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音社-◆正名!!我要正名啊!!『宅』意解說大全~

最近..關於"宅"的話題又開始騷動了~
在FG上也有不少關於"宅"的話題,但是卻多是錯誤的引用~
身為以日系音樂&動漫為主題的懺音社社員,怎麼可以不正確理解這個字呢??(握拳~
因此,廢人社長就來教大家"宅"的正確用法與源由~


什麼是『宅』??

要說到『宅』這個字,理所當然的必須由日本方面說起~

在日本,起初『宅』個辭就有些微貶意的成分在裡頭~

為什麼會說別人宅呢??那就得先從『家』開始說起~

在社會上,凡舉"畫家"、"科學家"、"音樂家"、"哲學家"、"小說家"...etc,都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
憑藉著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巧,"生產"事物或有所貢獻,並以此謀生~

因此,"家"在日本是一種令人有相當程度尊敬的稱呼~


而"宅"則是在開一些狂熱份子所衍生出來的玩笑話~

『你雖然熱中此道,卻沒在這方面有什麼"生產"或"貢獻",就算你相當的專業,也只能說是"宅"而已』
『你的知識全是死硬的東西,擁有這種半調子的知識,你的水準只能說到達"宅"的程度而已』

一開始,"宅"字是用在這兩類人的身上=w=

一是擁有相當熱忱與水準,卻只想享受深度追尋的快感,而不把它當作主業;沒有生產,只喜歡業餘研究~
一是雖然看起來是"大師",可是腦袋內全是龐大而無"貢獻"的知識~



例如一個相當喜歡NBA職籃的少年,他熟記所有隊伍的球員名稱,更清楚他們所防守的位置、攻防戰力、身高體重、興趣嗜好...等等~
並且知道每場大小賽事,看了各家雜誌,還蒐集了各家球卡~

他擁有大量卻"無用"的NBA相關知識,也花了龐大時間與金錢去經營與更新,因此我們可以說他是"NBA宅"


又,有一個喜歡追星的少女,最近出現什麼新歌,哪家公司推出新人,誰的誹聞、誰的糾葛記得一清二楚~
熟記某人出過幾張專輯、幾張單曲、得過獎項、發片日期...等等,全部到背如流~房間內也貼滿海報與週邊商品...

我們就可以稱她為"追星宅"

(未完待續(炸))
  • 我個人小補充一下:

    大部分的人已經把電車男那種宅  ひきこもり(翻譯成家裡蹲)

    跟追求專業的宅搞混了~

    在家愛打電動  愛上網  頭髮沒整理  衣服不會穿也能被叫作宅?

    真好笑~"~

  • 基本上日文漢字跟我們的漢字解釋還是不竟相同
    偏偏台灣媒體很愛一股腦的套用
    以前我們也沒有"達人"這個形容詞,"熟女"一詞也是

    這些台灣媒體作者們,自己是不會創一些新詞來反讓別人抄襲嗎?
  • 一般人說的宅只是NEET族吧=ˇ=
    像我哥我不知道他應該算是???
    不過他是完全不事生產的家裡蹲沒錯
  • 很多家裡蹲的人  不善於與人交際溝通  不太有生活能力

    經濟也是要靠父母支援...

    跟原本的御宅族意思似乎不太一樣!

    (以上是我的認知  如有說錯請指教@@)
  • 昨天太晚打,打到睡著(毆
    今天繼續~

    (續上回)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宅"這個辭一開始只是針對一些對特定事物有專研狂熱或是收集癖好的人的稱呼~
    雖然略有貶意,卻也無傷大雅~

    但是,一切在一個事件發生之後,日本的社會大眾開始對"宅"這個詞有了極為深度的扭曲~

    『宮崎勤事件』

    1988年~1989年發生於日本東京都與埼玉縣,被害對象為四名4~7歲的女童被誘拐後,以極為變態的手段慘遭性侵並殺害。

    案發後,在宮崎家中發現大量的色情動畫錄影帶,沒錯,宮崎勤是對色情動畫情有獨鍾的"動漫宅"
    因此日本媒體大幅報導,認為動畫是導致宮崎犯罪的誘因。
    當時的媒體並沒有用"動漫宅"這樣較為準確的字眼,而是直接引用了"御宅族"(れ宅)這個籠統的稱呼,所以也就造成了"れ宅"這個稱呼被瞬間污名化

    當時的日本,兒童性犯罪非常少見。對於此事日本人大多反映出來的是震驚和憤怒。許多人,尤其是教育家曾深深的反思。御宅族也因此遭到了白眼和歧視。

    這也直接影響了當時的動漫市場,讓當時後的日本動漫界經歷了約8年左右的寒冬,其影響之鉅可見一斑~
    而日本動漫界直至經典大作"EVA"(新世紀福音戰士(1995年))推出後才漸漸好轉~

    可惜好景不常,在1997年間,日本又爆發了類似宮崎勤事件的『酒鬼薔薇聖斗事件』,而這次的兇手是名年僅14歲的繭居族少年,同樣經過日本媒體大幅渲染報導後,在日本一般民眾中,"御宅族"(れ宅)已經被定型污名化為"喜歡動漫的陰沉變態"

    更有白目記者跑至日本動漫界最大的盛會『夏ヵт』,以挑高遠望的鏡頭大幅報導:看啊!!現在這裡聚集了數十萬人次的犯罪預備軍...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記者腦殘是無國界的~

    也因為這樣一系列錯誤扭曲的報導,在日本一般對於"御宅族"(れ宅)有兩種孑然不同的解釋~

    一是一般民眾對於"御宅族"(れ宅)這辭原本就不太了解的人~對於"宅"的看法當然是由媒體所報導的"那是一群"喜歡動漫的陰沉變態"、"犯罪預備軍"~

    一是原本就清楚什麼是"宅",屬於少數族群的人


    (依然待續(毆))
  • 所以,在日本如果你上街大喊"我是御宅族"的話~
    那樣的效果大概等同於在台灣街上大喊"我愛姦殺幼女"!!

    因此~除非是對於"宅"字原本就有概念的日本人~
    否則若是認真的說自己是"れ宅",那一定會馬上遭到鄙視與排擠~
    雖然近幾年日本對於"宅文化"看似又慢慢的被社會所包容~
    不過骨子裡還是有相當程度的歧視~大家若是到了日本,或是有機會接觸日本人,千萬別誤用"宅"字,它搞不好會讓你失去一個日本朋友哩~
    台灣的媒體真是會害死人啊~

    在FG這邊或其他媒體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種說法
    "我都不出門,所以我很宅"
    "我有個朋友都只愛打電動,很少外出,也不工作,超宅的"
    "我同學都只看漫畫而已,根本就是個宅男"

    在台灣,很多不熟悉"宅"字本意,卻又愛用新字的媒體與網友喜歡把宅對等於"繭居族"、"尼特族"...等
    這其實是錯誤的用法,又或者說是"本末倒置"的說法~

    在日本,對於只是喜歡打電玩、看電視,本身又不好做事、不愛出門的傢伙,他們稱為『Фф人間』或『引わアパベ』,簡單的說就是廢人(咦!?可是我有在工作喔(炸))或是繭居族(家裡蹲)~而不稱為宅~



    以上就是日本觀點的"御宅族"(れ宅)印象,包括了日本一般社會大眾與少數族群的觀點~

    下次看到日本人,請別一副很歡樂的跑去跟對方裝熟說"我是御宅族"~
    除了驚訝,對方有9成是不會給你好臉色滴~
  • 原來還有這樣的故事阿!@@

    社長要收集這些資料由來  也真是不簡單ㄝ..

    不過還好我也有講對~"~
  • 好棒的文章@口@拍拍  拍拍
    雖然不是團員  照例要用力推一下
  • 恩...

    我還有一個感覺  就是日本的社會學家的水準其實蠻高的

    常常都觀察社會的某些現象  而去定義出新名詞出來...

    然後台灣都照單全收(尤其有漢字的  )不然就亂用  完全不過濾消化的~"~
  • 會費時打出這篇文章~最主要的就是要釐清一般人對"宅"觀念啦=w=

    因為每次看到人用錯辭語,廢人社長我就會一整個囧~

    所以下次可以直接就叫對方來看這篇了(炸



  • 其實現在台灣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宅是捨麼玩意
    以為呆在家裡看看電視打打電腦就叫宅
    其實這種不正觀念有一半要歸『功』於我們的媒體
    不把宅搞清楚就大肆宣傳
    搞的現在好像每個人都是宅人一樣的

  • 這篇寫的很好呢

    但"宅"這個字再台灣已經積非成是了好一陣子了,我想是改不回了

    對於台灣的"濫用外來語"

    真的是無言

    從達人,宅男腐女,M型(我還M腳開哩!?)...零零碎碎的外來名詞,每次硬要把題材從新鮮炒到爛!

    最討厭的是一些雜誌喜歡用主理人來介紹店家



  • 是說我以前曾經畫過點東西
    有去同人誌展售會擺攤的經驗(年少輕狂?!)
    當時跟我同行的都是我的社員
    基本上也都是所謂的御宅族
    就有兩個女客人逛到我們這攤時
    那兩個女生的對話完全是日文
    (我很確定她們是台灣人...)
    當時在攤上的朋友還偷偷的問我"她們是日本人嗎?"
    我只能苦笑而不答

    御宅族常常會有一些"術語"會讓"一般人"聽不懂
    甚至選擇用日文交談
    以至於她們的身邊好像築起了一道防護罩
    讓你無法進入她們的領域
    但是她們認為理所當然
    不會覺得她們那樣在社交上是十分不禮貌的事情
    到最後就變成"無法與一般人來往"
    或是"不想跟一般人來往"這樣...

    社長的文章我想附網址轉載內文至我自己的部落格
    方便嗎=w=?
  • 啊啊~沒問題啊=w=

    不過網址就請直接貼日誌這的吧~
    http://blog.xuite.net/loritablanche/oxbloodred/13341947
    因為這邊有再稍微排版過,比較好看一點�▽� 





  • �▽�"



  • 還好有來看這篇,我也曾用不小心爛用"宅"字。
    看來我只是在家很"混"而已,根本不到"宅"的等級。

    謝謝版大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