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保谷公司竹內真先生訪談

轉載至當代眼鏡雜誌網

文•游惠卿

社會型態改變帶來的衝擊效應

  而為了因應市場的改變,竹內社長就任這兩年內時刻觀察著台灣整體的產經與社會結構。他發現在人口結構上,台灣已漸漸走向銀髮族為主的高齡化世代;而在產業發展上,隱形眼鏡材質與品質的日益研發改良,使得配戴隱形眼鏡人口遞增;又企業西進人才外流,愈來愈多的人會直接在大陸驗配眼鏡,使台灣又喪失不少配鏡版圖;再者經濟面上因卡奴效應引起的經濟惡化也嚴重影響整體經濟發展。因此在這些眾多因素下,鏡片市場面臨到很大的衝擊,並且步上日本的後塵,想要有高成長率是很有限的。所以如何掌握市場的需求差異,開拓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是鏡片市場未來必須專精之道,竹內社長清楚的說著。

  而高齡化世代的來臨,也意味著鏡片市場的焦點與商機盡在此。早期的社會型態只要一付老花眼鏡就可以滿足高齡者的需要,但社會生活型態的改變,讓現今高齡者依然擁有熱絡的社交活動,因此為適應高齡者的各類活動以及生活需求,而研發出不同用途的漸進多焦點,如打電腦用、打高爾夫球用、閱讀用等等不同的遠近或中近或近焦點的多支數老花眼鏡,才能滿足現今高齡者的視覺生活需求,也是未來消費必走的趨勢,而這就是讓眼鏡市場成長的話題與方法


ps:有些部份刪略了.有需要請上當代眼鏡雜誌
http://www.modernmgz.com/c5603.htm
  • 消費意識抬頭,買方市場的來臨

      而對於市場消費狀態,竹內社長說,很明顯以往的消費趨勢是賣方市場,但是時代改變消費意識抬頭,現在已是買方的市場了。因此如果不能提供消費者很滿意的產品,或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在買方的市場中,很容易就會被淘汰掉。而在保護消費者法令的加持下,也只有優良的廠商才能永續經營下去!
  • PL  (produce  liability)法令的效應

      竹內社長以日本法令為例,日本的消費者因為有PL  (produce  liability)法令的保護,相對減少許多責任歸屬的糾紛問題。所謂PL意指最後製造者應該擔負的責任,因此對眼鏡這項產品來說,最後的製造責任就是眼鏡行,因為鏡框與鏡片到眼鏡行都還只是一個零件,最終是由眼鏡行組裝完成販賣給消費者的,所以最後製造出來的責任就在於眼鏡門市,不過當然生產出鏡片或鏡框的廠商也同樣附有連帶責任。

      但是PL法不僅只是保護消費者,也同時改變眼鏡行與製造代理商的關係,使兩者之間成為更緊密依存的夥伴共同體,進而改變以往眼鏡門市可能只以產品所能獲得的利潤為主要進貨的考量,轉而取向產品能否帶給消費者安全與安心為最大選擇依據。也就是說,PL法一面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另一面則督促著產業趨向完善良性的規範,讓消費者、眼鏡門市與製造商三者之間關係更緊密。從消費角度而言,眼鏡門市與製造商之間因為互有連帶責任,勢必就會影響眼鏡門市的經營模式,不再是以價格為導向的單純商業交易,而必須以讓消費者安全安心使用的產品為經營方針。而站在廠商的立場,為了讓自家的產品成為消費者願意選購的安心商品,就必須更嚴格的督促著自己。因此在良性規範下自然的就會淘汰不適者,剩下讓消費者安心的廠商可以擴大經營著。而對站在第一線的眼鏡門市而言,藉由與優良廠商的合作,提供讓消費者安心安全使用的產品,才能肩負起最後製造的責任。

  • 制定統一的鏡片規範為當前之務

      而針對去年衛生署規範將「鏡片與鏡框被納入醫療器材管理條例」的事件,竹內社長有感而發的表示,因應國際現況的規範管理是應當的,如日本厚生省的法令也是將鏡片納入第二等級的醫療器材規範。但是任何一條法令於制定之前,都必須對產業現況做詳細調查與了解,以及比較他國的法令條文,進而制定出符合當國的文化民情之法規,才是法令制定規範之原意。

      竹內社長接著又說,事實上關於鏡片部分業界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例如鏡片的基準制定、公差、原產地的標示等等問題,目前在台灣都還未有統一規範的模式。因此制定統一的鏡片規範,讓消費者因資訊的完備而對眼鏡產業有更多的信心,並安心的使用產品,這才是業界當前首要之務。


    ps:這個我100%認同
  • 高價值產品為終極導向

      至於經營方式部分,竹內社長說,目前日本的眼鏡市場平均一副眼鏡單價是三萬圓日幣,而市場的消費規模約六千億日幣,每年並持續擴大產值的方法就是提高每副眼鏡的單價,同時灌輸消費者眼鏡必須持續更換的觀念。一般而言,鏡片兩三年就要更換,而消費者每一次購買絕對是選擇比上次更好的產品,才能達到消費滿足的心理需求。因此眼鏡市場的產值要擴大,廠商就必須站在消費心理需求下去思考,不斷創造研發比先前更好的產品,而價格也會跟著提高,當然產值就會跟著擴大,這是日本目前的現況,竹內社長也認為台灣終將朝此方向進行。

      目前台灣鏡片市場的價格雖然很混亂,但是參考日本的市場經驗,能夠用比較便宜的價格滿足客戶需求的例子並不多,大約只有15%的消費者會以低廉的價格為考量,但是剩下的85%消費者認為價格並不是第一考量,反而是符合自身需求、舒適好配戴是首要的選擇,所以最終消費導向還是會走到品質比較好、高曲折率、鏡片不易刮傷的高價值產品。


    ps:貪便宜的消費者仍是有一大部份.我不認為只有15%
  • 滿足現階段社會態勢的需求是為圭臬

      而面對競爭日益白熱化的鏡片市場,竹內社長認為由消費者來選擇決定廠商的生存,將是終結鏡片市場亂象的不二法則。也就是說藉由消費者選擇讓其安全安心使用的產品,製造商也才能永續的經營下去。

      因此滿足現階段社會態勢的需求,一直是HOYA經營的圭臬,歷任社長也都秉持這樣的方向前進著,竹內社長當然也不例外。不過,洞察產業趨勢,深入掌握市場消費需求的竹內社長,更展現其經營上的睿智,相信在竹內真社長的帶領下,台灣HOYA即將創造另一波經營高峰!


    pa:我覺得這是鏡片廠的觀點,站在鏡框廠和店家的角度.看法又大大不同.
  • 於日本、韓國、台灣的市場現況與將來

      而針對日本、韓國與台灣市場的差異與現況,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竹內社長也精簡的條列與我們分享。

    日本

    現況:1.伴隨高齡化與人口減少,相對地眼鏡購買者減少。2.因為拼價、低價商品導致平均單價降低。3.重視重複消費(One  To  One  Marketing)。4.消費者意識提高(PL法令規範),使經營朝向安全、安心、舒適方向演進。重點在於顧客滿意度提昇,創造出可以被選擇的店。5.每副眼鏡的平均單價約30,000圓日幣(約NT$8,600)。

    未來:日本已經是很成熟的市場,所以難以達到較大的成長,若可以滿足消費者的要求,能實現複數使用目的,則有安定成長的可能。

    韓國

    現況:1.是個制定「眼鏡士」制度的國家。2.在此制度下,眼鏡士只能登錄在一家店鋪名下,因此大型連鎖店很難開設,多半是小規模店鋪。有許多集資型連鎖店,而外國資金則難以介入市場。3.對促銷的方式有所規範。4.每副眼鏡平均單價韓幣90,000元(約NT$3,500)。

    未來:對於已經成為醫療用品的眼鏡鏡片要求會更加強化,中小型製造商會繼續從事出口。未能達到國內基準的東西會往日本、中國等地輸出(不過日本也正在強化規範)。由於基準越來越嚴格,眼鏡鏡片的單價不至於下滑,而中年人配戴比率仍然偏低。將視為眼鏡業界成長的關鍵。

    台灣

    現況:1.高齡化世代來臨,漸進多焦點鏡片市場大有可為的商機。2.拼價低價之風影響市場正常運作。3.未制定統一的鏡片規範,消費者對產品無所適從。4.鏡片品牌忠誠度未被建立,消費者容易迷失於價錢而疏忽於品質。


    ps:我覺得台灣平均單價約$2500上下.比韓國還少吧
  • 未來:

    消費意識抬頭,買方市場來臨,使得相關保護消費者的法令也將會慢慢建立,終將引起市場回歸良性的規範與運作。另外消費者品牌導向也愈趨明顯,勢必改變店家以往經營銷售之模式。同時為擴大市場產值,提高每副眼鏡單價,並且建立眼鏡時尚配件的觀念,讓消費者因不同的生活需求而有多付眼鏡是未來消費的趨勢。

    ps:我擔心以後HOYA是拚價中的犧牲品  @__@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