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中醫處方之特點

十大名中醫處方之特點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教授

針灸科  黃維三中醫師

自民國以來,歐風漸起,主政者有意倣傚明治維新,全盤西化,故屢有廢除中醫中藥之議,

同時亦激起全國中醫藥界奮發圖強,一時中醫學校,各省林立,培養不少人才,

為傳統中醫藥學術保存生機,一脈相傳迄今。

我生於民紀第一癸亥年,曾經歷兩度國家動亂,隨波逐流,播遷大江南北,終至棲身海

隅,其間在南京參加中醫師特考,來台後躋身醫林,有倖邂逅各地同道前輩,遂前往請益

領教,或獲允侍硯跟診,點滴心得,謹記於心。

如今年事已高,教學之餘,不欲自秘,列舉十大名醫處方用藥之特點,並加以解析,傳

於世人。

 

本文尊稱的十大名醫,其出生地及行醫所在,可謂涵蓋全國,東至滬上,西達巴蜀,北

至東北瀋陽、華北、平津,南至江南、湖南、嶺南以及寶島,

而且十人中有七人曾來過台灣。他們不但醫術精湛,

一代宗師,而且事業功勳,

聲望卓著,目前均已早歸道山,因與我各有不同的授受關係,是以所述見聞,迥非道聽

途說可比。

 

一、張錫純先生(1860-1933)

河北鹽山人。在天津興東北行醫,後來在天津創辦中西匯通醫社,招收生徒,為全國四

大名醫之一。

所著《衷中參西錄》分七期出版,  我初學醫時,即曾以該書為教科書。

張氏主張中西藥物同方並用,如『生石Aspirin湯』。治外感熱病必用生石膏,

其最著名之論文為〝生石膏如同金丹;鍛石膏如同鴆毒論〞。

張氏擅用劇烈性藥,例如肝硬化腹水者,用甘遂;面神經麻痺者,用馬錢子;消癥瘕,

用三稜、莪朮等,是其特色。

 

二、施今墨先生〈1881─1969〉

浙江蕭山人。曾與黃興同時參加革命,民國成立後,隱居北京行醫,為北京四大名醫之

首。

在北京創辦華北國醫學院,當選為中醫界立法委員。民國三十七年,我在南京中央國醫

館內,曾代施師高足跟診寫方一日,與施老有一日師生之緣。

施師處方藥味多,份量輕,每方約用30∼40味藥,是其特色。

方中喜用藥對,例如【旋覆花、代赭石】;【龍骨、牡蠣】;【生白朮、炒白朮】;【

川貝、浙貝】;

【炒白朮、炒蒼朮】;【南沙參、北沙參】等。婦人月經不調,疏郁健脾用【月季花、

代代花】。

增加食慾用【藿香葉、佩蘭葉】。

施師又創『十分法』,藥方中扶正輿驅邪;涼藥與溫藥;氣分藥與血分藥同用時,均作

十分比例。

或3:7,或4:6,或5:5,組織嚴密,如同有治之師。〈待續〉

 

三、張簡齋先生(1881─1966)

南京世代中醫。擅雙手診脈,同時口述第三病人藥方,醫術超群,享譽全國,

民國三十六年曾來台灣,出診陳果夫先生肺疾,後移居香港。

張老處方擅用『滋補藥』,但在眾多滋補藥中常少佐『二活』(羌活、獨活)是他的特色



黨國元老陳果夫先生,一生提倡中醫,自青年時得肺結核病,一直服用張老之藥方,保

持健康,至七十多歲才去世,皆張老悉心診治之功也。

 

  • 四、時逸人先生(1896-1966)

    江蘇人。在山西省創辦中醫專門學校,三十七年來京,任中央國醫館秘書,長期駐診館

    內,我於中醫特考及格後,曾獲允侍診多日。

    時師為中醫前輩中讀書最多之人,著作隨身,處方以穩健著稱。

    常用之方如:逍遙散、歸脾湯之類,看似平常,卻往往醫治大病。

     

    五、鄭曼青先生(1901─1975)

    溫州才子,身懷七絕「詩、書、畫、拳、棋、醫、酒」。十八歲即在北平藝專當教授,

    到台灣後曾教蔣宋美齡女士繪畫,乃全圈中醫師公會聯合會之創會理事長,且為台灣鄭

    氏太極拳祖師。

    鄭夫人為求子心切,於三十九年曾許願請鄭老義診施藥一百天,時我任全聯會秘書,受

    命以針灸助診二個月。

    鄭師擅長內外科,處方以劑大量多為其特色。喜重用於白朮、骨碎補,每用至1∼2兩,

    兼顧後天胃氣與先天之原氣,又喜用木蝴蝶以清降龍雷上升之火。〈待續〉

      六、覃勤先生(1906─1981)

    湖南人。全國中醫師公會聯合會之創始者、中醫界立法委貝,本院(中國醫藥學院)之創

    辦人。

    民國三十七年曾任特考典試委員,是我參加中醫特考的座師,來台後與馬光亞兄正式列

    入門牆,親炙教益。

    覃師所治之人不論達官貴人、販夫走卒,用藥一視同仁,遇貧困者並代付藥資。

    處方時擅在補腎陽、補腎陰藥中,佐以厚樸行氣消積,以防止滋膩太過之弊。

     

    七、賴少魂先生(1904-1971)

    廣東人。曾任廣東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制憲國大代表、中華民國中醫藥學會創始人。

    民國四十年來台,曾與我聯合門診,並創辦在台最早之針灸研習班。

    先生處方擅用附子,尤其喜用炮天雄(獨頭力強)。

    喜於眾多補腎陽藥中,加入牛羊草結(牛羊糞便中未消化之物)以助消化。

     

  • 八、丁濟萬先生《1903-1963》

    上海中醫世家,丁甘仁長孫。早年即擔任上海中醫學院院長,曾任制憲國大代表,後移

    居香港,每年均來台灣開會,有多次陪座進餐之機會,先生溫文儒雅,令人起敬。

    丁老擅治傷寒溫病、陰虛之病人,如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常用玉米鬚煎湯代水煮藥,就

    是他的獨創。〈待續〉

     

    九、徐小圃先生(1887-1961)

    上海著名小兒科專家,民國三十八年來台時已七十多歲,人人均以"老先生"稱之。

    老先生用藥最講求道地與炮製,如小兒驚風常用之鉤籐,必挑用雙鉤者,單鉤及無鉤者

    棄之。

     

    徐老善治小兒發燒不退,喜用蠶繭。治慢驚風症,每用大量附子,這是他人所不及的。

    我與其高足林幼春醫師曾同時在台北慶餘堂駐診,經常討論老先生醫術獨到之處。

     

    十、陳固先生(1893-1978)

    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名老中醫。創辦中國醫藥學院捐款最多之人。歷任本校之常

    務董事。

    早期本院學生沒有實習醫院,每次我來台中授課,課餘即帶領學生前往陳固先生之診所

    實習,在此期間,陳老的病人多讓我代診,作為學生示範。

     

    陳老先生所開藥方大都以五積散加減為主,

    因本方能治外感【有麻黃、白芷、薑蔥】;

    治裡寒【有肉桂、乾薑】;

    治氣鬱【有蒼朮、厚樸、枳殼、桔梗】;

    治血瘀【有當歸、芍藥、川芎】;

    治痰食【有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本方可隨證調整君臣佐使,份量加減,靈活運用,

    確實能治療男婦內外各科多種病症,故陳老不愧為全台最佳名醫。

     

    上述十大名醫的處方特點,雖僅片語隻字,倘神而明之,可價抵千金。

    十大名醫,均有高足傳人,行醫寰宇,質諸高明,以為然否。


  • 轉載洛克中醫
    http://myweb.hinet.net/home13/rockcm/

    一直以來說要寫用藥
    懶得寫
  • 謝謝分享~~

    有時間再好好研究
  • push

  • push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