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個羅倫佐的後續

醫生:6400萬  國內可治32同症病童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聯合新聞網  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高雄地區「羅倫佐的油」張姓三兄弟消息曝光後,短短三天募得6400萬元捐款,得以順利赴美就醫,但在一片「把愛傳出去」熱烈迴響中,台大醫師說,如果這筆錢用在台灣,至少可以治療32個同樣無助的腎上腺白質退化症病童。

 
衛生署上午臨時舉行「腎上腺腦白質退化症醫療照護現況說明」記者會,國健局長林秀娟強調,國內醫療水準不亞於國外,這類治療藥物也早已進口,全部由健保(新聞、網站)給付,希望病家要相信國內的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暨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凱信表示,症狀較輕的腎上腺白質退化症病童可以透過骨髓移植來改善病情,台大早在10年前就成功進行了移植手術。

林凱信無奈地表示,包括骨髓移植手術及後續追縱,平均治療一名腎上腺白質退化症病童的費用約200萬元,所有費用全部由健保給付,如果6400萬元留在國內,起碼可以造福到32名小病童。

「此風不可長!」對於高雄三兄弟即將出國接受治療,人類遺傳學會理事、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牛道明表示,罕見疾病患者應該對國內醫療有信心。

【記者王瑞伶/高雄報導】

張明輝上午表示,攜子赴美就醫,他曾經過審慎評估,出發點只是為了搶救孩子。他強調,他不是醫生,不懂醫療,而醫界對ALD診療也有不同意見,他的三個孩子,老二已全身癱瘓,老大腦部出現病變,老么也是帶因者,不能再等。

張明輝說,從昨晚獲知捐款金額高得嚇人,他就再三強調,募款所得除了三兄弟醫療開銷,其他捐做ALD患者救治基金,「我都講得這麼清楚了,請大家不要再問了,我真的疲憊不堪!」
 

  • 明明都是罕見疾病
    其它病友就只能拿到三十萬元的醫療補助
    建議那些病友
    大家都可以學張家去電視上求救
    每個人都可拿到好大一筆錢~
    還可以順便拿這比錢來完成去迪士尼的心願
  • 如果是我的話
    沒錢就選擇國內用健保
    也不會訴諸媒體要求捐款
    因為並不是台灣不能醫這個病
    如果人人有問題都訴諸媒體
    社會的愛心終有枯竭的一天
  • TO貓眼睛
    幹麻要一直扯到迪士尼??

    另外假如國內醫療技術真的已經這麼有把喔
    那其他那十四位病患  應該也能被治癒才是
    他們不應該還是"病患"

    張家也不是笨蛋  健保對這種疾病的治療既然有給付
    國內的治癒機率假如跟國外一樣也有七  八成
    幹麻不選在國內治療

    治癒機會二  三成VS七  八成  不單只是數字問題而已
    更有可能是生與死的問題





  • 如果是我,當然也會希望能去國外醫療啊!

    但是令我不舒服的只是:台灣是可以醫的阿!如果覺得台灣醫療落後,在募款時就應該要說:他們希望孩子得到更好的醫療而不是誤導大家以為唯有花1500萬才有活路.雖然我一樣會捐錢,但是感覺差很多.
  • 是的    如果國外醫療水準確實比台灣好

    那我外公有攝護腺癌    可不可以要求社會捐款讓他到國外就醫

    每個人都想得到最好的醫療

    問題是錢的來源在哪裡

    如果用的是自己的錢    心安理得
    如果用的是社會的錢    要想想是否造成了排擠效應
  • 報紙上說他們不是
    因有了捐款的錢才去迪士尼的啦
    是原來就有的想法

    以兩個公務員的家庭
    有三個孩子
    若沒生病
    全家去迪士尼
    不算很誇張的想法啊
  • 我是在不爽他們一開始隱瞞了國內也有技術的事實
    而且新聞播出的時候感覺他們家好像很窮的樣子
    爸爸是公務員(高雄法治局科長)  媽媽是老師
    一個月薪水是10萬up
    其實是很優渥的
    現在拿到這麼多錢卻說要去迪士尼
    錢要花在刀口上
    記者問他們要去迪士尼是要花自己的錢還是捐款
    就開始在那邊閃爍其詞了
    當然不爽的人會很多啊!

    大家記得之前新聞有個老杯杯
    每天都要騎大概1~2個小時的腳踏車載著兒子去看病嗎?
    老杯杯說:只要我還活著,我就會這樣一直下去
    那個新聞看的我眼淚直流
    但是新聞也只報一天而已
    全台灣比他們更可憐更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
    只是他們沒有門路去尋求幫助
    這次張家的事我想就是他們懂的操作媒體吧!
    果然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這次的事就當自己被鬼騙算了
  • 高雄張家  3天募6400萬  無聲病家  難享資源
    吳慧芬、邱俊吉/台北報導


            高雄張家在3天募得6400多萬元善款,對此,台北榮總小兒部醫師牛道明表示,募款雖好,卻只能幫助一個家庭,若大眾能把捐款制度化,可幫助更多家庭。 

            牛道明說,很多罕病患者的病,都是媒體救的,這要謝謝媒體,但若造成所有患者完全不考慮國內醫療,只急著哭訴「募款」赴國外就醫,那麼就「此風不可長」。 

     
            牛道明說,每個罕病家庭都有心酸故事,6000多萬元可幫助好多家庭,若大眾有一個捐款機制,比如說集中在政府或社福單位,善款或許能發揮更大效益。 

            牛道明說,大眾常希望捐款「眼見為憑」,確認看到的個案夠「可憐」,捐錢就愈多,沒有發聲的病家,所得資源就相對來得少。 

            高雄張家透過高市社會局募到6400萬元,許多社福團體在祝福張家之餘,也不禁要問:為何高市社會局只為這家人如此「服務」,這樣對得起其他市民嗎?有許多同樣境況淒涼、甚至更慘的病人家庭,又該怎辦?社福募款最強調的一致性、公平性,在此個案全不受重視。 

            由於經濟不景氣,罕見疾病基金會去年全年的募款所得只有3000萬元上下,不到張家募得的一半,該基金會副執行長楊永祥針對此說,不論募款金額多少,所有病人家庭都苦,能獲經援,外界都該給予祝福,不過,張家透過媒體宣傳,又有政府單位協助,才獲得這大筆款項,但這是否表示政府對其他病人,也有責任再加把勁?這是政府要好好思考的地方。 

            馬偕醫院院長室主任陳景松,則針對募款一事說,社福募款得走出以往的「救濟」,走向「制度」,讓募款有一致性及公平性,所謂的一致性,指的是「還有多少像這樣的個案」,公平性指的是「募到的錢該如何分配」,而這些都該是募款前該做的考量,不是募到錢以後,才說用剩的錢要拿來做如何運用,這是本末倒置。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社福人士則說,台灣人很有愛心,但從張家這件事來看,則讓人感覺高市社會局很不專業,在卯力為張家服務之餘,有沒有想過其他社福團體面臨的困境?而且南亞近日發生的海嘯大災難,已不知會吸收掉多少社福資源,政府單位卻跳進場、專為單一家庭募款,徒增外界「作秀」聯想。 

            該社福人士也說,不只政府單位不該如此募款,醫院也不該透過媒體、為某些病友募款,因為這樣的募款,反而可能會擠壓到其他病友的權益,也如同鼓勵所有人都強求曝光,都是非常糟糕的募款例子。 

  • 捐款天平  曝光度是籌碼?
    吳慧芬/新聞分析


            高雄張家三兄弟籌錢治病,3天湧進6千多萬元。事實上,這類「羅倫佐」病童,在台灣有10個,類似這種罕見病例遭遇的家庭,台灣甚至有上百個,這些無助的家庭,能否在媒體前曝光,仿彿成了能否募集資源的重點。 

            張家際遇令人鼻酸,很多人願意幫忙,這是好事,張家想去美國聽醫療的「第二意見」,也無可厚非,但募得超出預期的善款,是否能廣被同陷苦痛的病童,卻不得而知。 

     
            在這起事件中,多數捐款人的認知是要快幫張家募集「救命錢」,n像不去美國,張家兄弟就沒有活路,但事實卻是:台灣具有進行骨髓移植技術,健保也會給付骨髓移植費,赴美醫療,或許是種方式,但並不是唯一甚至是必要之路。 

            還記得幾年前的黏寶寶事件嗎?當時媒體報導桃園林家三兄弟全罹患黏多醣症,此事遭披露後,外界捐款紛至,在此同時,台大決定吸收治療費用,千萬元捐款因而「退款無門」,就這樣,所有來自民眾的愛心並未實際用於當初捐出的目的(移植)上。 

            之前也有台中流鶯小美事件可有印象?小美臨盆前接客,憾動多少人心,但募得款項,被小美花用怠盡,最後自殺身亡,留下3個孤兒,大家的善心最後留下什麼? 

            強扶弱、富助貧,是人類互助的大愛,沒有人忍心在家屬悲苦之際,質疑捐款的迫切性,但在大眾「眼見為憑」的捐款行為中,沒有在媒體前曝光的病家,就只能「自立自強」,他們不苦、不需要社會資源的協助嗎?媒體沒報導就該把資源全被分到有報導的病家身上嗎? 

            太過熱烈的愛心會造成排擠,之前九二一地震發生後,所有社會福利團體都感嘆募款不易,因為錢全被九二一專案吸收掉了;這次南亞地震同樣出現這樣的後遺症。再縮小看看病患個案,張家三兄弟募得各界愛心捐款的結果,其他躲在暗處的悲慘病家該如何自處?況且愛心會麻痺,類似的個案一次可以感動,再一次要感動人心再獲協助畢竟有限,這也是當年聯合勸募成立的原因,就是深怕資源集中在單一個案、無法公平分享,但台灣這環境病家自力救濟竟是最直接的方式,畢竟這樣才可以獲得立即回應,不過,立即回應的結果是否代表另一項不公平,值得深思。 

            目前罕見疾病基金會還有290個亟待救助的罕病家庭,290個家庭都有心酸故事,但1年總募款竟只有3000萬,再看看張家一家就募得6000多萬元,用錢來算誰公平也許會被批評缺乏悲憫之心,但這些錢如果可以,是可以拿來幫助好多個羅倫佐、好多個黏寶寶等家庭,社會大眾的溫暖,似乎可以再全面一點、再公平一點,畢竟這代表的不單只是個案討論,而是台灣的捐款行為是否已經成熟。 
  • 如果是我.....
    我也不會在台灣作醫療
    台灣的醫療要跟美國比.....
    那真的差太遠了
    不論是技術還是設備,藥品
    美國不可否認都先進許多
    美國在研究團隊方面也比台灣大上好幾倍=  ="
    救命的三寶...技術,設備,藥品....缺一不可
    特別是這種罕見疾病
    台灣醫生感覺研究這不賺錢
    研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更不要談臨床實驗了....
    根本是拿已經生病的人當實驗品
    有多少人因此死掉
    要我也不敢試

    沒人想把性命拿來賭呀
    更何況是自己的小孩~0~
    只希望他們趕快好起來嘍
  • 行善本是一種美德,
    但如果大家要放馬後炮的話,
    那媒體是不是也要付一些責任呢?

  • 沒錯啦    有人被幫助畢竟是好事
    只是經過南亞震災和羅倫左事件後
    其他的社福團體只能自求多福了
  • 有錢人有高級醫生.高級VIP.高級配備.(家很有錢)

    普通人也會去找普通的醫生.(努力賺錢)

    窮人就有窮人看病的方法.(努力爭錢OR捐款)

    天下父母心.都要給孩子最好的話.....

    那樣本末倒置了.....

    變成這樣對嗎??

    窮人要求看VIP.要有最好的醫生.最高級的配備!?
            (要各界一直捐錢給他們.不斷捐錢)

    我知道我的想法不是很好.我也接受他人批評指教.
    可是這是這件事情不爭的事實.不是嗎!?
  • 一開始就有說因為美國的治癒率比較高才考慮去美國做手術阿,他們並沒有隱瞞喔~~
  • 哎呀呀∼
    哎呀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記得婚前健康檢查∼∼=  ="
  • 木瓜球
    木瓜球
    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給自己小孩最好的醫療資源



    但是!!!!!!!!!!!!!


    先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有多少錢再做多少事~~~~先盡人事再聽天命


    張家是否有評估過自己所能負擔的醫療費用呢?
    而非利用善心人士的愛心來籌措醫療費用,再來要求最好的醫療資源

    拋開人性的惻隱之心我必須講一句很殘酷但實在的話  "這跟公共事務有何關係  對這社會有什麼貢獻?"


    台灣也有很多病症雖然不是罕見,但醫療費用也高的可觀,且健保也不給付

    即便傾家蕩產,賣地賣房子,跟錢莊借貸  在苦也是黯然渡過

    今天張家父親為地方政府主管  母親是教師  背景相當良好

    甚至電視畫面拍出來,他們的住所是一戶路邊的透天厝

    然而全台有多少家庭因為家中有重症病患

    先捨下自己辛苦一輩子的財富,全力挽救他們摯愛的親人

    保留自己的,然後一切卻又眾人買單  ,你真的愛你的小孩嗎?????
    那從前健保還未給付洗腎病患時,那家屬就先不必為了錢去想辦法嘛~就訴諸媒體,請那些善心人士買單不就很好

    很感慨...
    現在價值觀都變了    自己還沒先設法,就先說自己不行!





  • 台大醫院小兒部醫師林凱信表示,據半年前他會診情況是張家老二情況太糟,移植也是植物人,老大腦內出現變化,應快點移植,老三尚未發病,不急著移植。 

            林凱信強調,骨髓移植對「羅倫佐」病人約有6成成功率,約3成7病人術後會出現排斥、甚至死亡,台、美、日各國報告均相當,沒有人能保證移植術一定成功。 

  • 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
    再怎麼說還是徒然
  • 其實當初看到這個新聞
    我就想過這個問題
    救他家一個小孩的花費要高達一千五百萬
    這樣的金額
    一次可以救活好多人
    只是生命的意義不能用數字來衡量
    既然捐出去了就祝福他們吧

    可是他們如果真的好意思跑去迪士尼玩
    我就真的很幹
    x的
    不知足
    不惜福
    不懂感恩的xxx....
    張家的家長給社會跟他們的小孩很不好的示範
    這種作法真的會讓很多幫助他們的人心灰意冷
    間接影響以後人們做善事的動力


    還有
    之前認識幾個在NPO機構工作的朋友
    有的在創世
    有的在羅慧夫
    他們都不約而同談到"非常不贊成捐款給由媒體報導的個案"
    因為協會/基金會比較能有系統的規劃個案的處理
    就向樓上有人提到英文能力  醫療溝通...等各種事宜
    記者報導完了就走
    根本不可能有額外的幫助
    尤其是在金錢的運用上
    捐款來的太快太多
    其實就像中樂透一樣
    有些人是不懂管理金錢 
    有些是真的迷失了
    善款一下子花光光
    沒幾年又回到原來的窮苦樣子

    不過話說回來
    基金會坑錢的事也很多
    就像之前王育誠那間
    (後來司法調查沒下文.不過我是壹週刊的信徒,我相信他有坑錢)
    人世間就是這樣
    大家參考吧


    張家真的很幸運
    平時這種報導頂多出現在單一個電視台
    就像之前的東森就做過這樣的專題
    但是張家的案例太有新聞性
    三個小孩全得病..父母擔任公職..市府集體募款..市長捐一月所得...
    搞的其他新聞台不得不跟進
    打開電視不想看到都很難
    媒體整天不斷的報導
    才有辦法募款這麼快
    也顯示台灣人真的很有愛心

    真的希望他們能好好運用大家的善心
  • 上文


    不過話說回來
    基金會坑錢的事也很多
    就像之前王育誠那間
    (後來司法調查沒下文.不過我是壹週刊的信徒,我相信他有坑錢)

    ==============

    應該說
    我"選擇"相信他有坑錢


    .....怕被告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