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好文分享/自我投資學 成為未來最需要的M型人才

當全球化遇上M型社會,高不成低不就的中階人力將加速遭到取代,在新的職場生態,人才趨勢走上知識與勞力的兩極分野。未來,唯有不斷學習的工作者,才能躋身進化的一端,成為適應M型社會的新人才。

新年伊始,美國通用汽車總裁瓦格納就急著對外發表「繼續裁員」的年度政策,「今年仍有持續降低人事成本的必要。」他預測,通用汽車在美國境內所銷售的車輛,三到五年內就會開始仰賴中國生產;而該公司去年就已連續關閉了十二座工廠。
資金的流動,顯示未來人力的走向,瓦格納說:「降低生產成本後,公司將把大筆現金投注在業務開展及研發領域。」換言之,在通用汽車的職場裡,美國藍領將被中國藍領取代,而業務與研發人力則是下一波具有價值的員工。
在英國,時尚品牌Burberry正計畫關閉南威爾斯的生產線,將生產基地移至中國。儘管這項決策遭到查爾斯王子的關切,甚至連英籍奧斯卡影后艾瑪湯普遜也跳出來嚴詞抨擊,但一般預料,南威爾斯工廠三百名員工終將另覓生路。
不只是汽車業,為了因應全球化布局,即便是經典的時尚品牌,也不得不屈從全球化的產業重組力量。當然,台灣也不能倖免。

賺錢也裁員的時代

去年12月,獲利不錯的主機板龍頭華碩電腦,突然宣布裁掉三百名生產線員工。華碩考量的並不是精簡人事成本,而是調整策略,在裁撤生產線員工的同時,依然持續增聘研發、行銷及全球運籌相關人才,「未來在台灣的人力結構,將朝知識工作者發展。」華碩如此表示。
不只是外銷產業,新一波的人力結構調整,也正衝擊著內需產業。去年底,大都會人壽一舉裁撤所有傳統通路業務員,人力資源專家認為,這意味著在保險業務層面,運用知識所形成的戰略性統整行銷力量,已超過傳統的「人面」行銷。全球人壽副總經理劉靖姍雖不認為傳統通路將被完全取代,但也強調,「若要避免被新通路取代,傳統業務就得升級自己的知識,要賣其他通路不能賣的『高難度保單』。」
彷彿,當全球化的過程反映在職場上,就是工作機會不斷遭到取代的過程。台大管理學院前院長許士軍分析全球化對職場的影響:「已經知道怎麼去做的工作,未來恐怕不再需要『人』去操作,需要『人』的工作,是發掘機會、發現問題並尋求解決的工作,這就是知識工作。」
長期觀察科技產業人力市場的經緯智庫副總經理林知明,也發現類似實況,「SOP(標準作業流程)很重要,但未來更重要的人才,是具有特殊生產力的人,他們的生產力無法藉由SOP來仿製,而是來自於自己專精且豐厚的知識,以及特有的運用知識技巧,以科技產業來說,像是研發、行銷就是別人無法取代的生產力。」
  • 做一個知識工作者

    換言之,在未來的職場中,工作機會將簡化為兩個極端,勞力操作,或者知識工作,形成一個符合M型社會的職場生態。而具有價值的工作,屬於後者。當我們開始思考全球化及M型社會趨勢底下的職場挑戰與契機時,無論是來自產業界的訊息或是學術界的探索,都指向了明確而一統的方向:必須成為知識工作者。
    「知識工作者將是重要資產!」上個世紀末,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提出這個趨勢預言。在全球化的世界裡,勞力的價值降低,個人的職場價值取決於知識的累積與運用。
    何謂知識工作者?《思考型工作者》一書的作者、管理大師戴文波特如此描述他們的形貌,「靠動腦謀生,工作的重頭戲是運用知識,他們解決問題、了解並滿足顧客需求、制定決策,並在工作上與別人合作溝通。」拆解戴文波特的描述,會發現未來具有高度價值的生產力,是問題解決的能力、為客戶擬定策略的能力、溝通傳遞知識與經驗的能力。
    事實上,國內人力資源專家的看法與大師說法幾無差異,尤有甚者,他們依據國內職場生態的特性,更進一步的將上述三種能力,具體畫分為四種未來所需的知識工作導向:戰略思考、跨國適應、多元專業、創意行銷。

    隨時不忘自我升級

    如果說,不斷學習是成為知識工作者的唯一途徑,那麼上述四種未來所需的職場導向,就是當今年輕世代值得積極挑戰的學習領域。雖然,每個領域都有一定高度的門檻,不過劉靖姍強調:「當你看到現在大陸年輕人對於學習的熱忱與積極,你就會有深刻的體認,台灣工作者如果安於現狀,很快的,就會失去競爭力。」
    此外,劉靖姍也以自己擔任人資主管的角度提出建議:「人資主管當然會鼓勵員工進修,但進修了多少課程並非我們評斷競爭力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學習態度』,當主管發現你隨時保持自我升級的意識,對公司來說,你就是值得期待的潛力股。」
    30世代如何因應M型社會的職場挑戰,最根本的答案隱隱浮現:保持學習意志,隨時不忘自我升級!
  • 前幾天  看到一篇新聞
    宣佈台灣正式進入M型社會
    就是分為很有錢跟很沒錢兩邊
    中間就是中產階級

    這篇文章  真是好
    要讓我們往"很有錢的"走
  • 好文  推∼推∼推

    謝謝分享
  • 喵月
    喵月
    很棒的文章
    不想被社會退出,就必需隨時進步

    感謝分享好文∼∼


  • M型社會好像真的已經來了...
  • M  型社會?

    「M型社會」賣遍台日韓,富裕年代,裝窮成為新時尚;部分媒體、小資、文青、左派朗朗上口。但是,有人求證過嗎?有嗎?有嗎?

    一圖抵萬言,拔經濟學帝國騎士團的鬃毛不會讓你贏得聖戰,請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事實了!

    資料來源:主計處網站→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家庭收支調查→統計表→平均每戶相關細表→(年)→家庭戶數—按性別、年齡組別及所得總額組別分

    http://valerienliu.spaces.live.com/blog/cns!6C9185B48E3544A4!436.entry

    結論:家戶所得呈右偏分配,趨勢變動交錯。甚至觀察近五年趨勢,貧窮家庭比例略少、中產家庭比例下降、富裕家庭比例增加,怎麼看都是欣欣向榮。不但沒有「M型社會」,反倒是部分中產家庭變成富裕家庭……那麼到底那些掛著「正義」招魂幡的胡說八道所為何來?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