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中醫之路)
喜悅
考了幾年中醫特考;著實有點沮喪,中醫屬理工科範疇,其治病有一套分析決策的過程,我們稱之為辨證論治,近代名醫祝諶予先生,曾任北京中醫學院教務長,他認為學習中醫要求學懂弄通,反對死記硬背,「因為死啃書本,常常用固定思路解答問題而獲取高分,忽視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又說「況且中醫 經典著作中也存在著某些糟粕,有的條文,還文義不明、前後矛盾,一定要學生〈註:或像我們之類的考生〉不加分析去死記硬背,大可不必」而「醫生的實踐就是治病,判斷一個醫生水平的高低,不是看他會背多少經典著作,而是看他能否把他所學的理論,熟練地運用於臨床實踐」《祝諶予臨床經驗集》。
有人責問我:「你的中醫程度這麼好,又是名老中醫馬光亞教授的門生,為什麼至今還考不上中醫師呢?」這句話讓我很為難,不知如何回答,說不夠努力嗎?也不盡然,為了讀懂弄通考試用書的內容,我讀了不少的中醫著作、文獻、雜誌等,以求旁徵博引,比如說考試用書《眼科心法》,為了搞懂裡面的內容,眼科的中醫書籍也閱讀了近十本,為了弄懂考試用書《傷寒論》《金匱要略》《雜病心法》《溫病條辨》等,不知讀了多少文獻,這還不夠努力嗎?但學懂弄通之後又如何呢?因為我們的考試選才,不是考您懂不懂、通不通,反而是要求死背硬記。
有讀者登門拜訪我,如何學中醫,我常告訴他們:「有二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像我一樣,走傳統治學的方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路線,這條路可以將理想達到,但沒有名沒有利,因為這種治學法很難考上中醫師;另一條路是到補習班,補習班教你如何死記硬背,教你如何應付考試,只要你傻傻乎地像當兵一樣,不管有理無理都要服從命令,說一不二,這樣很快地考取中醫師,有名有利。」說實在,兩條路都很辛苦,一無名無利,一有名有利,你會選擇哪一條?或說:「先考上再說。」名利使人腐化,考上再努力者,能有幾人,何況考試為名為利者,當名利雙收時,有幾人再努力求解。
「考上再說」者或有其現實的考量,然而不懂醫理,只知死記硬背以求取高分,對我們中醫的發展,有何助益呢?有位特考生,與之素稔,他讀了十幾年的特考用書,他對特考用書的內容很熟悉,儼然大內高手,有一天,我無意間問他一個問題,我說:「黃耆和人參在用法上有何不同。」這位特考生支支吾吾,半天答不出來。因為特考題庫裡對不會有這道題目,因為特考題目皆是照書硬搬,書中沒有這道題目,他當然答不出來!他會答的只是將《本草備要》書中,黃耆人參從頭到尾背出,假使讀了十幾年中醫,卻對最基本、最常用的黃耆與人參,其使用時機如何都不知道,假使以這種死背硬記的模式取才,是中醫之幸乎?如我繼續再問之:「人參中的高麗參、黨參、西洋參、太子參等在應用上上有何區別?」這位特考生大概就要翻臉了。
曾聽說有一個故事,有位自稱太極拳大師者,在某次宴席中,他的好朋友從後把他抱著,說:「我看你如何四兩撥千金?」這位太極拳大師左掙又掙,就是沒有辦法擺脫出來!這位太極拳大師惱了,大聲喊道:「我們太極拳不是這樣打法!」我想我再問下去,這位寒窗十載的特考生一定會如這故事中的太極拳大師般,把他弄窘弄惱,也會喊道:「我們中醫特考不是這樣考法!」這就是祝氏所謂「以固定思路解答問題而獲得高分,忽略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乎此、則知,我們民間有許多優秀的中醫人才都落榜了,有志難伸,其來有自。
考了幾年中醫特考;著實有點沮喪,中醫屬理工科範疇,其治病有一套分析決策的過程,我們稱之為辨證論治,近代名醫祝諶予先生,曾任北京中醫學院教務長,他認為學習中醫要求學懂弄通,反對死記硬背,「因為死啃書本,常常用固定思路解答問題而獲取高分,忽視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又說「況且中醫 經典著作中也存在著某些糟粕,有的條文,還文義不明、前後矛盾,一定要學生〈註:或像我們之類的考生〉不加分析去死記硬背,大可不必」而「醫生的實踐就是治病,判斷一個醫生水平的高低,不是看他會背多少經典著作,而是看他能否把他所學的理論,熟練地運用於臨床實踐」《祝諶予臨床經驗集》。
有人責問我:「你的中醫程度這麼好,又是名老中醫馬光亞教授的門生,為什麼至今還考不上中醫師呢?」這句話讓我很為難,不知如何回答,說不夠努力嗎?也不盡然,為了讀懂弄通考試用書的內容,我讀了不少的中醫著作、文獻、雜誌等,以求旁徵博引,比如說考試用書《眼科心法》,為了搞懂裡面的內容,眼科的中醫書籍也閱讀了近十本,為了弄懂考試用書《傷寒論》《金匱要略》《雜病心法》《溫病條辨》等,不知讀了多少文獻,這還不夠努力嗎?但學懂弄通之後又如何呢?因為我們的考試選才,不是考您懂不懂、通不通,反而是要求死背硬記。
有讀者登門拜訪我,如何學中醫,我常告訴他們:「有二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像我一樣,走傳統治學的方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路線,這條路可以將理想達到,但沒有名沒有利,因為這種治學法很難考上中醫師;另一條路是到補習班,補習班教你如何死記硬背,教你如何應付考試,只要你傻傻乎地像當兵一樣,不管有理無理都要服從命令,說一不二,這樣很快地考取中醫師,有名有利。」說實在,兩條路都很辛苦,一無名無利,一有名有利,你會選擇哪一條?或說:「先考上再說。」名利使人腐化,考上再努力者,能有幾人,何況考試為名為利者,當名利雙收時,有幾人再努力求解。
「考上再說」者或有其現實的考量,然而不懂醫理,只知死記硬背以求取高分,對我們中醫的發展,有何助益呢?有位特考生,與之素稔,他讀了十幾年的特考用書,他對特考用書的內容很熟悉,儼然大內高手,有一天,我無意間問他一個問題,我說:「黃耆和人參在用法上有何不同。」這位特考生支支吾吾,半天答不出來。因為特考題庫裡對不會有這道題目,因為特考題目皆是照書硬搬,書中沒有這道題目,他當然答不出來!他會答的只是將《本草備要》書中,黃耆人參從頭到尾背出,假使讀了十幾年中醫,卻對最基本、最常用的黃耆與人參,其使用時機如何都不知道,假使以這種死背硬記的模式取才,是中醫之幸乎?如我繼續再問之:「人參中的高麗參、黨參、西洋參、太子參等在應用上上有何區別?」這位特考生大概就要翻臉了。
曾聽說有一個故事,有位自稱太極拳大師者,在某次宴席中,他的好朋友從後把他抱著,說:「我看你如何四兩撥千金?」這位太極拳大師左掙又掙,就是沒有辦法擺脫出來!這位太極拳大師惱了,大聲喊道:「我們太極拳不是這樣打法!」我想我再問下去,這位寒窗十載的特考生一定會如這故事中的太極拳大師般,把他弄窘弄惱,也會喊道:「我們中醫特考不是這樣考法!」這就是祝氏所謂「以固定思路解答問題而獲得高分,忽略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明乎此、則知,我們民間有許多優秀的中醫人才都落榜了,有志難伸,其來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