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致FG所有女性------結婚, 真的應該只是兩個人的事

請所有FG的女孩耐心的看完我的文章, 

結婚,  真的應該只是兩個人的事.

我在FG的資歷很短,  一年多,  也很少發言,  大部分都在潛水,  但我想如果我從來都沒有來過FG,  我可能到現在都還覺得,  都已經21世紀了,  台灣應該不會有婆媳問題才對(我不住在台灣),  沒想到我真是大錯特錯了.

看到FG上面很多即將要結婚的女孩,  很多都是六年級生,  甚至有些是7年級上段班,  大家的另一半應該都差不多年紀,  但是即將要結婚的妳們,  或著是已經結婚的妳們,  大部分都有以下的問題:

“婚後要跟公婆住,  怎麼辦?”

“我好害怕,  婆婆好像很不好相處”

“覺得好累,  要上班要帶小孩要服侍公婆”

“男朋友都不懂我的辛苦”

“結了婚就要面對他家的人了,  要討好很多長輩,  好累…..”

FG的所有女性,  請妳們告訴自己------結婚,  真的應該只是兩個人的事.

我相信現在很多已婚的媽媽們獻在已經在電腦面前冷笑了,  妳們心理一定想:

“結婚當然是兩個家的事,  怎麼可能只是兩個人的事?”

“寫這個文的人應該是年輕女孩子吧,  什麼都不懂”

“等妳結婚就知道了,  趁現在好好享受單身的自由吧”

有這種想法的女性們,  妳們痛恨婆媳問題,  自己卻另一方面不自覺的”壓榨”自己,  認為已經結婚了,  就算再怎麼不喜歡婆婆,  也要試著討好她,  把家庭關係弄得不要那麼僵硬.

為什麼妳們要這樣?  結婚前都沒有跟另一半溝通過?  妳跟他都沒想過這種問題嗎?還是他根本不聽妳的訴說?  他不聽妳還就真的嫁給了他?  然後妳們也就不自覺得當了現代阿信?  還是妳們也認為,  沒辦法,  結婚就是這樣,  一定會有婆媳問題.

難怪台灣的婆媳問題根本解決不了.

要結婚的妳們,  甚至是已經結婚的妳們,  都一直在想要如何跟婆婆相處,  請問一下,  你的令一伴有在煩惱要怎麼跟岳父相處嗎?  如果沒有,  請妳們也不要絞盡腦汁的想要如何討好或是逃避婆婆,  seriously,  兩性平等,  他不煩惱岳父會不會虐待他,  請妳也不要擔心要怎麼跟婆婆相處,  要快樂,  兩人一起快樂,  要痛苦,  為什麼只有妳在痛苦? 

如果不能擁有兩個人自己的家,  請跟他說:  結婚免談.

大家,  請不覺得服侍公婆天經地義,  妳的另一半都不太去關心岳父岳母喜歡吃什麼,  幾點睡覺,  最喜歡的政治人物了,  為什麼妳要為什麼婆媳問題怕成這樣?

台灣的男性也大有問題,  說真的都已經2007,  竟然還有六年級或七年級的男性覺得:

“結婚了妳就是我們家的人了.”

“我媽很好相處的啦,  妳幹麻怕?”

“結了婚妳當然要像孝順妳媽一樣地來孝順我媽!”

“妳就忍一忍啦,  很多女生都是這樣啊.”

在國外,  婆媳問題少之又少,  幾乎很少發生.

(我字數太多了,  請繼續在2樓閱讀)
  • 我也是一直抱持著跟版主同樣的想法
    在婚前也一直跟老公洗腦
    現在他也是希望能過好兩個人共同組成的家庭
    但是我們依舊還是要跟親人朋友相處
    依然避免不了會碰到這些問題
    而我身邊週遭的人
    甚至是同年齡的女性朋友
    他們知道這年代確實是應該如此
    但是他們還是情願做被傳統束縛的一群

    想一想
    有時我會願意稍退一步
    並不是真的因為甘願被壓榨  為傳統束縛
    而是因為我愛我老公
    我願意體諒他讓他好做人
    ---確實我老公對我家人也很不錯
    只不過常常會想
    我跟老公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只因為我愛他要跟他生活一輩子  共同經營兩人組成的家庭
    所以我們會願意考慮到對方的立場
    但是親生他的父母為什麼不會體諒自己的兒子??
    為自己的兒子想一想??
    這問題我也問過我老公
    得到的答案是--因為他有一對自私的父母    他也無能為力

    我這樣說並不是認定所有有婆媳問題的家庭一定是因為有對自私的父母
    只是覺得父母愛子女應該是天經地義--大部分是吧    至少我們很確定未來我們會真心愛自己的孩子  無條件的
    而男女因為愛而結合--這應該比較會有問題吧    畢竟是兩個不同環境的人要生活在一起
    如果都因為有愛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問題??
    這真的是讓我一直無法理解的事.....

    說了這麼多
    只是覺得
    在台灣  這種事還是會陰魂不散的跟著女人
    只是輕重之別吧








  • 老實說      我們常常都會自己嚇自己

    看到一個朋友已結婚有小孩    住在都市
    過節回家郷頂多回婆家吃頓飯,就立刻和老公窩回娘家
    連續兩年除夕夜都不回婆家吃飯
    但是初二一定回到娘家,然後住到假期結束(娘家婆家在同一個縣市)平常也沒有和婆家往來,沒有晨昏定省沒有打電話噓寒問暖,甚至公婆來都市也不會去她家。她平常都是和娘家親近而已。

    你們一定說這種媳婦很誇張,在台灣會天地不容,有些老一輩的還會罵她壞女人吧。你說她很過分,沒有盡到媳婦責任,連裝個樣子都沒有。她還會回說她婆家更過分咧─

    和大多數盡心盡力還被嫌的媳婦不同,她做成這樣一定被婆家罵到不行吧!但是會怎麼樣?也不會怎麼樣阿。反正平常沒見到婆家,罵什麼她也聽不到。而且她幸福的不得了,老公疼,收入很好,不用上班,她自己的小家庭顧的很好,婚姻幸福家庭和樂。

    婆媳關係不好,看到她的例子也不會怎麼樣。因為她的婚姻裡頭主要是老公和小孩,他們好就好。



  • 也要他老公不介意才算好..

    但現實生活中..台灣男人極少數會這麼覺的無所謂的真的沒幾個

    我爸算是其中一個(尤其在他們那個年代)..真的超疼我媽..

    我外公在世時,噓寒問暖的..都是我爸。我媽反倒像個外人。

    我媽一年也才回婆家一次。就除夕夜...

    當然這也都要我爸不計較..因為我爸是覺滴婚姻裡..他們二個和樂就好。

    所以婚姻裡..一定要有一方懂的退讓。不去計較..或是二人能達成共識。

    否則以現實面來看..二個有個性、堅持己見的人..要有和樂的二人世界..我看..比登天還難。


  • 這是期望篇
    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行
    因為要對抗的是傳統
    否則還真是一段要走的路

    要男方父母觀念如此進步
    要男生也願意如此
    要男生也有能力如此
    要男生父母也有能力生存

    不然都免談
  • 真的有很多女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差別在女人受限於年齡與優生寶寶的困擾中~~
    女人年輕,比較有優勢,就連生小孩都一樣,年紀大了再生,小孩就比較健康~~
    版主PO出很多女人的心聲,但是又有幾各女人能這麼好運遇到有肩膀的男人呢???
    我跟男友認識時,就跟他說過,我不結婚,因為我不生小孩,你能接受麼???如果能,那麼要先說好,跟你家的人,有問題,你解決,我家這邊,我負責,你接受麼??
    他是獨子,他說OK,而這2年多來,他也確實做到了,所以我不排斥結婚了~~
    但是我今年也35嚕,請問有那各女人能堅持這麼久,而家人不逼迫呢??
    我很幸運,我的堅持沒有白費,我真的找到一各,與我有同樣想法的人,但是不是每各女人都想得這麼開的~~
    以前我週遭的朋友聽了我跟版主同樣的論調,都笑我太天真,擔心我一輩子就這樣單獨自己過了,直到我跟她們說,你們認為婚姻的定義是什麼,獨身的定義又是什麼,離婚跟單身有差麼???
    應該說中國人在很多想法上,還是很傳統的,所以造成很多家庭問題(跟國外比)
    但是時代在改變,畢竟現在小孩越生越少,以後到那家吃年夜飯,跟誰住的問題會慢慢浮上檯面的~~
    我跟我男友都是比較傾向,2家人一起住(都照顧的來,不用跑來跑去),但是因為我還有弟弟,我媽不願意(如沒有弟弟的話,另當別論)
    我想,要改變一般的家庭問題應該要等到我們這一代開始,才會比較少吧~~~
  • 更正~~年紀大了再生,小孩就比較"不健康"~~
  • 我只能說:版主確實是還沒結婚的小姐吧
    妳的想法和我結婚前很像

    但以我本身為例好了,我們家的房子是要留給我老公的(名字已過戶)
    而我們小倆口也沒有多餘的錢去再買一間新房子
    但我們又很想在生育年齡過之前結婚生子(我29了)
    那妳說怎麼辦呢?

    我並不想負債千萬去買一棟"我們二人"的房子

    再說,如果三個月住你家,三個月住我家,搬來搬去妳不嫌麻煩嗎?累都累死

    另外,如果換個角度想,老公要是每天都在跟我度爛我爸媽,那我該怎麼辦?我要選跟老公離婚還是跟娘家父母斷絕關係?

    其實,我覺得大多數女性會很討厭婚後多出來的家事,理由是,我以前在家都不必做,是的,如果這樣,妳又何必結婚?就算住外面,妳不做,我不做,那要叫誰做?叫小孩做嗎?是啊,有錢妳就請佣人,沒這問題,但是,結婚就是要維持一個家,以前是妳媽媽在維持一個家的,懂嗎?

    我可不好意思叫婆婆煮飯洗衣服侍我,我在一邊看電視

    不想長大,就不要結婚,不要妄想結婚的獨立及結婚的好,郤一點都不想承受結婚的辛苦,要維持一個家本來就是辛苦的

    公婆也有好的,可以去適應看看再決定要不要同住也不晚,多些瞭解是好的

    我們和公婆住,婆婆煮三餐,我洗碗,假日我會幫忙煮飯,洗衣是分開洗,婆婆自己洗自己的,家裡的水電雜費,婆婆說她出就好了,我們有錢自己存起來養小孩

    婆婆在,幫了我很多瑣事,什麼房稅地稅,車稅,保險費都她在繳,連牙刷,牙膏,毛巾,肥皂,衛生紙什麼的,都叫我不用買,用她們買的就好,因為她們會買很多

    對於很多小家庭,經濟不寬欲的人來說,公公婆婆在是很好的,至少我在上班時不必擔心家裡有什麼事發生,因為婆婆會顧得好好的,讓我覺得很安心

    其實,要看各人的想法,因為,同樣的我的公婆,我覺得她們非常好,但我大嫂是死都不肯與公婆同住,避之為恐不及的,但她又抱怨二人住很辛苦,什麼瑣事都要自己來..

    很多事情是二面的,端看各人怎麼想

  • Bluekelly的話:
    我只能說:版主確實是還沒結婚的小姐吧
    妳的想法和我結婚前很像

    但以我本身為例好了,我們家的房子是要留給我老公的(名字已過戶)
    而我們小倆口也沒有多餘的錢去再買一間新房子
    但我們又很想在生育年齡過之前結婚生子(我29了)
    那妳說怎麼辦呢?

    我並不想負債千萬去買一棟"我們二人"的房子

    再說,如果三個月住你家,三個月住我家,搬來搬去妳不嫌麻煩嗎?累都累死

    另外,如果換個角度想,老公要是每天都在跟我度爛我爸媽,那我該怎麼辦?我要選跟老公離婚還是跟娘家父母斷絕關係?

    其實,我覺得大多數女性會很討厭婚後多出來的家事,理由是,我以前在家都不必做,是的,如果這樣,妳又何必結婚?就算住外面,妳不做,我不做,那要叫誰做?叫小孩做嗎?是啊,有錢妳就請佣人,沒這問題,但是,結婚就是要維持一個家,以前是妳媽媽在維持一個家的,懂嗎?

    我可不好意思叫婆婆煮飯洗衣服侍我,我在一邊看電視

    不想長大,就不要結婚,不要妄想結婚的獨立及結婚的好,郤一點都不想承受結婚的辛苦,要維持一個家本來就是辛苦的

    公婆也有好的,可以去適應看看再決定要不要同住也不晚,多些瞭解是好的

    我們和公婆住,婆婆煮三餐,我洗碗,假日我會幫忙煮飯,洗衣是分開洗,婆婆自己洗自己的,家裡的水電雜費,婆婆說她出就好了,我們有錢自己存起來養小孩

    婆婆在,幫了我很多瑣事,什麼房稅地稅,車稅,保險費都她在繳,連牙刷,牙膏,毛巾,肥皂,衛生紙什麼的,都叫我不用買,用她們買的就好,因為她們會買很多

    對於很多小家庭,經濟不寬欲的人來說,公公婆婆在是很好的,至少我在上班時不必擔心家裡有什麼事發生,因為婆婆會顧得好好的,讓我覺得很安心

    其實,要看各人的想法,因為,同樣的我的公婆,我覺得她們非常好,但我大嫂是死都不肯與公婆同住,避之為恐不及的,但她又抱怨二人住很辛苦,什麼瑣事都要自己來..

    很多事情是二面的,端看各人怎麼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文章都很快就消失    所以我幫你存起來^^
  • 我在家可以把內褲胸罩隨意放在床上,    在你家,    我就必須是要一個乾淨整齊的好媳婦,    我平常在家可以上網好幾個小時,    在你家,    我必需戰戰兢兢
    --------------------------------------------------
    嗯~跟公婆住就沒辦法很隨性....
    一點自由都沒有這是真的
    版主講的很有道理唷^-^
  • sabrina1108

    謝謝妳^^    有時妳的發言也蠻精闢的
    雖然說話很直接,但是可以提供我另一個角度的想法
  • 理論上的確是只有兩個人的事,但實際上仍然還是會被兩家的人所影響(夫妻倆都是孤兒除外).

    但決定要如何去面對跟處理的還是會回歸兩個人的身上.
  • 所以
    我之前就有問過,有沒有"公婿問題"
    好像幾乎都沒有
    都是"婆媳問題"
    奇怪了...為什麼啊?
    因為女生心眼比較多喔?
    思考中

  • 我是copy    bluekelly的話

    因為她似乎是FG的倩女幽魂    所以文章都在一分鐘內消失





    為何都是婆媳問題?
    女人心眼小那是原因之一而已
    主要是因為持家都是女人在持

    男人的地盤在外頭    女人的地盤在家裡   
    一山不容二虎    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也就可以理解
  • 我想  板主要傳達的是
    妳  如果能接受同住等等這些問題  就不是問題
    反之 
    妳  不能適應同住等等因結婚產生的種種
    卻又不敢反抗與改變或堅持  就不要怨
    因為都是自己選擇這樣的人生
    因為是自己選擇的  沒人要脅
    我傾向認同這觀念
    因為  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愛  其實沒這麼偉大
    婚姻  複雜多了
    要單純化  有時要犧牲掉某些東西  像是愛
    只想為了愛  就必須犧牲其它  就是自己
    剛好2者都能擁有的  就是幸
  • 版主真的說的太好了
    台灣真的很多媳婦遵從這及沒道理的傳統
    當教條一樣信奉

    結婚嘴巴說是兩家子的事,實際上根本是婆家的事
    遇到好婆婆的人是祖上積德,也是少數特例
    也比較不能體會遇到壞婆婆媳婦的苦處吧
    大部份的媳婦在夫家都還是很辛苦的,地位次等
    只能說現在女性要活的自在快樂
    就要擺脫傳統那莫名其妙的束縛
    婚後夫家和娘家的互動比例,何必厚此薄彼呢
    叫男人也來岳家做我們在夫家會做的事吧
  • 結婚前就要想清楚
    這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很多陷在婚姻不幸的漩渦裡的女性
    在她不斷的吐苦水中
    你會發現  這些問題在她結婚前就知道
    但是她還是執意要嫁
    因為這樣的執意  她往後無窮的抱怨也是你可以預期的

    每個人身處環境不同
    至少我就很贊同版主的看法
    老公在這婚姻中  他的看法佔了很大的重點
    不只是挺不挺你  還要加上他對婚姻中  太太腳色的看法
    結婚前要是你不了解你的另一半的想法
    或是你了解  卻又駝鳥的認為你可以感化他
    那就是你自己拿自己一輩子的時間在跟自己開玩笑了~

    旁人頂多偶而聽聽你的苦水
    這天天痛苦的循環  只有你自己在承受罷了..

    結婚前  請三思!
  • 版主說的是很有道理啦,但是很多事情想的跟出來的結果是不會一樣的吧
  • k+1的話:
    我想    板主要傳達的是
    妳    如果能接受同住等等這些問題    就不是問題
    反之   
    妳    不能適應同住等等因結婚產生的種種
    卻又不敢反抗與改變或堅持    就不要怨
    因為都是自己選擇這樣的人生
    因為是自己選擇的    沒人要脅
    我傾向認同這觀念
    因為    自己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

    +1

    最後這句是大重點!

    自己要當小媳婦  也沒人可以干涉你
    做了小媳婦  就不要又一天到晚抱怨別人不懂婚姻的問題
    不懂婆媳有多難相處
    也不要抱怨老公為什麼不聽你的  為什麼不了解你
    因為這都是你自己選擇的
    你選擇了這樣的婚姻    你選擇把你的生活變成這樣的模式
  • 胡椒鹽的觀念及方向我很同意

  • Bluekelly的話:
    我只能說:版主確實是還沒結婚的小姐吧
    妳的想法和我結婚前很像

    但以我本身為例好了,我們家的房子是要留給我老公的(名字已過戶)
    而我們小倆口也沒有多餘的錢去再買一間新房子
    但我們又很想在生育年齡過之前結婚生子(我29了)
    那妳說怎麼辦呢?

    我並不想負債千萬去買一棟"我們二人"的房子

    再說,如果三個月住你家,三個月住我家,搬來搬去妳不嫌麻煩嗎?累都累死

    另外,如果換個角度想,老公要是每天都在跟我度爛我爸媽,那我該怎麼辦?我要選跟老公離婚還是跟娘家父母斷絕關係?

    其實,我覺得大多數女性會很討厭婚後多出來的家事,理由是,我以前在家都不必做,是的,如果這樣,妳又何必結婚?就算住外面,妳不做,我不做,那要叫誰做?叫小孩做嗎?是啊,有錢妳就請佣人,沒這問題,但是,結婚就是要維持一個家,以前是妳媽媽在維持一個家的,懂嗎?

    我可不好意思叫婆婆煮飯洗衣服侍我,我在一邊看電視

    不想長大,就不要結婚,不要妄想結婚的獨立及結婚的好,郤一點都不想承受結婚的辛苦,要維持一個家本來就是辛苦的

    公婆也有好的,可以去適應看看再決定要不要同住也不晚,多些瞭解是好的

    我們和公婆住,婆婆煮三餐,我洗碗,假日我會幫忙煮飯,洗衣是分開洗,婆婆自己洗自己的,家裡的水電雜費,婆婆說她出就好了,我們有錢自己存起來養小孩

    婆婆在,幫了我很多瑣事,什麼房稅地稅,車稅,保險費都她在繳,連牙刷,牙膏,毛巾,肥皂,衛生紙什麼的,都叫我不用買,用她們買的就好,因為她們會買很多

    對於很多小家庭,經濟不寬欲的人來說,公公婆婆在是很好的,至少我在上班時不必擔心家裡有什麼事發生,因為婆婆會顧得好好的,讓我覺得很安心

    其實,要看各人的想法,因為,同樣的我的公婆,我覺得她們非常好,但我大嫂是死都不肯與公婆同住,避之為恐不及的,但她又抱怨二人住很辛苦,什麼瑣事都要自己來..

    很多事情是二面的,端看各人怎麼想
    ===================================================
    我贊同Bluekelly的話。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