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有人結婚沒有瓣桌的嗎??

如題
好奇想問一下
有人只有公證結婚
沒有照台灣傳統習俗走的嗎??
  • yakuzi
    yakuzi
    有,  我就是
    但是很後悔
    因為我沒辦
    後來弟弟結婚親戚朋友包給弟弟的紅包特別大

  • 我同事就是
    目前被一堆人吵著要補請追殺中(父母親戚朋友)
  • 目前身邊還沒看過☉☉

    不過有聽過辦桌不收紅包的

    因為還要回包很麻煩
  • 我,還没結婚∼
    但,未來結婚時並"不想"辦桌請客∼
    只想宴請至親,三桌左右,不收紅包∼遠親及極少聯絡的親友就不必了,父母親那一輩的,根本没多少人認得我,與其招來往後不知凡幾的紅炸彈,還不如別請了∼
    我弟和他女友,比我又低調點,只想公證,宴請雙方父母及兄弟姐妹,人數根本湊不滿二桌∼
  • 櫻蘭的話:
    我弟和他女友,比我又低調點,只想公證,宴請雙方父母及兄弟姐妹,人數根本湊不滿二桌∼
    ============================
    給你弟拍拍手,  你弟女友也很偉大
  • 要是我未來另一半家人願意這樣辦婚禮
    我想我會痛哭流涕    愛老婆愛到死

    因為我真的很怕繁雜的婚禮程序
    而且就那一天而已   
    那並不代表以後的幸福啊~

  • 以現在的物價而言,
    不辦桌好像才是明智之舉哦,
    台北一桌也要一萬起跳,
    一包紅包1600∼2000還帶2大2小
    哦∼
    不划算...
  • 蛻變的天堂鳥的話:
    目前身邊還沒看過☉☉
    不過有聽過辦桌不收紅包的
    因為還要回包很麻煩
    --------------------------------------------------------

    我爸那邊的兄弟姊妹就是這樣約定好的
    所以我們不會收到叔伯姑姑的紅包
    以後他們的小孩嫁娶,我爸也不用包紅包
    但辦桌都會出席

    想當年我哥結婚時
    我爸還包一台遊覽車給叔伯姑姑搭上來咧~~好傷本>"<

    我覺得不辦桌請親友,需要很大的勇氣!
    包括爸媽的朋友,親戚那邊,台灣人就是喜歡參加喜事咩~不辦來熱鬧熱鬧,哪說得過去?
    so  不只是新人,雙方父母都很有勇氣^^"
  • 有耶
    對方是娶大陸老婆
    在大陸生完小孩才回來台灣公證
    沒有宴客
    男方父母也覺得小孩都生了何必宴客呢
  • 我還沒結婚
    不過我希望不要辦
    也不是怕花錢或是什麼
    只是覺得兩個人公證一下 
    親戚請三四桌就好

    不過男友當初叔叔結婚就請百桌了
    看來不請不行
  • 我也不要辦

    怕麻煩,公證結婚就好
  • 我同事就是了,她說拿辦桌的錢去蜜月花光了還順便買包包(歐洲一個月遊)...玩到爽

    我比較鍾愛外國的教堂婚禮,不知要不要宴客?
  • 敝人在下我就是
    我記得花1000元公證吧
    宴客實在是件麻煩事
    擾民又傷財
    把錢省下來
    去旅行或者以備日後所需
    個人覺得比較實際吧
    不過這還得夫妻雙方有共識
    而且能手牽手一起面對接下來
    雙方家庭、朋友的疲勞轟炸才行∼
  • 那我想發問
    不辦桌的話
    那有發餅給親朋好友嗎?
    還有男方有給女方聘金嗎?
  • 我還沒結,但已打算用公證了。

    省下來的錢可以去旅行玩到爽也可以應付未來新家庭的開支,

    辦酒席真是擾民又傷財,

    過了一陣子,

    誰會記得參加的那天的情景。。。。
  • 我前年結婚滴
    我個人是認為結婚真的是很花錢啦
    但是人也是只有一次嘛
    而且父母把我們養那麼大
    當然也是希望我們都能風光的嫁出去囉
    所以我還是建議辦比較少桌也沒關係啦
    讓親友祝福你們丫..
  • 我也想知道是否有發餅給親友?
  • 如果二人說好  就要自各去說服父母親  公證也是個不錯的方式 
    但女方會比較想要宴客  感覺女兒是大大方方的嫁出去
  • BEIGE
    BEIGE
    我是公證的
    沒宴客  因為覺得麻煩  而且覺得真的很擾民 
    其實平常大家接到喜帖都很煩惱  經濟不景氣 
    大家都沒什麼錢  何必增加人家的困擾呢!
    不過我有發餅給親朋好友
  • 有..(舉手)

    除了公証當天,宴客二桌意思意思一下。
    婚紗、餅都沒有..

    有說二年後會補辦。但如果大家沒提起..就當沒這回事好了...

    p.s.但是看到人家迎娶那種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倒是很想體驗一下..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