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女生會比男生值錢
假性一胎化? 男女嬰空前失衡
藉科技控制,新生兒性別比高達111
(李怡志╱專題報導)
台灣去年新生兒只有22萬7千多人,令人擔憂。但在這個新低之後,還隱藏了更令人擔憂的新高。在「假性一胎化」的風氣下,伴隨11萬9千名男嬰來到世間的女嬰只有10萬8千人,也就是說,每110名男嬰才有100名女嬰!而今年1到5月的情況更慘,新生兒男女性別比高達111,是台灣有史以來最不均衡的一次,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已讓學者憂心忡忡。
在人口學上,男性與女性人口的「性別比」向來是個重要的議題,除了直接關係到適婚年齡男女的交往外,對於教育、社會、經濟等,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性別比通常都以100名女性所相對的男性為準,以去年為例,新生兒性別比即為110,但正常性別比卻為105。
近年台灣婦女生育意願大幅降低,如果沒有外籍新娘加入「生產」行列,每1名台灣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經跌破1人,也就是說,每個已婚婦女只會生1個小孩,形成「假性一胎化」。另一方面,儒家社會還是充斥了重男輕女的觀念,人口學家薛承泰認為,婦女即便個人對小孩性別沒有偏好,還是會想生一個男孩「討好老人家」。
薛承泰指出,台灣雖然高喊男女平等,但近10年生出來的男孩依舊比女孩多很多。許多婦女因為晚婚而擔心未來無法多生、怕增加負擔或計畫中本來就只有一胎等種種因素,預期生育量比以前減少,所以特別在乎孩子的性別,不願再交給機率決定,但不論是用秘方或生殖技術,「只要稍微有用,就會影響性別比」。長期研究婦女生殖自主權的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嘉苓認為,性別比逐年上升,背後一定有各種形式的生殖技術在介入。
現在就讀國中的「七下八上」世代,當年在絨毛篩檢的推波助瀾下,新生兒性別比也曾高達110,後來因絨毛篩檢會傷害胎兒,衛生署立法規範後,性別才又降回108左右。但近5年因為新一波的生殖醫療技術相繼問市,科技的「協助」,婦女反而有更多的選擇,可更有效控制寶寶的性別。
最粗魯的性別控制方式,是等婦女受孕後才利用性別診斷方式確定胎兒性別,一旦事與願違,只好忍痛墮胎,雖不合法,但這樣的悲劇在台灣確定在發生。另外一種方式,則是花1萬元去醫院做精蟲分離術,將帶有「Y染色體」的精蟲挑出來後再人工受精。
性別失衡愈來愈嚴重,吳嘉苓認為醫界、衛生署應共同關注,尤其醫生長期在第一線操作,其實很清楚這樣的狀況。最近台灣開始流行基因醫學,她擔心在台灣除了治病外,又會被拿來當成性別篩選的工具。
藉科技控制,新生兒性別比高達111
(李怡志╱專題報導)
台灣去年新生兒只有22萬7千多人,令人擔憂。但在這個新低之後,還隱藏了更令人擔憂的新高。在「假性一胎化」的風氣下,伴隨11萬9千名男嬰來到世間的女嬰只有10萬8千人,也就是說,每110名男嬰才有100名女嬰!而今年1到5月的情況更慘,新生兒男女性別比高達111,是台灣有史以來最不均衡的一次,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已讓學者憂心忡忡。
在人口學上,男性與女性人口的「性別比」向來是個重要的議題,除了直接關係到適婚年齡男女的交往外,對於教育、社會、經濟等,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性別比通常都以100名女性所相對的男性為準,以去年為例,新生兒性別比即為110,但正常性別比卻為105。
近年台灣婦女生育意願大幅降低,如果沒有外籍新娘加入「生產」行列,每1名台灣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經跌破1人,也就是說,每個已婚婦女只會生1個小孩,形成「假性一胎化」。另一方面,儒家社會還是充斥了重男輕女的觀念,人口學家薛承泰認為,婦女即便個人對小孩性別沒有偏好,還是會想生一個男孩「討好老人家」。
薛承泰指出,台灣雖然高喊男女平等,但近10年生出來的男孩依舊比女孩多很多。許多婦女因為晚婚而擔心未來無法多生、怕增加負擔或計畫中本來就只有一胎等種種因素,預期生育量比以前減少,所以特別在乎孩子的性別,不願再交給機率決定,但不論是用秘方或生殖技術,「只要稍微有用,就會影響性別比」。長期研究婦女生殖自主權的台大社會系副教授吳嘉苓認為,性別比逐年上升,背後一定有各種形式的生殖技術在介入。
現在就讀國中的「七下八上」世代,當年在絨毛篩檢的推波助瀾下,新生兒性別比也曾高達110,後來因絨毛篩檢會傷害胎兒,衛生署立法規範後,性別才又降回108左右。但近5年因為新一波的生殖醫療技術相繼問市,科技的「協助」,婦女反而有更多的選擇,可更有效控制寶寶的性別。
最粗魯的性別控制方式,是等婦女受孕後才利用性別診斷方式確定胎兒性別,一旦事與願違,只好忍痛墮胎,雖不合法,但這樣的悲劇在台灣確定在發生。另外一種方式,則是花1萬元去醫院做精蟲分離術,將帶有「Y染色體」的精蟲挑出來後再人工受精。
性別失衡愈來愈嚴重,吳嘉苓認為醫界、衛生署應共同關注,尤其醫生長期在第一線操作,其實很清楚這樣的狀況。最近台灣開始流行基因醫學,她擔心在台灣除了治病外,又會被拿來當成性別篩選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