指出,蜜糖吐司光麵包體本身就有一定熱量,再加上大量的奶油、冰淇淋、糖霜,1個的熱量大約800到1000卡,十分驚人,建議多人分食,才能吃得巧又兼顧健康,平時在家也可用新鮮水果代替果醬,攝取水果的自然糖份,比精緻糖來的健康。<br />
  • 真的哦?<br /> 但,有些人就特別愛吃吐司邊<br /> 像我,就不愛吃那個邊邊<br /> 我覺得那個好硬哦<br /> 所以,我就不愛吃<br /> 還好,我不愛吃那個東西
  • 這道理是不是跟食物吃到過量<br /> 在好的食物也會變成不好的攝取<br /> 所以我下次吃土司也要注意一下
  • 我是覺得吐司邊不恐怖..重點是不能天天吃阿..<br /> 還餐餐吃咧..不知道吐司的鈉含量很高嗎<br />  
  • 天阿!!!<br /> <span style="color: rgb(85, 85, 85); font-family: arial, 新細明體; font-size: 15px; letter-spacing: 0.75px; line-height: 22px;">貴婦甜點蜜糖吐司 1個1千卡熱量<br /> 最近才想說去吃一下的<br /> 看來得多找一些朋友一起去SHARE了</span><br />  
  • 吃吐司邊可能又塗上果醬、奶油或其他醬料這樣才美味<br /> 但真的對身體不太好耶<br /> 還是要多吃蔬菜啦
  • 簡言之,加工食品都不適合長期拿來當主食!<br /> 那麵食也一樣囉!?<br /> <br /> 看來還是以飯類當主食比較健康!
  • 其實不管吃什麼,過量本來就是會成身體的負擔<br /> <br /> 就像我之前有看到一篇很聳動的標題:喝茶會導致牙齒掉光光!<br /> 結果,會掉牙的原因是因為他每天喝150包茶包泡的茶所造成的<br /> 150包ㄟ...這不叫過量,什麼叫過量?!!<br /> 一般人每天頂多3~4包就很多了,根本不可能喝到150包<br /> <br /> 所以吃吐司邊不可怕(我還滿愛吃的),問題是出在"餐餐"吃
  • 吐司本來就是精緻的食品,當然多吃就不太健康。<br /> 也要多多運動保持健康才行,<br /> 如果三餐均衡飲食卻不運動,很抱歉只能跟你說:還是會胖!
  • 其實現在的東西都過於精緻<br /> 像是我們在外面吃的下午茶<br /> 那些也都不健康<br /> 所以我還真的不太愛吃<br /> 早餐我也寧願吃五穀類饅頭<br /> 偶爾才會吃麵包<br /> 現在人真的都吃太好了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