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減肥瘦身

FW:聯合報社論 讓口罩成為負責與關懷的象徵

聯合報社論
讓口罩成為負責與關懷的象徵


SARS防疫已進入「危機總動員」的階段。每個人都要有警覺,也有義務,加入這場全民作戰。戴口罩,也許正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公共議題。

如今人人都有危機意識,人人都難以分辨「敵我」,人人也都明瞭戴口罩是最基本的安全防護。但是,在很多場合,「該戴口罩而沒戴口罩」的情形仍然很普遍。我們可以看到,現身公共場所的政治人物,和群眾一個一個握手,一個一個寒暄,一個一個熱情接觸;但除非出入醫院或相關的「危險區」,多半仍然沒有戴口罩。媒體記者顯示這樣的畫面時,還在一旁加以註解:「他們難道不會心裡怕怕的?恐怕有苦說不出,只好硬著頭皮接近群眾。」

的確,如今誰不是「心裡怕怕的」?但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願意戴口罩?戴口罩,當然不太舒服,但更多人則是擔心「形象」問題。有人覺得戴口罩看起來「不勇敢」,簡直是向人宣告「我怕死」;甚至有人抱怨戴口罩會弄亂髮型。接觸大眾頻繁的服務業工作者,心裡不會不害怕,卻顧慮戴上口罩會被懷疑是「SARS嫌疑犯」。SARS疫情傳出之初,有些航空公司仍然不准空中小姐戴口罩,大概就是出於這種心理。甚至於很多政治人物,為了要顯示親民愛民,不願拒人於千里之外,恐怕也只好硬著頭皮不戴口罩。

不戴口罩,如果是這些心理問題、面子問題、形象問題在作祟;那麼,反過來想,某些處於特定情境中的工作者,如果把口罩當成「職業基本配備」一樣地戴上,除了公共衛生的目的,其實也可發揮心理安全的作用。以目前所知的飛沫傳染途徑而言,戴口罩不但是保護自己,也是為關懷別人。由於SARS的潛伏期可能長達十天,在快速試劑普遍使用之前,其實沒有一個人敢誇口保證自己沒事;戴口罩可以傳達「我負責,你放心」的訊息。

某些和不固定對象大量接觸的工作者,例如公車和計程車司機,服務業的櫃檯和接待人員,餐廳、網咖、卡拉OK等人潮流動場所的員工,乃至於服務民眾的公務員,常免不了和群眾頻繁握手的政治人物等等,恐怕都應該「身先士卒」,在公共場所戴上口罩。雖是醫藥之戰的一小步,卻是「人人加入防疫作戰」的心理策略的一大步。接觸大眾的公司行號,如果以員工戴口罩作為公司的「安全品牌」,相信也更能得到顧客的信任。

在如今很多因素仍屬未知的情況下,我們應跨出這一大步,把戴口罩從好像是昭告「淪陷區」、「嫌疑犯」的標記,改變成愛惜自己、尊重他人、勇於負責的象徵。戴上口罩的人,不應該被汙名化,而應該讚美其「愛人愛己」的精神。這樣的行動,有待政治人物、公眾菁英、公私機構的決策者加以示範推廣。我們回想一下,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率先量耳溫,赴國會時也戴上口罩;港星張國榮喪禮上,多少愛漂亮的香港名流也都戴上口罩。這些人並不以戴口罩、量耳溫等防護行動為忤,反而產生了示範作用,達成公益效果。

SARS防疫是一場長期抗戰,不但是醫藥之戰,也是心理作戰。我們不能以「沒問題」、「不怕死」的態度應戰,而必須以儘量周全的防護和戰戰兢兢的精神全力投入。就像陳水扁總統所說的,防疫之戰「寧可過,不能不及」,戴口罩絕不會是過度防範之舉,而是凸顯積極參與公共衛生的意義。我們呼籲特定公共場所的人員戴上口罩,以實際行動表達負責與關懷的心意,也讓戴口罩成為這場SARS防疫戰當中的一個時尚標幟。

【2003/04/28 聯合報】

回應...
 返回 減肥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