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中醫處方之特點
十大名中醫處方之特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教授
針灸科 黃維三中醫師
自民國以來,歐風漸起,主政者有意倣傚明治維新,全盤西化,故屢有廢除中醫中藥之議,
同時亦激起全國中醫藥界奮發圖強,一時中醫學校,各省林立,培養不少人才,
為傳統中醫藥學術保存生機,一脈相傳迄今。
我生於民紀第一癸亥年,曾經歷兩度國家動亂,隨波逐流,播遷大江南北,終至棲身海
隅,其間在南京參加中醫師特考,來台後躋身醫林,有倖邂逅各地同道前輩,遂前往請益
領教,或獲允侍硯跟診,點滴心得,謹記於心。
如今年事已高,教學之餘,不欲自秘,列舉十大名醫處方用藥之特點,並加以解析,傳
於世人。
本文尊稱的十大名醫,其出生地及行醫所在,可謂涵蓋全國,東至滬上,西達巴蜀,北
至東北瀋陽、華北、平津,南至江南、湖南、嶺南以及寶島,
而且十人中有七人曾來過台灣。他們不但醫術精湛,
一代宗師,而且事業功勳,
聲望卓著,目前均已早歸道山,因與我各有不同的授受關係,是以所述見聞,迥非道聽
途說可比。
一、張錫純先生(1860-1933)
河北鹽山人。在天津興東北行醫,後來在天津創辦中西匯通醫社,招收生徒,為全國四
大名醫之一。
所著《衷中參西錄》分七期出版, 我初學醫時,即曾以該書為教科書。
張氏主張中西藥物同方並用,如『生石Aspirin湯』。治外感熱病必用生石膏,
其最著名之論文為〝生石膏如同金丹;鍛石膏如同鴆毒論〞。
張氏擅用劇烈性藥,例如肝硬化腹水者,用甘遂;面神經麻痺者,用馬錢子;消癥瘕,
用三稜、莪朮等,是其特色。
二、施今墨先生〈1881─1969〉
浙江蕭山人。曾與黃興同時參加革命,民國成立後,隱居北京行醫,為北京四大名醫之
首。
在北京創辦華北國醫學院,當選為中醫界立法委員。民國三十七年,我在南京中央國醫
館內,曾代施師高足跟診寫方一日,與施老有一日師生之緣。
施師處方藥味多,份量輕,每方約用30∼40味藥,是其特色。
方中喜用藥對,例如【旋覆花、代赭石】;【龍骨、牡蠣】;【生白朮、炒白朮】;【
川貝、浙貝】;
【炒白朮、炒蒼朮】;【南沙參、北沙參】等。婦人月經不調,疏郁健脾用【月季花、
代代花】。
增加食慾用【藿香葉、佩蘭葉】。
施師又創『十分法』,藥方中扶正輿驅邪;涼藥與溫藥;氣分藥與血分藥同用時,均作
十分比例。
或3:7,或4:6,或5:5,組織嚴密,如同有治之師。〈待續〉
三、張簡齋先生(1881─1966)
南京世代中醫。擅雙手診脈,同時口述第三病人藥方,醫術超群,享譽全國,
民國三十六年曾來台灣,出診陳果夫先生肺疾,後移居香港。
張老處方擅用『滋補藥』,但在眾多滋補藥中常少佐『二活』(羌活、獨活)是他的特色
。
黨國元老陳果夫先生,一生提倡中醫,自青年時得肺結核病,一直服用張老之藥方,保
持健康,至七十多歲才去世,皆張老悉心診治之功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教授
針灸科 黃維三中醫師
自民國以來,歐風漸起,主政者有意倣傚明治維新,全盤西化,故屢有廢除中醫中藥之議,
同時亦激起全國中醫藥界奮發圖強,一時中醫學校,各省林立,培養不少人才,
為傳統中醫藥學術保存生機,一脈相傳迄今。
我生於民紀第一癸亥年,曾經歷兩度國家動亂,隨波逐流,播遷大江南北,終至棲身海
隅,其間在南京參加中醫師特考,來台後躋身醫林,有倖邂逅各地同道前輩,遂前往請益
領教,或獲允侍硯跟診,點滴心得,謹記於心。
如今年事已高,教學之餘,不欲自秘,列舉十大名醫處方用藥之特點,並加以解析,傳
於世人。
本文尊稱的十大名醫,其出生地及行醫所在,可謂涵蓋全國,東至滬上,西達巴蜀,北
至東北瀋陽、華北、平津,南至江南、湖南、嶺南以及寶島,
而且十人中有七人曾來過台灣。他們不但醫術精湛,
一代宗師,而且事業功勳,
聲望卓著,目前均已早歸道山,因與我各有不同的授受關係,是以所述見聞,迥非道聽
途說可比。
一、張錫純先生(1860-1933)
河北鹽山人。在天津興東北行醫,後來在天津創辦中西匯通醫社,招收生徒,為全國四
大名醫之一。
所著《衷中參西錄》分七期出版, 我初學醫時,即曾以該書為教科書。
張氏主張中西藥物同方並用,如『生石Aspirin湯』。治外感熱病必用生石膏,
其最著名之論文為〝生石膏如同金丹;鍛石膏如同鴆毒論〞。
張氏擅用劇烈性藥,例如肝硬化腹水者,用甘遂;面神經麻痺者,用馬錢子;消癥瘕,
用三稜、莪朮等,是其特色。
二、施今墨先生〈1881─1969〉
浙江蕭山人。曾與黃興同時參加革命,民國成立後,隱居北京行醫,為北京四大名醫之
首。
在北京創辦華北國醫學院,當選為中醫界立法委員。民國三十七年,我在南京中央國醫
館內,曾代施師高足跟診寫方一日,與施老有一日師生之緣。
施師處方藥味多,份量輕,每方約用30∼40味藥,是其特色。
方中喜用藥對,例如【旋覆花、代赭石】;【龍骨、牡蠣】;【生白朮、炒白朮】;【
川貝、浙貝】;
【炒白朮、炒蒼朮】;【南沙參、北沙參】等。婦人月經不調,疏郁健脾用【月季花、
代代花】。
增加食慾用【藿香葉、佩蘭葉】。
施師又創『十分法』,藥方中扶正輿驅邪;涼藥與溫藥;氣分藥與血分藥同用時,均作
十分比例。
或3:7,或4:6,或5:5,組織嚴密,如同有治之師。〈待續〉
三、張簡齋先生(1881─1966)
南京世代中醫。擅雙手診脈,同時口述第三病人藥方,醫術超群,享譽全國,
民國三十六年曾來台灣,出診陳果夫先生肺疾,後移居香港。
張老處方擅用『滋補藥』,但在眾多滋補藥中常少佐『二活』(羌活、獨活)是他的特色
。
黨國元老陳果夫先生,一生提倡中醫,自青年時得肺結核病,一直服用張老之藥方,保
持健康,至七十多歲才去世,皆張老悉心診治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