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下車的藝術(轉貼)
投資不懂得出場 結果一樣是白忙一場
•林育如 2006/04/07
許多投資人卻不知道或是不清楚該如何利用,這也是造成投資人長抱後,可能在經濟循環的情況下,仍是一場空的遺憾...
最近辦了一場小型的VIP座談會,會中有位投資了九年的忠實客戶發表了讓我沈思許久的話語,他說,「我投資了九年,為何從來沒有感受到原來我獲利有你們資料上說的那麼多」,原來我們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沒有發現或沒有利用的客戶就等於我們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下車的藝術是何等的重要,可是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管理公司在提倡服務的同時,是否也忘了提醒那些該出場而沒有出場的投資人適時出場的重要性。
其實不僅元大投信,很多投資機構皆有提出停損停利通知服務,但是許多投資人卻不知道或是不清楚該如何利用,這也是造成投資人長抱後,可能在經濟循環的情況下,仍是一場空的遺憾。現在投資人對投資的觀念越來越明確,了解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麼,也非常清楚全球佈局的重要性,但對停損停利的落實卻仍無法明確執行,探究其主要因素仍在於「人性」。
「追高殺低」是許多人都有過的經驗,報酬明明高達50﹪仍捨不得獲利了結,亦或是賠了50﹪仍不願意放棄,相信這樣的經驗很多投資人也都嚐過,其實何時該出場,何時該進場,還是得要看您所投資的項目而定。以投資基金為例,如果您是定時定額的客戶,由於長期扣款發揮平均成本的效益,獲利了結絕對是必要的,但是停損確是可以被忽略的;但若是單筆投資者,不僅需要獲利了結,停損的功夫更是不容忽視。
以一般股票型基金來說,許多五、六年前扣款的定時定額,在2004年以前若有二成左右的虧損,在今年不但獲利,獲利還高達一倍以上的大有人在,但若是同一基金但以單筆方式投資,相信在2004年以前早已超越二成以上的虧損,或許今年已經轉虧為盈,但幅度不似定時定額為多;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定時定額在這五、六年內持續扣款,且累積大量低單位成本的單位數,因此只要基金績效表現突出,轉虧為盈的幅度驚人;但若投資人仍不能適時的停利出場,繼續累積扣款,很可能一倍以上的獲利仍會回到原點。提醒投資人,設定獲利的目標,並視自己的能力承擔風險,避免於投資場上白費心力。
•林育如 2006/04/07
許多投資人卻不知道或是不清楚該如何利用,這也是造成投資人長抱後,可能在經濟循環的情況下,仍是一場空的遺憾...
最近辦了一場小型的VIP座談會,會中有位投資了九年的忠實客戶發表了讓我沈思許久的話語,他說,「我投資了九年,為何從來沒有感受到原來我獲利有你們資料上說的那麼多」,原來我們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沒有發現或沒有利用的客戶就等於我們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下車的藝術是何等的重要,可是往往容易被忽略,許多管理公司在提倡服務的同時,是否也忘了提醒那些該出場而沒有出場的投資人適時出場的重要性。
其實不僅元大投信,很多投資機構皆有提出停損停利通知服務,但是許多投資人卻不知道或是不清楚該如何利用,這也是造成投資人長抱後,可能在經濟循環的情況下,仍是一場空的遺憾。現在投資人對投資的觀念越來越明確,了解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麼,也非常清楚全球佈局的重要性,但對停損停利的落實卻仍無法明確執行,探究其主要因素仍在於「人性」。
「追高殺低」是許多人都有過的經驗,報酬明明高達50﹪仍捨不得獲利了結,亦或是賠了50﹪仍不願意放棄,相信這樣的經驗很多投資人也都嚐過,其實何時該出場,何時該進場,還是得要看您所投資的項目而定。以投資基金為例,如果您是定時定額的客戶,由於長期扣款發揮平均成本的效益,獲利了結絕對是必要的,但是停損確是可以被忽略的;但若是單筆投資者,不僅需要獲利了結,停損的功夫更是不容忽視。
以一般股票型基金來說,許多五、六年前扣款的定時定額,在2004年以前若有二成左右的虧損,在今年不但獲利,獲利還高達一倍以上的大有人在,但若是同一基金但以單筆方式投資,相信在2004年以前早已超越二成以上的虧損,或許今年已經轉虧為盈,但幅度不似定時定額為多;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定時定額在這五、六年內持續扣款,且累積大量低單位成本的單位數,因此只要基金績效表現突出,轉虧為盈的幅度驚人;但若投資人仍不能適時的停利出場,繼續累積扣款,很可能一倍以上的獲利仍會回到原點。提醒投資人,設定獲利的目標,並視自己的能力承擔風險,避免於投資場上白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