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非法請外勞也很多苦衷,女人很辛苦的

台灣近250萬的老幼病殘,照顧責任幾乎全落在女性身上。是什麼樣的制度,逼女人偉大?又是什麼樣的制度,逼人民說謊?

在台灣,照顧老人、小孩和家事勞動,8成由女性負擔。在台灣,5成的女性是職業婦女,但薪資只有男性的8成。在台灣,3成已婚女性因為家庭離開職場,後來成功重回職場的,只有其中4成。

這些數字合起來,說明一個事實:台灣638萬20到60歲的婦女,在職場上,承受比男性低2成的薪水,而這2成折扣,是台灣婦女的「家庭風險折價(discount) 」。因為她很有可能因為照顧家中老幼病殘,而無法專心工作、請假,甚至離職,增加企業用人成本。而男性就比較沒這問題,反過來說,男性薪資因此享受2成「溢價」(Premium)。

【 政府缺席,照護責任女性化 】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副教授王增勇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們的政府,在長期照顧上不但長期缺席,還認為只要有女人的老幼殘病,就不需要照顧服務。

主計處調查,6成老人希望與子女同住,只有15%願意住進安養機構。103萬老人之外,44萬失能失智者,及100萬6歲以下幼兒的照護,幾乎全落在家庭,尤其是女人身上。

衛生署長楊志良曾私下表示,女人都是寡婦臉,男人都是短命相。因為男性疾病致死率高,而女性平均壽命較長,致死率低的慢性病也較多,因此長期照護絕對是一個女性議題。

【 以購買服務代替雇主角色 】

藝人徐薇、歡歡上節目炫耀家中外籍看護的事件,再度挑動台灣社會的敏感神經,「鑽漏洞請看護當女傭用,豪宅裡一堆瑪麗亞、有錢懶女人」的撻伐聲浪四起。

「連內政部都說,請得起外勞表示你家有錢,所以長期照護服務不給家裡有外勞的人,」和外勞接觸最多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顧玉玲指出,事實並非如此,很多聘請外籍看護的家庭是普通家庭,甚至是弱勢家庭,媽媽出去賺2萬5,支付勞健保跟外勞費用就要兩萬塊,「典型的弱弱相殘,」顧玉玲說。

「台灣人口結構老化是事實,長期照護這議題不應該受到政黨改變而改變,」民進黨前立委洪奇昌表示,「台灣每年有4、 50萬家庭需要有人照顧,要走長照,純靠本勞是不夠的。現有的外籍看護,你用訓練,把她升級上去,新引進的外勞要有一套規範訓練、管理,不能像現在一樣放任不管。」

扣除服務家屬的「假性需求」,這17萬外勞釋放出來,納入政府的長照計劃且和本勞一樣適用「勞基法」,改由政府或機構聘雇包括本勞、外勞在內的照護人力,以外展式、人力派遣式提供民眾服務,民眾只視需要,自由、多元地購買服務,而不擔任雇主的角色,似乎是台灣長期照顧惟一行得通的路。
====================================================================================
看我媽每天在家忙東忙西,女人真的是做家事做很多、很辛苦
  • 女人豈止辛苦 根本被剝削而不自知  


    在家中 照顧老幼做家事的比例高 卻多半無償

    在外面 做的事情不比男人少 卻同工不同酬



    不能在請外勞做家事和帶小孩照顧老人   根本是政策上的錯誤 人力上的浪費

    以台灣女性的高教育背景 來從事一般家務工作 而無法發揮所學 是非常可惜的





  • 願意生 養得起 150萬嬰兒的挑戰



    一百五十萬嬰兒,一百五十萬生力軍。

    問題是,baby,要從哪裡來?

    顯然,答案不在內政部斥資一百萬元徵求「聽了就會想生」的口號,也不是正在進行協商簽訂的ECFA。

    答案,在女人。

    搶救生育率之外,實質薪所得停滯、貧窮等長期困擾台灣社會的難題,關鍵之鑰,都在於解決婦女的困境。尤其是婦女大量加入勞動市場,她面臨家庭、工作與薪資的種種不平衡待遇,都牽動台灣最根本的核心問題。

    中研院社會研究所助研究員林宗弘形容,婦女在家庭與職場之間不斷擺盪,雙重擠壓,最不利生育。

    婦女勞動參與率逐年提升,婦女左右社會變遷的加權指數就愈高。

    女性 對未來影響愈來愈大

    勞委會統計,過去三十年內,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增加一○%,男性勞動參與率卻穩定下滑,去年更降到六六.四%的歷史新低(見一○四頁表八)。女性撐起就業市場的態勢,將會愈來愈明顯。以美國為例,在未來幾個月內,女性將超越男性,成為勞動市場的主力。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教授吳挺鋒分析,勞動市場女升男退,意味著女性成為新一家之主的可能性愈來愈高。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認為,女性經濟力提升,是這個時代最重大的社會變遷。

    只是,女性加入勞動市場,經濟能夠獨立自主,「升等」為一家之主,並不表示女性有更好的處境,有時反而更不利。



  • 願意生 養得起 150萬嬰兒的挑戰



    參與婦女運動十幾年的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就有深刻體會。她拿出數據資料比較,歐美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是M型,台灣是倒V型,歐美婦女結婚生育後,即使選擇走進家庭,還有再加入職場實現自我的機會,但是,台灣婦女一旦選擇家庭,幾乎很難再重返職場。

    勞委會這幾年,不斷為中斷職場生涯的婦女開各種職業訓練班,就是想補強婦女二度就業的技能。

    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蘇芊玲,十幾年前就曾預言,如果婦女家務分工和托育的困境一直無法解決,女性將會用子宮罷工(拒絕生育)。蘇芊玲已經有兩個女兒,看到台灣直線下降的生育率,她也非常著急。

    蘇芊玲點出,歐美國家為了同時兼顧婦女就業與生育,將政策重心擺在創造對婦女勞動友善的環境。從八○年代開始,歐洲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生育率也跟著提升,這是多贏的策略。

    反觀台灣,女性勞動參與率雖然提高了,生育率卻反向下滑,「變化太快,政策太慢,」蘇芊玲說。

    婦女被就業與家庭夾擊的兩難處境,蘇芊玲感受最深,大女兒出生時,她正在美國讀博士,還好美國校園有良好的托育環境;如果是在台灣,她勢必得放棄學業,留在家裡照顧小孩。

    單純只是生育率降低,問題還處理得了,難就難在台灣同時面對人口急速老化的事實,一降一升,就好像兩把利劍,同時架在脖子上,成為目前最迫切要解決的社經議題。

    全球貧窮人口 七成是女性

    內政部戶政司長謝愛齡感嘆,現在扶養比最低,每一百個工作人口,只要扶養三十七個老人,是「最沒有感覺的時候」。不過,未來十年內,人口依賴比會愈來愈沈重。(見一○四頁表三)

    經建會最新的人口推計預測,再過四十五年,每一個工作人口要扶養一個半老人。換句話說,現在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以及未來出生的嬰兒,大部份的收入,都要用來照顧老人

  • 願意生 養得起 150萬嬰兒的挑戰



    「非常可怕,一個小孩未來要養多少人?」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何美玥憂心忡忡。

    生育難,女性所得偏低和貧窮,也是不得不正視的現實。

    台灣上班族薪資所得十年停滯,除了和大環境景氣有關,婦女大量加入勞動市場也是原因之一。

    主計處曾經做過調查,婦女就業集中在低收入工作,有超過六成的受雇女性,每月收入低於三萬元。王如玄進一步補充,女性經常性薪資雖然已經「調升」到男性的八成,但是實質薪資萎縮,再加上金融風暴影響,女性的相對剝奪感會更強烈。

    一九七八年,美國學者皮爾斯(Diana Pearce)觀察到,貧窮人口當中,有七成是女性。而且以女性為戶長的家庭愈來愈多,這些家庭比以男性為戶長的家庭更窮。

    台灣也不例外。主計處家庭統計顯示,全台灣七十萬單親家庭中,有將近六%是貧窮家庭,在貧窮線以下的單親家庭中,有六成是靠女性獨撐經濟大樑。

    長年研究貧窮議題的林宗弘注意到,台灣社會階級愈來愈難流動,貧窮有世襲化的傾向,過去階級流動靠創業與教育兩大管道,如今都遇到瓶頸:創業在過去十年內減少一半,教育則因為高教快速擴張,大學生畢業愈來愈難找到工作。

    台灣貧窮線以下人口,女多於男。女性要脫離貧窮,得靠教育,但是托育和家庭照顧的壓力轉嫁到女性身上,更加重女性身心負擔。

    低所得、貧窮、低生育,成為一個負向循環,套住許多沒有自我選擇權的婦女。

    就算是有自主選擇權的女性,也覺得生小孩「太貴」。年初,《中時電子報》民調顯示,年輕婦女不願生育,六八%是因為養育子女的經濟壓力過大。

    成大助理教授吳挺鋒無奈地說,多養一個小孩只是多一雙筷子的時代過去了,社會愈競爭,小孩的教育費用就愈可觀。



  • 既然,生育率低嚴重衝擊台灣的經濟、財政和競爭力,而解決生育的關鍵,又在幫解決婦女困境,有哪些政策,能鼓勵婦女在未來五年「願意生、養得起」一百五十萬新生兒?

    首先,增加公立托育機構。台灣公托機構數量僅私托機構的十分之一,私立收費又比公立多出三倍以上,很多受薪婦女擠不進公托,又負擔不起私托。況且,勞委會去年五月抽查私立幼托機構,結果有三分之二勞動條件不及格,幼托人員薪水低,流動率又高。

    學者曾經建議,目前很多小學招生不足,可利用閒置教室,改辦公立托兒所。但是,廣設公托機構的建議,招致私立幼托業者強力阻撓。政府應排除壓力,為婦女打造一個友善且負擔得起的托育場所。

    其次,大學設置家庭宿舍。婦女生育力從十五歲開始進入高峰,三十歲後走下坡。偏偏這個階段的婦女,大部份還在校園讀書。研究人口學的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陳玉華建議,大學可以仿效國外大學,設置家庭宿舍,因應在學婦女婚育的需求。

    第三,將提高生育率視為施政優先重點,幼教經費必須再提高。教育部一年花在幼教的經費,不過十三億,只佔教育部經費的百分之一。

    另一方面,台灣家庭愈來愈多元,政府發放幼兒津貼,應該直接補助嬰幼兒,而非補助家庭。法國就是採取直接補助嬰兒的政策,生育率從一.四,大幅提升到一.九。

    ECFA簽不簽?重要。健保漲不漲?重要。五都選舉贏不贏?重要。但解決女人生育、就業、家務勞動、所得偏低的困境,創造一個對婦女公平、對小孩友善的環境,對台灣未來長遠發展,顯然更關鍵。

    更何況,做這些事,不至於出現朝野荒謬對立,最後落得一事無成吧?

  • 全球最暢銷的流行女歌手席琳狄翁(Celine Dion),說過一句名言:「我成為一個家庭主婦,沒有比這更好的工作。」

    同樣是席琳狄翁,當歌手和當家庭主婦,對全球GDP的貢獻卻大不相同。

    十年來,席琳狄翁靠演唱會與發行唱片,收入將近兩百四十億台幣,她創造龐大的周邊經濟效益,對全球GDP貢獻遠遠超過許多男性。

    但是如果她專職當家庭主婦,對GDP有多少貢獻呢?零。

    經濟學界有個笑話,要增加國家GDP很簡單,讓甲家的主婦到乙家煮飯洗衣帶小孩,乙家付薪水。乙家主婦再到丙家做,丙家付薪水。以此類推,只要全國的家庭主婦都不要在自己家洗衣煮飯帶小孩,GDP就大幅提升了。

    家庭勞務是否納入國家總體GDP的爭論始終存在。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Gary Becker)就主張,家庭提供的商品與服務,應當納入國家整體生產計算。

    美國勞工統計局曾推算,一個家庭主婦的勞務所得,每年約合七萬九千美元,美國婦女在家務勞動中所創造的價值,佔GDP的28%。

    前經濟部長何美玥提醒,家庭主婦是家庭的隱性收益,她雖然沒有創造現金,卻因為在家照顧小孩、從事家庭勞務,省掉相關花費,使得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增加了,「這種貢獻,GDP怎麼計算?」

    有什麼工作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不能罷工,不能拒絕,不能挑剔,還得做得甘心做得耐心做得有愛心?家庭主婦或許不能美化GDP數字,不過,她撫育國家下一代的勞動人口、創造台灣新生命力,誰能說她對台灣經濟沒有貢獻?

    人口學專家、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二十年後,台灣怎麼辦?

    現在台灣還處在人口紅利期間,15至64歲青壯人口佔總人口七成以上,在世界還算是高的。但是,民國105年之後的20年,戰後嬰兒潮陸續成為老人,高齡人口會大量出現,這和日本在1990到2010年老齡人口急速衝高的二十年很像。



  • 要注意的是,台灣生育率快速下降,六、七年後,人口會零成長,然後開始負成長。有人認為台灣人口密度高,人少一點,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我認為這種說法不適用台灣。

    因為,台灣人口不是一下子大量減少,大約在15年後,會恢復到現在的水準。也就是說,未來15年,我們看不到任何少一個人的好處,卻會看到人口年齡結構大幅改變。扶養比會飆高,還面臨老人長期照護的問題。就以健保為例,現在高齡人口是一成,就佔掉三分之一的健保支出,人口老化會讓健保的壓力更大。

    台灣真正人口紅利是在過去這十年,很可惜我們沒有好好利用。我認為,人口紅利頂多還有一兩年,這是台灣現在面對的最大隱憂,人口紅利一過,要怎麼辦?

    要提高生育率,是要讓婦女「願意生,養得起」。政府的政策,像是育嬰假津貼等等,都是在協助「養得起」,但是要讓人「願意生」,真的很困難,這牽涉到家庭和社會價值觀。(蕭富元採訪整理)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