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養生食譜

10月物價13年新高 吃的東西漲最凶

主計處五日公布十月物價,結果是百物齊漲,特別是食物類漲勢驚人,致使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達五.三四%,創近十三年又一個月以來新高,包括蔬果肉蛋等食物類貢獻了整體漲幅的七四%,民眾的早午晚餐全漲,一餐都逃不掉。


 值得注意的是,代表長期物價趨勢的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已連續四個月超過一%,十月更達二.三%,創下八十個月以來新高。主計處預估第四季的物價上漲率,將會高於於原先預測的二.五%。


 主計處查價的三八九個項目10群中,有二九三項、近七成五都上漲,其中蔬菜類果真漲幅最嚇人,比起去年同期,絲瓜漲一七二%、空心菜漲一四○%、蔥漲一三三%,有如天文數字,蔬菜一項就貢獻二.六三個百分點,占消費者物價總指數增幅的一半。


 但是去除蔬果這類容易受到氣候影響的項目,重要日常食物漲勢也相當明顯,包括雞肉漲十六%、早點漲十一%、麵包漲九%、中式米食、麵食也漲五%,對三餐老是吃外面的「老外」,早午晚餐一餐也逃不掉,漲幅都超過五%。


 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表示,十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相當罕見」,除了天候之外,還有國際大宗榖物價格遞延到消費者物價的影響,七大基本分類中,以食物類漲幅十五%最大。他說,計算一到九月,美國食物類漲三.七%、南韓漲二%、中國漲十.六%、香港漲三.五%,是個全球現象,台灣無法自外於國際趨勢。


 吳昭明分析,國際上包括基本金屬及大宗榖物漲幅都很大,基本金屬可以靠著製程迂迴處理、增加生產效能而降低對消費者物價的影響,但是,農作物傳遞到消費者物價的影響是「立即而顯著」,遞延效果「沒有緩衝期」。


 吳昭明表示,在國際大宗榖物行情方面,依國際資訊,自今年初至目前小麥價格上漲一.四倍、玉米及黃豆則約上漲七一%,台灣大部分是依賴進口,因此很難避免這方面影響。


 主計處資料顯示,剔除海鮮蔬果及能源後的消費者總指數,也就是核心物價,上漲二.三%,則是創下九○年二月以來的新高,而且已連續四個月超過一%。「漲幅相當顯著。」吳昭明指出。


 吳昭明表示,主計處在八月時預測第四季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二.五%,現在看來數字應該比這個高,今年還剩下兩個月,至十一月底會有新的預測值,但「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超過二%的機率不大」,他強調。

-------------------------------------








幹!薪水13年沒漲,物價一直漲!
回應...
 返回 養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