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研發超頻寬技術可擴大頻寬五至十倍
中央社記者陳朝福高雄二十二日電)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研發團隊今天發表研究成果,所研發的「超頻寬光通訊關鍵性模組技術」,將可提高目前產業技術的頻寬五至十倍。
主導研發計畫的教授黃升龍表示,光通訊技術從一九八0年開始,從一根光纖可傳一種波長開始,到可傳兩種波長,再到可傳八種波長,可大量傳輸資訊。但在光纖傳輸過程,信號會衰減,目前產業必須使用四、五個放大器把傳輸的資訊同時放大。
他說,研發團隊多年前研發綠光雷射模組,後來為降低綠光雷射成本,特意實驗性將晶體拉長,才發現這種晶體與目前光纖通訊的元件玻璃光纖類似,相互間的模態匹配容易,可以開發各式超寬頻光纖通訊用的主、被動元件。
研發團隊目前由晶體光纖的成長、後段製程、鍍膜到完成晶纖雷射等,已建立一整套由上游到下游的研發能力,所生長的晶纖晶體品質比塊狀原始材料還好,且以自製的晶纖已成功研製出多項高效率的晶纖元件與模組,使用在光通訊頻寬上,已拓寬到一根光纖可傳至少兩百零五奈米(新聞、網站)頻寬的資訊,同時開發出一個光放大器可讓一千種波長的資訊同時放大,將可大幅降低光通訊的成本。
主導研發計畫的教授黃升龍表示,光通訊技術從一九八0年開始,從一根光纖可傳一種波長開始,到可傳兩種波長,再到可傳八種波長,可大量傳輸資訊。但在光纖傳輸過程,信號會衰減,目前產業必須使用四、五個放大器把傳輸的資訊同時放大。
他說,研發團隊多年前研發綠光雷射模組,後來為降低綠光雷射成本,特意實驗性將晶體拉長,才發現這種晶體與目前光纖通訊的元件玻璃光纖類似,相互間的模態匹配容易,可以開發各式超寬頻光纖通訊用的主、被動元件。
研發團隊目前由晶體光纖的成長、後段製程、鍍膜到完成晶纖雷射等,已建立一整套由上游到下游的研發能力,所生長的晶纖晶體品質比塊狀原始材料還好,且以自製的晶纖已成功研製出多項高效率的晶纖元件與模組,使用在光通訊頻寬上,已拓寬到一根光纖可傳至少兩百零五奈米(新聞、網站)頻寬的資訊,同時開發出一個光放大器可讓一千種波長的資訊同時放大,將可大幅降低光通訊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