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彩妝美甲

轉貼新聞:彩妝新品牌登台 美麗大戰開打

彩妝新品牌登台  美麗大戰開打

■  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 
     
剛過新年,去年大成長的彩妝市場就有多個品牌宣示要來台搶灘,LVMH集團將引進在美國當紅的benefit;資生堂集團有NARS;代理sisley的台灣蜜納國際有laura  mercier。這讓原本競爭已相當激烈的化妝品市場,戰火再升溫。
LVMH集團化妝品部門在台灣已有迪奧(Christian  Dior)、法國嬌蘭(GUERLAIN)及紀梵希(GIVENCHY)三大品牌。據傳,今年將引進在美國很歡迎的benefit來台。

benefit原為美國的化妝品牌,後來被LVMH集團併購,鎖定愛嘗鮮的年輕族群,彩妝及保養品的商品比重各半。百貨業者表示,benefit的明星商品為蒲公英蜜粉,在網路上人氣很旺。因此,挺看好benefit來台發展。

LVMH集團化妝品總經理黃懿文表示,台灣消費者對新品牌接受度高,買化妝品易喜新厭舊,新品牌隨時有切入市場的機會。順利的話,上半年將有benefit的專櫃。

但黃懿文預估,今年化妝品整體市場應趨於保守。因去年第四季開始,出現景氣不佳、消費金融緊縮等不利消費因素。

LVMH集團既有化妝品牌的發展重點,會放在加強既有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如推出新品、創新廣告等。

資生堂集團的法徠麗最快在下半年,要引進美國NARS專業彩妝品牌來台,瞄準美商怡佳集團的M.A.C及BOBBI  BROWN二品牌。

NARS主要客群為彩妝重度使用者,如演藝人員,強調彩妝飽和度及使用感。平均產品售價較其他專業彩妝高,約較BOBBI  BROWN多一成,台灣的售價尚未確定。

業者認為,早年彩妝品很難經營,主要是消費者缺乏忠誠度,造成品牌的替代性高。

但去年開始,彩妝品變熱門,消費年齡層下降、消費金額提高。對化妝品牌而言,客層變廣是好事,卻也吸引眾多品牌搶著瓜分市場,加劇競爭。

資生堂認為,彩妝市場的確一直在成長,但顧客向心力不足,業者得一直創造新品牌。

不過,彩妝易切入市場,強打吸引人的廣告,商品幾乎就會賣。但長遠來說,品牌的長久之計還是要有保養品,畢竟這才是獲利來源。

台灣蜜納也將有新品牌加入市場,最快3月會有laura  mercier彩妝的專櫃。

太平洋SOGO百貨營三部經理蕭淑英表示,彩妝品在去年表現突出,使用彩妝的年齡層下降是關鍵。

BOBBI  BROWN在忠孝本館業績較93年增加35%、M.A.C成長25%、RMK增加28%、AWAKE更有55%的高成長率。其中,M.A.C並首度進入全台最大化妝品百貨賣場的年度前十大,也是唯一的彩妝品牌。 

【2006/01/04  經濟日報】
回應...
 返回 彩妝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