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X光 可疑異常 疑似癌症 誤判率七成八

乳房X光 可疑異常 疑似癌症 誤判率七成八  
2004-06-07 04:05╱記者陳惠惠/專題報導   
 

衛生署於婦女節釋出利多,七月一日起,健保將給付五十至六十九歲婦女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這項措施上路在即。但調查發現,國內各醫院乳房X光攝影檢查品質良莠不齊,衛生署正在努力改善。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九十一年針對國內參加兩階段乳癌篩檢服務的八十多家醫院調查發現,乳房X光攝影檢查的平均乳腺輻射劑量、洗片機品管、假體影像或臨床影像,部分醫院成績「不甚理想」。在攸關篩檢成敗的X光攝影影像方面,若滿分一百分,國內醫院平均值只有五十九點廿七分,若以美國放射線醫學會X光品質認定的標準,約六成攝影品質都被打入不合格之列。

其中區域醫院不合格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五點七九,地區醫院為百分之六十一點九;就連醫學中心也榜上有名,不合格率達百分之十一點一一。

技術差的 硬是漏拍腫瘤

調查還顯示,醫師判讀乳房X光片的水準也良莠不齊。同年調閱攝影結果,列為可疑異常(即第四類)、高度疑似為惡性腫瘤(第五類)兩類X光片,高達百分之七十八點三的病灶出現判讀誤差,其中,百分之五十四點三的片子原判讀為第四或五類,複閱結果卻變成為分類○(須進一步檢測)。

而原判讀結果列為四、五兩類的疑似患者,有百分之十八點五未進一步確診,並有高達百分之四十二點一一的患者根本沒接受病理組織切片,換句話說,篩檢雖然初步揪出看起來有異樣的疑似乳癌患者,卻半途而廢,並未追蹤她們的後續狀況。

乳房攝影影像品質普遍不理想,署立桃園醫院院長張金堅並不太意外。他說,別小看乳房X光攝影這個動作,需要高度的經驗和技巧,像年輕和年長婦女的乳房緻密度不同,加上X光穿透力也有差別,技術差的人照出來的片子明暗、對比全不對,有時甚至沒把腫瘤拍進去。

  • 模模糊糊 轉診再照一次

    「不管是太平公主或胸前偉大的女性,都不好拍。」張金堅說,除了年齡,連乳房過大過小都增加攝影的難度。還有醫師透露,有些轉診患者帶來原就診醫院的X光片,影像全模模糊糊的,只能重照,不但浪費醫療資源,還讓婦女又多曝露在X光輻射線之下。

    「因為偽陽性開錯刀的例子每個醫院都有,差別只是多少罷了。」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王正旭說,有時候片子看起來像惡性腫瘤,開刀做局部切片後才發現根本不是,也有患者明明判讀結果是良性腫瘤,卻擔心得睡不著覺,非得開刀確認不可。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接觸過一個更誇張的例子,一位患者檢查出一邊的乳房有惡性腫瘤,為求慎重,尋求另一位醫師的第二意見,這才發現,腫瘤竟是長在另一側乳房。

    判讀結果出現歧異,醫院層級、病灶種類、乳腺緻密度與影像品質固然是可能影響因素,國健局坦承,醫師對判讀定義也不一也是原因之一。

    再怎麼小心 仍有偽陰性

    三軍總醫院乳房攝影影像科主治醫師暨婦女保健中心主任許居誠說,影像科醫師只能就片子加以判讀,無法得知觸診結果,常會造成「重判」現象。

    「篩檢就是在觸摸不到異常情況時,從X片子裡找出蛛絲馬跡,難度當然高。」許居誠認為,沒有任何檢查是完美的,即使每個環節都儘量小心,還是會有百分之五到十五的偽陰性存在,台灣的乳房X光攝影才剛起步,偽陰性比率或許會更高些,但要緊的是跨出這一步。

    許居誠指出,改善檢查品質,並非一蹴可幾,美國早於一九八五年就喊出相關品質提升計畫,直到一九九二年才通過「乳房攝影品質標準法案」,祭出法案之後,美國大多數的醫院才逐漸開始重視檢查品質。

    國健局表示,乳房攝影影像品質原本良莠不齊,但經過一兩年的輔導,確實已有進步。

    國健局為提升國內檢查品質,去年底公開徵求「乳房X光攝影影像品質提升及人員培訓計畫」,目前放射線醫學會正訂定規範及品管執行要點。國健局並於日前公告「乳房X光攝影醫療機構認證原則」,目前已有近百家醫院申請書面審查。

    衛生署強調,所有合約醫院必須通過認證,並定期接受評估,一旦未達標準,將取消合約資格;政府將逐步改善國內檢查水準,提供婦女免費乳房X光篩檢的政策不會改變。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林葳婕表示,即使現今檢查品質不夠完美,仍支持政府此一政策。
     
  • 需要醫生說照才能去照嗎? 如果是健檢的附加項目 可以照照看那如果有問題再去找醫生  還是多此一舉啊?!
  • 乳房X光 $1200 會不會太貴?!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