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驚驚漲

金價驚驚漲,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跟上?
  • 國際金價700美元  25年以來僅見

      ■  編譯劉煥彥╱綜合十日電 

    受到美伊情勢緊繃、基金買盤支撐與供應持續吃緊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商品行情再創新猷。金價首度衝破每英兩700美元,銅價站上每公噸8,000美元,鋁價則突破每公噸3,000美元大關。 

    黃金現貨價9日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臨收前漲破每英兩700美元,是1980年9月以來僅見,10日盤中最高上揚3.69美元,漲幅0.5%,報每英兩704.59美元。 

    黃金價格上次波段高點為1980年1月創下的每英兩850美元,原因是1979年伊朗發生回教革命之後削減石油輸出。自從今年1月9日伊朗宣布恢復核子研究工作至今,金價已經上漲28%。 

    在美國指控伊朗提煉濃縮鈾企圖製造核武之際,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10日指責西方各國在核能發電上的立場。美、英、法三國3日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案,要求伊朗停止提煉濃縮鈾,並表示若對方不從,三國將尋求制裁。 

    金價飆高同樣拉抬白金刷新歷史紀錄。白金現貨價10日最高攀升31美元,漲幅2.53%,報每英兩1,267.75美元。白金價格過去一年已飆漲44%。 

    銅價走勢也不遑多讓。銅三個月期貨價當天在LME最高攀升245美元,漲幅3.1%,報每公噸8,060美元,今年以來漲幅達81%。 

    由於從砂糖到石油等原物料報酬率遠超過其他資產,退休基金與避險基金持續大舉進軍商品市場。巴克萊公司(Barclays)統計,基金對商品的投資金額可能從去年的800億美元,2008年增逾1,200億美元。 

    此外銅礦關閉與銅礦石等級下降,導致世界各地庫存減至約僅全球三天消耗量。倫敦、紐約和上海等地商品交易所追蹤的庫存,過去一個月已縮減11%至147,886公噸。 

    中國大陸需求增加也是推高銅價的原因之一。中共國土資源部10日表示,中國打算建立鈾、銅和鋁等礦物的戰略儲備,以緩和這些商品一旦供給突然中斷所造成的衝擊。 

    至於鋁價10日連續第二天刷新近18年新高。鋁三個月期貨價9日突破每公噸3,000美元大關,為1988年6月以來僅見,10日盤中最高上漲65美元,漲幅2.2%,報每公噸3,075美元。 

    【2006/05/11  經濟日報】
  • 一直漲我都不敢進

    等說應該差不多要回檔了吧...

    沒想到...><
  • 昨天看電子報說

    黃金有史以來最高點是在1980年

    曾漲到八百多(多少忘了)

    不過只維持一天

    很快的就回跌到七百多

    之前我在別的話題PO過

    我結婚那時的黃金一錢就要三千多

    算算正好就是那個時期

    貴得要命

    現在眼看又要歷史重演了

    最近漲得真是太快了

    不過希望還能繼續漲~漲~漲~

    再漲下去我就要出運囉

    ㄏㄏ
  • 呵呵∼對阿∼
    每天看到黃金的報酬率就很開心
    我一開始錢丟的很少
    是後來才又加碼,不過成績也不賴
    希望他繼續爭氣~~
  • 給個黃金即時網站給大家參考囉
    http://goldprice.com.tw/gold-price.html
  • 黃金基金回檔  三天賠6.5%

    ■  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國際股、匯市與貴金屬、基本金屬、原油等商品行情,近日出現劇烈震盪,資產如何配置?法人建議,此時投資人資產應降低高風險、高報酬產品的比重,增加與股市相關係數較低的金融商品。

    商品價格波動劇烈,相關基金慘跌。原物料價格從上周四開始回檔,截至15日,換算新台幣計算報酬率,三個交易日,黃金基金讓投資人賠了6.50%,同期間自然資源股票型基金賠5%,新興市場區域股票型基金新興東歐基金都重壓礦業、天然資源類股,也讓投資人賠了5%以上。

    近來受中東不穩定因素影響,能源、原物料價格大幅震盪,CRB商品期貨價格日前創下1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黃金價格也創12年單日最大跌幅,銅礦、鋅礦與鎳礦等金屬原物料同步收黑,並造成拉丁美洲、新興東歐等原物料出口重鎮的回檔壓力。

    但商品價格在連幾天重挫後,昨天再度飆漲。黃金期貨、現貨價盤中紛紛飆上700美元大關,截至昨天下午4點,近月黃金價收在714.2美元;白銀、白金期貨昨天盤中漲幅逾1%;銅、鎳、鋅等現貨、期貨商品價更全面回升。

    日盛美元東盈保本基金經理人白芳苹分析,商品市場短線漲幅過大,目前可說進入高檔震盪盤整期,若投資人擔心市場過熱,不如開始減輕風險承擔能力,納入與股市相關係數低的金融商品,如REITs、保本型基金等。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則認為,新興股市與商品原物料類股今年以來漲勢凌厲,蓄積豐沛的獲利了結壓力,當市場稍有通膨與升息的疑慮,自然引發新興股市齊跌的效應,但並非基本面趨緩或轉空,已有新興部位者,建議等待股市反彈行情,無須受短線震盪影響投資計畫。 

    【2006/05/18  聯合報】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