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pochtimes.com/b5/1/5/29/n93321p.htm
大紀元5月29日訊】誤診已經成為醫學界、法律界及患者共同關注的焦點。据統計,我國目前臨床誤診率在30%左右,而某些疑難病例的誤診率達到40%以上。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誤診誤治研究會今年的調查報告更顯示,個別單病种的誤診率甚至高達90%。 難以理解,中國的醫生怎么可以稱為醫生呢?
廣州日報報道,醫生,作為擁有專業知識的群體,往往由于醫療器械、自身專業水平等原因的限制,導致對疾病判斷的失誤:病人,苦于對醫生的"盲從",在醫療事故發生后,還常常被蒙在鼓里,即使有所不滿,也往往被一句"誤診"輕輕搪塞過。
去年6月,福建省廈門市二輕醫院為一位婦女做婦科檢查時,采用未經衛生部認可的MDI檢測法,誤診其患有淋病。《法制日報》報道說,廈門開元區人民法院審理后判定廈門二輕醫院誤診,已构成對原告的侵害,也給原告家庭造成精神傷害。
高考體檢誤診遺害不少
精神傷害尚可挽回,體檢時的誤診,卻差點改變了一個學生的前途。去年11月,《江淮晨報》曾經有這樣一篇報道,蚌埠市高考學子孫山明明患有"右下葉支气管囊腫",卻在體檢時被誤診斷為"結核空洞"。經多方權威醫療机构复查,孫山被延誤了整整一年后,才進入了大學校門。為此,孫山父親孫自力向蚌埠市第二人民醫院提出索賠,而蚌埠二院院長和分管體檢工作的副院長堅持認為:"`肺結核空洞`結論有依据,同時上海第一肺科醫院的報告我們不否定……我們對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終檢結果持保留意見。"兩位院長同時說:"這只是學術上的不同意見。"
延誤了一年上學時間,雖然損失不小,卻不是什么終身遺憾,因為誤診而落下終身殘疾,才真是有苦說不出。1997年12月27日下午,廣西右江民族醫學院的陳俊洲感到右下腹持續性疼痛,到學院附院急診科就診,擬診為急性腸炎。但醫生卻沒有進一步診斷。病人的病情加重時,值班主任仍堅持認為病情不重。因延誤了最佳診斷時机,小陳的小腸被大部分切除,只留下40厘米,落下終身殘疾。据悉,目前小陳只能通過腸外靜脈補給營養,每天的藥物費用達3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