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思/聰明人為何問笨問題
從相對論的觀點可以知道事情是"相對的",並非"絕對的".
假設A和B為同樣普通程度的學生,聽完老師上課講解的內容之後,這兩名學生都以同樣程度吸收上課內容.
A舉手發問問題(即使發問內容為A已知)
B不舉手發問
若老師願意回答問題,回答的內容可能是再重複或是從不同角度切入.
無論如何,對A而言自己思索一遍要發問的內容,開口敘述發問的內容,聽講老師回答的內容.
相對而言,A對B則為聰明人.
結語:長期以來,台灣教育似乎很少有師生互問的良性學習的現象.我想這中間因素很多.但其中一個關鍵是,我都聽懂了,為何還要問問題?然問問題可以幫助學習和理解,所以才會有聰明人會問笨問題(蠢問題另當別論)的現象產生.至於這裡的"聰明人"和"笨問題"只是相對而言.這裡指的聰明人我以解釋過,至於笨問題是要強調我們問的問題並不需要很石破天驚,一鳴驚人,而只是要幫助我們學習.
ps:環境現實因素造成很多不可行,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假設A和B為同樣普通程度的學生,聽完老師上課講解的內容之後,這兩名學生都以同樣程度吸收上課內容.
A舉手發問問題(即使發問內容為A已知)
B不舉手發問
若老師願意回答問題,回答的內容可能是再重複或是從不同角度切入.
無論如何,對A而言自己思索一遍要發問的內容,開口敘述發問的內容,聽講老師回答的內容.
相對而言,A對B則為聰明人.
結語:長期以來,台灣教育似乎很少有師生互問的良性學習的現象.我想這中間因素很多.但其中一個關鍵是,我都聽懂了,為何還要問問題?然問問題可以幫助學習和理解,所以才會有聰明人會問笨問題(蠢問題另當別論)的現象產生.至於這裡的"聰明人"和"笨問題"只是相對而言.這裡指的聰明人我以解釋過,至於笨問題是要強調我們問的問題並不需要很石破天驚,一鳴驚人,而只是要幫助我們學習.
ps:環境現實因素造成很多不可行,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