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書名是

心得分享喔
請有看書的來說說
招募會員
  • 目 錄

    自 序 世間最恐佈的不是欠債,而是欠智慧

    第一篇 債不是債,債是你無知的報應
    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
    沒有智慧的人,才會欠債
    是什麼東西,讓我們看不清因果?
    債是假的,因果才是真的
    人沒有智慧,債就無所不在

    第二篇 憂鬱症,其實是進入涅槃的門票
    佛法是免費的止痛藥?
    佛教是最古老的詐騙集團?
    黑白無常會出來逛大街?
    人生是一場生存遊戲
    像唱片跳針的輪迴
    喝了一百杯水還是渴的人
    白斑和瘡疔是一封信-提醒生命無常的掛號信
    憂鬱症,其實是進入涅槃的門票
    佛,其實一直躲在我們體內
    沒有慈悲心的出家人?
    先學會做人,再談成佛

    第三篇 你我都只是萬丈紅塵中的幻象
    天不從人願,才是公平的
    金剛經說,人生只是一場遊戲
    其實,孤苦剋不見得不好
    再讓我輪迴五百世,仍要愛你
    各安天命,就是做善事
    其實,你每天都在寫來世的劇本
    神鬼魔,都是真實不虛的
    煩惱是風,人是草
    你以為「你」真的存在?
    活著解脫,求人不如求己
    每天.都要覺醒地活著
  • 【自序】
    世間最恐佈的不是欠債,而是欠智慧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談到欠債,世間可以分成三種人:有智慧的人,不會做傻事,自然就不會有欠債;稍有智慧的人,可能會不小心欠債一兩次,等吃盡苦頭,自然也就會脫離欠債生涯;完全沒智慧的人,才會以債養債,然後自欺欺人的認為,他的債務永遠不會爆開來,有一天自然會消失。
    其實,欠債也不見得是件壞事,我認為欠債這回事倒是人世間最好的功課,它可以讓人跌入地獄,也可以讓人學習睜開心眼去看見因果,體驗因果的強大力量。每一個從債務地獄爬回來的人,必然都增長了不少智慧。

    然而,欠債是件好事這個說法,一旦遇到沒有智慧的人,不管吃了多少苦頭,仍不覺醒過來認真還債,就會變質了。這時,欠債就是件可悲的事。

      聽說,台灣這幾年欠卡債的人可能高達上百萬,因為被逼債而自殺的人也不少,事實上,我自己也曾負債過,我完全能體會負債時的壓力及痛苦,那簡直就像在無間地獄,每分每秒都躺在刀山上,任憑焦慮之火在體內燒烤;地獄,其實不遠,就在我們的腦子裡,因此,我也不難想像為何有人會選擇自殺這條路,然而,我想說的是,事實上真正逼人去自殺的,絕不是債本身,而是當事人的絕望和恐懼。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需要希望來當麻醉劑或止痛劑,沒有了希望,所有的恐懼和苦痛一湧而上,再勇敢再堅強的人,也要跪地求饒。

      人是會因絕望而自殺的生物,絕望的來源,不僅是債,也可能是疾病或卡在什麼難關上太久,怎麼都過不了。

      然而,大家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債或難關這個東西,大部分都需要各種因緣聚合才能結成果實,並非一瞬間忽然跑出一堆債務來(親人過世後不懂得拋棄繼承權,則另當別論),就像一座山的出現,也需要板塊移動或土石堆積,經年累月才能成為一座山。這一切都和債一樣,需要有起因和過程,這些條件都具備了,才會形成後來的果。

      因此,如果有人過度消費欠下卡債,再來怪政府或銀行管理不當,並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因為是你自己種下因,然後長期灌溉施肥,債這棵樹才能長得這麼大,甚至大到你自己都不可思議。總之,話說回來,你之所以會欠債,是因為你的無知和放縱貪欲的結果。欠了錢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欠智慧,欠缺一種可以看穿事物表象直透本質的智慧,一種洞悉因果法則的智慧。如果智慧一直不增長,即使你還清卡債了,仍會繼續欠債,或許不是卡債而是換過另一個名詞的負債!
  • 從佛法的角度看,欠債不可怕,欠智慧最可怕。

      可悲的是,大家都以為那些自稱修行者或佛教徒的人,是很有智慧的,然而新聞卻經常報導信奉佛教不殺生的善男信女,花了大錢買了些鳥魚龜放生後,商人再把牠們抓回來,等待下一次的放生儀式。不但破壞生態,也再度折磨這些可憐的生命。每次一想到這個現象,我就想不通那些善男信女學佛的智慧究竟學到哪裡去了?

      再者,我有很多朋友,只要是失戀或破產或運勢不順,就想到深山的寺廟中出家,好像佛法是專治失憶症的特效藥。平時在紅塵間不修佛法,一定要到深山裡才能修佛法,難道躲到寺廟中就不會有煩惱了?到底佛法是麻醉劑還是止痛劑?佛法只能在深山或寺廟裡修行嗎?

      也曾看過很多人為了學佛,棄一家老少於不顧,每天都跑到寺廟裡唸經或參加法會,當她或他拼命的唸經或拜佛時,他們的小孩或許正餓著肚子,或許正在飆車砍人,而他們永遠不會知道。

      全台灣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學佛拜佛,但我實在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了解真正的佛法是什麼?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得到了智慧?

      有一位朋友學佛拜佛前後近十年,虔誠的不得了,最近卻因為家中婆媳不和外加投資失敗,痛苦得睡不著覺,差點得了憂鬱症。

      更離譜更荒謬的是,有個很熱衷佛法的朋友,某次神情亢奮的對我說他最近拜入一位法師門下,而且在法師的弘法機構裡當上了幹部。據他說,全世界只有他的導師才是真正的開悟者,其他那些宣稱已經開悟的大師法師都是自吹自擂,根本沒有人可以印證,全都是騙子。他自覺很幸運,可以遇到這位法師,我們一起加入供養他。

      我聽到這裡,忽然有一種錯覺,好像我眼前的是一位直銷體系的推銷員,拼命要我們加入他的下線一樣,當時,我真的想問他,為何別人開悟都是假的,只有他的導師是真的?別人的開悟無法印證,他的導師又如何能被印證是真的開悟呢?

      但我看他兩眼圓睜,口沫橫飛,處於情緒亢奮的狀態下,也就不多問了。

      甚至,我有一位在某大佛教機構裡當幹部的朋友說,在機構裡,師兄師姐間也在搞鬥爭,彼此互打小報告,甚至在佛堂前當眾開罵。這樣的現象,我真想不通他們學佛的意義在哪裡,如果佛陀仍在世,是否也會對他們開罵?

      上述各種學佛修佛的怪現象愈來愈多,終於我忍不住想寫這本書,想問問大家:難道佛法是專供人們逃避痛苦而存在的嗎?難道佛法只能在深山或寺廟或法會裡,才算佛法嗎,佛法為何不能被運用到現實生活裡,解決我們的現實問題呢?

      因此,我想用這個假設的主題:當佛陀也欠信用卡債,來告訴大家,佛法本來就在現實生活的每一分每一刻裡,佛法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這個俗世,沒有煩惱,就沒有菩提(智慧),沒有憂鬱,就找不到涅槃的方位。其正想修佛的人,應該勇敢面對現實生活中所有的困境和挑戰,把自己該負的責任完成,不停的在挫敗和無常中,喚醒自己的智慧。先學會做人,再來談成佛,而不是一定要剃光頭或敲木魚唸經,或是去做一些愚蠢至極的放生行為,才叫修佛、才叫學佛,否則一切都只是掛著招牌讓自已心安的無聊行為罷了!
  • 人是很容易自欺欺人的生物,很多學佛的人,頂多也只是用佛法來包裝自己或催眠自已,根本稱不上是真正的修行者。我曾認識一位很有名的法師,在應酬場合一樣和人家大開黃腔,後來聽說他到處調頭寸,過沒多久就跳票了。至今我仍想不通法師為什麼要調頭寸?難道支票也能用來弘法嗎?

      其實,修佛重在修心,不需要用外在的東西來包裝來自欺欺人。然而,整個社會處處可見這種荒謬的情節,似乎大家都在說:佛陀是遠離世人的,佛法是超乎世間的,是遙不可及的,是我們俗人無法修行的,佛法的智慧,只有在廟裡或法師身上才看得到,其他凡人都是低等無知的。

      就是因為這些謬論這些誤解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才有愈來愈多的人,沒有智慧去面對和處理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困境;也因為這些荒謬現象的存在,我才立志要寫這本書。我要告訴大家:佛陀曾經也是人,他也是經歷了人的階段,才到佛的境界。因此,佛陀也可能欠信用卡債,佛陀也可能和我們一樣要繳房貸,要籌孩子的學費和營養午餐費,也和我們一樣有煩惱有焦慮。佛不是神,佛也只是有大智慧的悟道者,不管你是愛吃喝玩樂.或是愛買衣服買名牌包包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佛陀都和你們一樣,也會有這些欲望和執著。

      佛在世間,佛在銀行在捷運站在便利商店,佛無所不在,因為,你我都是佛,每個人都是佛,只是我們的智慧未開,還在睡夢中罷了。修佛法,就是要喚醒自己的佛性,讓我們看透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幻覺,一切都是因緣聚合才產生的,是短暫是無常的。如此,你我才有可能跳脫買名牌包包的貪欲漩渦,才有可能度過充滿現實苦痛折磨的苦海,在這個現實世界裡成佛。

      佛法是要幫助身在紅塵俗世間的凡人解決問題的,佛法不是少數人的專利,只要你想開啟智慧,從苦痛恐懼中解脫,都可以學習佛法、學習佛陀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悠然自在。

      如果你身負高額卡債,如果你活在恐懼不安中,如果你官司纏身諸事不順,你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運用智慧面對眼前的一切。世上沒有什麼事是解決不了的,除了你的執著和無知。我相信,如果佛陀仍在世,如果佛陀也欠信用卡債,祂也會這樣告訴你。
  • 電子書  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  吳九箴.pdf

    ed2k://|file|%E9%9B%BB%E5%AD%90%E6%9B%B8%20%E7%95%B6%E4%BD%9B%E9%99%80%E4%B9%9F%E8%A6%81%E7%B9%B3%E4%BF%A1%E7%94%A8%E5%8D%A1%E5%82%B5%20%E5%90%B3%E4%B9%9D%E7%AE%B4.pdf|2054318|49E8BD1D83DCD8545ADB020EA0AE611E|h=TS7S4XAEPINLX7REERIKVTI76JAJN36I|/
  • 其實,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

    內容簡介

      世上最可怕的東西,不是人,不是鬼,也不是魔,而是你自己的妄想和幻覺。

      當我們失去情人、失去財物、失去工作、失去地位和形象,或失去所有認為不應該失去的一切,我們就痛不欲生或生不如死,因為,執著早已變成生命的全部,我們都忘了這個執著只是個錯覺,已經變成讓我們痛苦的毒藥,其實人生還有很多可能和變數,還有很多路可以走的。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生存權利,你改變不了別人,所以你要改變自己。就像有個人向佛陀吐口水,佛陀沒有感覺,只是看著他下一步要做什麼,身旁的弟子都已氣憤不平,預備開口大罵,卻被佛陀阻止。佛陀知道他這麼做有他的理由,不做任何反應。然而我們卻很喜歡去接球,只要別人拋出了一句話、一個動作,我們就跑去接,情緒就直接反射出去,讓自己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活得不自由。

      有些人很喜歡出國旅遊,離開了這片土地,似乎就可以忘卻一切總總。但這只是暫時的放下,等到回國時,手機開始響了,又要開始面對與處理一切你討厭的事,你的情緒又開始被波動,煩躁的心又回來了。因此,出國旅遊只是個轉換心情的一種方式,不要把它當成是可以解除痛苦煩惱的特效藥,不然你的藥癮愈來愈大,將來只好躲到月球去旅行。

      佛陀是慈悲的,人到40應該就能感應並領悟佛法想說的簡單道理:覺醒地活著,但不執著萬象,能領悟這個道理就能除一切苦,然後以一種豁達姿態,悠遊在這個世間,如同蘇菲教義裡有一句話:「活在這世間,但不屬於它」,這就是觀自在的境界,也是《金剛經》想告訴我們的最核心的訊息。

    作者簡介

      吳九箴,台灣嘉義人,最怕習性和業力,因此,每日三省吾身外,還要九箴吾心。

      從不認為物質只是物質,相信「萬物有靈」,深感人生是苦,卻發現很多人在苦海中甘之如飴。

      最喜歡與釋迦牟尼和老子聊天,偶爾也和科學家及禪師談論《金剛經》。

      曾任記者及專欄作者,著有《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其實,我們都只是宇宙中的泡沫》及《世界末日來不來,由你的信念決定》等。

      平日喜歡結交有緣同好,如讀者有任何指教,或願意參加讀書會或座談會
  • 目 錄

    [自序] 電影散場時,請帶著微笑離開

    第一篇 每個人,都是會隨風而變的沙人
    01、其實,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
    02、人生沒有保證幸福條款
    03、永恆是一種致命的錯覺
    04、別把房子蓋在流沙上
    05、自我,是不完美的意識程式
    06、痛苦,是覺醒的鬧鐘
    07、狗追影子的成功,永遠是空
    08、感情是填洞遊戲,不要當真
    09、月亮再美,也有陰暗的一面
    10、青春永駐是違反自然的

    第二篇 擁有,其實是另一種失去
        你沒有擁有什麼東西,也沒有失去什麼東西
    11、其實,根本沒有人背叛你
    12、人生是不可逆轉的
    13、你的「愛」,往往讓對方變殘廢?
    14、擁有愈多,慾望愈難以滿足
    15、學了佛,也要把佛忘掉
    16、再美的東西,也只是幻燈片
    17、別歧視或忽略黑暗的力量
    18、別妄想全世界的人都喜歡你
    19、太迷戀某個東西,沒有對錯

    第三篇 真正的覺醒,是認清自己一無所有
        真正的覺醒,並非讓自己一無所有
    20、快樂痛苦都要放下
    21、每分每秒,每個人都在變身
    22、人與人的關係,和天氣一樣不穩定
    23、你無法真正佔有一個人
    24、世上沒有安定這個東西
    25、鈔票,不能買很多東西
    26、名氣是水,能載舟也能淹死你 

    〔後記〕人為什麼要覺醒?



  •   電影散場時,請帶著微笑離開

      我們從一出生,就一直用自己的獨特觀點和期待,來看這個世界。我們心裡的世界,和這個現實的物理世界,其實是天差地別的,就好像有人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醒不過來,明明有一輛卡車朝他衝來,他卻把卡車當成一隻可愛的狗,還想向前去擁抱牠……或者,有人總以為自己很受歡迎,永遠不管別人對他的批評和排擠,人家譏笑他,他卻覺得人家在讚美他。人可以活在幻覺夢境中,但人到四十,應該要開始覺醒,看清許多假象妄覺,不要一直活在自己創造的幻覺世界裡。

      其實,這個看得見、摸得到的世間,真的是個夢幻紅塵,只因為我們一直在做夢,才會覺得這紅塵有太多魅力和感傷,例如,台北101只是一棟高樓,忠孝東路也只是一條路,但很多人認為這些地方都有特殊意義和感覺,就像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淡水和陽明山是浪漫的約會勝地。事實上,如果沒有「人」這個主體在做夢,那裡也只是一座山和一個小漁港而已。 

      很多人都覺得,佛陀說的法或佛經講的很深奧,其實,佛一直想告訴我們的不外乎是:我們的所有期待和想法都是夢。當一個人真正覺醒,他會真正微笑,因為他覺悟到,人世間一切的好壞苦樂,都只是夢。 

      每個人活了一輩子,至少在死之前,都應該從這個大夢中醒過來,這是必要且偉大的,所有醒來的人都會微笑的接受這一生,不論這一生是苦是樂或苦樂交集。從夢中醒來,就好像我們看完電影,電影院的燈打開,不管剛剛我們看的是喜劇或恐怖片,燈一亮,全都是夢,都是電影,都是假的,大家帶著笑意離開,沒有人會留下來或跑到銀幕前找劇中人,或者大哭大鬧。

      相反的,那些太執著夢境、以假為真的人,終究要被自己的夢境逼死。

      奧修曾舉了一個以夢為真的故事:有一位男性上班族很討厭喝咖啡,但他太太卻很喜歡喝,然而,他並沒有告訴太太他討厭咖啡,於是她每天早上都很高興的為丈夫準備一瓶熱咖啡,放在便當的袋子裡,讓他帶去上班。

      然而,丈夫雖然不喝,卻也沒浪費,他每天都把一口沒喝的咖啡帶回家,偷偷倒回家中的咖啡壼裡,讓太太把咖啡喝掉。

      有一天晚上,太太夢到他有外遇,由於連續三天她都做了同樣的夢,不由得打從心底相信這些夢,並斷定他一定在外面對她不忠,於是,她開始動手報復。每天早上,她在丈夫的咖啡瓶裡放入一點點砒霜,她不知道,這些咖啡都會回到她的咖啡壺,就這樣,她每天喝進少量砒霜而不自知,直到最後她毒死了自己。
  • 很多人都會遇到極悲慘的不幸,家人猝死,或身敗名裂,或破產負債,或身染重病,或一夜之間一無所有,被家人拋棄,被社會唾棄……

      事實上,這些我們所定義的厄運,反而可以讓我們看清楚,原來至親的家人也可能反目成仇,你最愛的另一半也可能背叛你,事業、名利、車子、豪宅和股票,以及朋友間的交情,都是萬般因緣組合而成的現象,只要有一點陰錯陽差,一點風吹草動,全部就化為泡影。

      佛陀是慈悲的,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祂會在適當的時間,去敲每個人的門,告訴你時間不多了,應該要醒來了,否則死亡專車一到,要躲也來不及,車子可能會直接衝入你家裡,讓你粉身碎骨,萬劫不復。

      四十歲,是最適合佛陀來敲門的時間點。

      四十歲,該玩的,該執著的,該迷戀的,該痛苦的,都應該經歷過了。

      人到四十,開始看山不是山,看人不是人。或許,並非每個人都有像我這樣的感觸,但經歷過四十年的風雨遭遇,我想,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開始看清很多事物的本質,包括你迷戀的,你喜歡以及你討厭的東西。因此,原來很讓你迷戀的山,不再是山,很讓你著迷的人,也不再是人,而是一大串因緣條件聚合而成的現象,隱隱約約,有點觸到空性,但心中仍充滿不捨和恐懼,似乎在半夢半醒間,想醒來又想繼續沉睡,這種矛盾和不安,讓人活得很痛苦,有人在這陣陣痛楚中,愈來愈清醒,有人卻不想讓自己看清事實的真相,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裡。

      其實,有心貪睡或不敢醒來的人,永遠有一堆藉口來讓自己好過。如果你肯勇敢去看人生的本質,你就會發現,人生不管是在順境或逆境,都是苦;不管你得到或失去,也都是苦。窮人有窮人的苦,有錢人也有他們的苦,並非有錢就可以買到任何東西或快樂,如果一個人不能徹底覺醒,那麼注定要在苦海裡浮沉一生,靠不了岸。

      人到四十,以前覺得好玩的,突然都覺得提不起勁,以前會讓你熱衷沉迷的,突然間也似乎沒那麼有趣了,甚至覺得怪怪的,這都是佛陀正在你耳邊敲門的現象,想讓你覺醒,覺醒之後,你才能像佛法中所說的,可以用心去觀照,觀照生命中的每個片刻,每一個呼吸,每一次痛苦和快樂,每一次的愛恨嗔痴,每一秒每一分身心的感受。

      面對人生的苦海,我們唯有學會不停的觀照自己和萬物,才能真正活出自己,就如奧修說的:「只要你能讓那個觀照的味道,散布到你的整個存在,你就會完全平衡在兩極之間,好像走在繩索上,既不往右靠,也不往左傾,在痛苦和快樂之間,白天和晚上之間,出生和死亡之間,繼續平衡,那個平衡將會讓你洞悉你真實的存在。」

      這種平衡,安詳自在,是超越物質和精神的,不再醉心於有形的名牌包包或名車豪宅,受之奴役,也不再迷失於情感、感覺、思想和觀念中,失去自我,這種境界,應該是每個年過四十的人,都要有的禮物才對。
  • 佛陀是慈悲的,人到四十應該就能感應並領悟佛法想說的簡單道理:覺醒地活著,但並不執著萬象。如果你能領悟這個道理,就能除一切苦,接著,你就不是你了,再往下走,你會發現,連佛也不是佛,佛法也不是佛法,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涅槃,更沒有地獄,以及一切一切……人到四十,應作如是觀。




    電子書  其實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  吳九箴.pdf

    ed2k://|file|%E9%9B%BB%E5%AD%90%E6%9B%B8%20%E5%85%B6%E5%AF%A6%E4%BD%9B%E4%B8%8D%E6%98%AF%E4%BD%9B%E4%BD%A0%E4%B9%9F%E4%B8%8D%E6%98%AF%E4%BD%A0%20%E5%90%B3%E4%B9%9D%E7%AE%B4.pdf|1687905|38A00A774D3C1432BADFE5EEED633020|h=K6CWYJKDNARXND6TCDDYCDNNCJOPLVKM|/

  • 下載
    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http://www.badongo.com/file/1873755
    1.到網頁的最下端
    2.等待45秒
    3.輸入四個確認英文字母
    4.按下  download  your  file  here
    5.檔案  30  天未使用即刪除
  • 下載
    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
    http://www.badongo.com/file/1873755
    1.到網頁的最下端
    2.等待45秒
    3.輸入四個確認英文字母
    4.按下  download  your  file  here
    5.檔案  30  天未使用即刪除

  • 分亨網路資源 

    電子書 曠野的聲音

    http://www.badongo.com/file/1882479


    1.到網頁的最下端
    2.等待45秒
    3.輸入四個確認英文字母
    4.按下    download    your    file    here
    5.檔案    30    天未使用即刪除
  • 九把刀的
    興風夙寐殺手....
    九九,王董,貓胎人領銜主演

    廬春如的
    上帝的黑名單....

  • 書名:敗犬的遠吠
    作者:酒井順子

    心得

    婚姻不光只是對女人的價值
    對男人也是一樣
    婚姻雖然是三個家庭的事(夫族的家,妻族的家,和結婚後所組成的家)
    但是中間的無價第一真的也是讓人深思
    夫妻感情無價
    子女親情無價
    父母長輩親情無價
    又現在年齡層老化
    不婚主以抬頭
    未來的社會真的很難預估了
  • 百年孤寂是啟蒙我寫作最大的書,最近想要複讀一次
    書當時借人卻不見了,現在出版的都翻得很差
    我覺得它不苦悶
    但是要對錯綜複雜的寫作方式有自動影像連結能力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是我國中的時候讓我對人生思考很多的書


    香水三年前看的時候,中文版反而不那麼令我喜歡
    看了香水的電影後去買了香水的英文版


    因為香水
    所以我去延伸閱讀了lolita(中譯:羅莉泰)
    以前一度列為禁書卻兩度翻拍電影的小說
    對心理學者頗有貢獻的書籍


  • 過猶不及  boundaries

    過猶不及  王可若

    兩三年前,當我還是一間課後輔導中心的主任時,我最大的困難是無法對家長說:「不!」雖然明文規定遲交學費,或遲接小孩罰多少錢。但每次看到家長氣急敗壞地衝進來時,我總不忍心開口。結果遲接情況越演越烈,超過半小時來接者,大有人在。剛開始我還能容忍,慢慢的,我覺得我的私生活受到侵犯,失去自由,心理也有點不平衡。我氣這些家長侵犯到我的地盤,但我更氣自己給他們侵犯的機會。我常陷入這種矛盾,不知何以自處?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介紹我看<過猶不及>(Boundaries)這本書才明白,我的情形,就如作者所言:我每次澆水,總是澆到鄰居(家長)的草地,結果鄰居家的草地翠綠茂盛,但自己的草地卻一片枯黃。鄰居(家長)看到他的草地翠綠如常,當然樂得坐享其成。但我卻為自己枯黃的草地懊惱不已。這是我自己願意做的,能怪誰?但我若能釐清自家與鄰居的界線,就不會澆灌鄰居的草地,我也不會生氣。問題在於:我去承擔別人的擔子,以至沒有盡到照顧自己的責任,也縱容別人不負責任。聖經固然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六2),但同時也說:「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加六5)

    為什麼我不敢說:「不」或不設立界線?根據作者的分析,是因為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理念誤導,如:若我設立界線,我就是一個自私的人;設立界線是不順服的象徵;設立界線會使我或他人受到傷害;設立界限使我有罪惡感等等。但事實卻適得其反。不設立界線,才會產生以上的後果。舉例來說,我邀請一個朋友參加聚會,他不想來,又不當面拒絕我。所以表面說好,但到時卻不來。像這種情形,我所受的傷害,是他一開始就說:「不!」大呢?還是後來的「不  」大?作者說這種表面的「是」,內心的「不」就是屈從(Compliance)。屈從就是說謊。為了不讓自己受傷,也為了保護別人不受傷害,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設立明確的界線--「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不要一會兒是,一會兒非,不但自己騎虎難下,別人也無所適從。

    <過猶不及>全書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說明什麼是界線;第二部份探討界線與家庭、朋友、配偶、孩子、工作、自己以及神之間的關係;第三部份則談如何建立健康的界線。作者從為何要建立界線到如何建立娓娓道來,並舉例說明,給與讀者清楚的指引。對於無法說「不」的人,本書不可不讀。欣見中文譯本問世,特寫此文以為推介。★

  • 上帝的黑名單、十年的你

    一天內看完這2本書....反差還蠻大的
    不過都還不錯看啦!
  • 我搞笑    可是我愛你

    作者:陳承中

    聽說作者現在得了腦癌..正在住院

    真的是一本很好笑..又很溫馨的書

    大力推薦
  • "歷史學家"是講吸血鬼呀???
    怎麼和書名一點都不搭......

    我這一兩月看了
    "時空旅人之妻""穿著prada的惡魔""一個都不留"
    "一個都不留"非常好看
    其實我一直不太愛西方的偵探小說風格
    原來是錯過克麗斯蒂了
    "時空旅人之妻"還不錯~
    算是比較流水,比較奇異的愛情小說吧!
    至於"穿著prada的惡魔"其實蠻讓人失望的
    只是用一堆名牌包裝的職場小說罷了
    下一本要看"鮮血梅花":D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