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健康醫療 / 『吃錯了,當然會生病!』都是慢性過敏惹的禍!

什麼是過敏反應?

過敏分為四種,最普遍的是第三種,這種是由於體內抗體和外來的過敏原結合起來,形成所謂的「免疫複合體」,在體內流竄,造成的發炎現象。這些「免疫複合體」如果跑到微血管密集的皮膚上面,就會變成異位性皮膚炎或濕疹,如果集中在鼻子或肺部,就變成慢性鼻子過敏或氣喘。有這些過敏症狀的人,百分之百一定都有食物過敏的問題。據調查,80% 的台北市民患有慢性食物過敏症,但大多數人自己並不知道。
慢性食物過敏的症狀

慢性食物過敏是各種過敏的大本營,它不像急性過敏會讓你馬上不舒服,但是,它卻會干擾全身各大系統的運作,以各種不同的症狀表現出來,讓你以為是其他問題。

據調查,台灣成人罹患食物過敏,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排行榜分別是︰68%的人常感疲倦,58% 的人有腹瀉、腹脹、便秘的問題,51% 的人會頭痛與偏頭痛,49% 的人會眼睛發癢、流淚,45%的人感冒頻繁、喉嚨痛,43%的人有失眠現象,40% 的人起疹子、皮膚癢,37%的人會肌肉痠痛,36%的人會焦慮、憂傷,以及36%的人有鼻竇炎。

若發生在兒童身上,則 61% 罹患鼻竇炎, 52% 會喉嚨痛、常感冒, 43% 有黑眼圈, 39% 頭痛, 39% 會皮膚癢、起疹子, 37% 會腹瀉、便秘, 30% 感到疲倦, 28% 有異位性皮膚炎, 25% 會流眼淚,以及 24% 有學習無法專心的問題。

為何食物過敏會這麼流行?原因包括︰一,環境污染影響免疫系統。二,重複食用相同、固定的食物。三,化肥、農藥、人工添加物太多。四,飲食中含過多的「促發炎物質」。五,胎兒時期缺乏營養。六,哺乳期太短。


附表1:成人食物過敏引發的各種症狀
附表2:兒童食物過敏引發的各種症狀
  • 最常見的過敏兩大類型

    在免疫學的學理上,過敏可分為四類,但這裡我們只介紹其中兩類,即第一類的立即性過敏反應與第三類的延遲性過敏反應。以食物過敏為例,立即性食物過敏就是有些東西一吃下去,很快或馬上就會出現全身發癢等立即性的反應,例如有些人吃到海鮮、花生、芒果會全身發癢等等。它的過敏反應,是靠免疫球蛋白 E (IgE) 這種抗體在負責,一般醫院診所檢測過敏都是檢查 IgE,其實這種檢測遠不如慢性食物過敏檢測的IgG來得重要,因為 幾乎所有有急性過敏症的人,都清楚會引起自己的過敏是什麼,而會主動避開。

    但百密總有一疏。二OO六年初,加拿大有一位對花生過敏的女孩,因為男友剛剛吃過花生三明治,這位女孩沒有察覺,而和男友接吻,結果卻香消玉殞、一命嗚呼!這就是急性過敏反應的猛烈之處,小至打個噴嚏,大致全身性休克,都有可能發生。

    至於第三類的延遲性食物過敏的情況又是如何?譬如我們常吃的麵條、天天喝的牛奶,吃了、喝了,會產生疲倦、頭痛、鼻塞、咳痰等等問題,但症狀常會在幾個小時甚至兩三天後才發作,發作時你也很難聯想到是幾天前吃麵條或牛奶所引起的,所以你就繼續吃這些東西,症狀也持續著,慢慢地,症狀就變得不明顯,你也就 更不會知道身體不舒服的原因在哪裡。

    為什麼過敏症狀會變得不明顯?因為長期吃這些過敏食物,身體為了要適應這些食物 , 免疫系統內的「壓抑型 T 細胞」會冒出來,把慢性食物過敏反應壓抑住,使它症狀不明顯。因此,過敏患者就這樣渾渾噩噩,長期生活在健康時好時壞的狀況當中,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有慢性食物過敏 , 更不清楚自己的慢性食物過敏原到底是什麼。
    你是否有慢性食物過敏?

    下面有兩個簡易的自我檢測表格,請你花一、二分鐘做做看,馬上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有慢性食物過敏的問題,還有,家裡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有同樣問題喔!


    附表3:慢性食物過敏簡易測驗(成人適用)
    附表4:慢性食物過敏簡易測驗(兒童適用)


  • 低過敏飲食應該怎麼吃?

    如果你測出來的結果有慢性食物過敏的症狀,千萬不要置之不理,因為這種情形如果日積月累,許多慢性疾病將伴隨而來。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必須劍及履及從正確的飲食改善下手,也就是要徹底執行「低敏飲食計畫」。

    什麼是「低敏飲食」呢?首先必須避開的食物包含︰所有的乳製品、小麥、玉米、蛋、柳橙,以及會干擾神經系統的咖啡跟糖。還有就是以前常吃的東西,現在先停吃一段時間。另外,培養讀標籤的習慣,徹底了解每種食物的內容成分。可以吃的食物有五穀雜糧 (小米、燕麥、蕎麥、薏仁)、豆類(黃豆、豌豆、豆腐、黑豆、敏豆、白腎豆……),以及小麥以外的麵粉類。而蔬菜類幾乎都可以吃。蛋白質的部分,新鮮魚類、家禽類、羊肉與堅果類還不錯。油脂的話則沒什麼限制,但記得只能吃所謂的「好油」。

    牛奶、小麥製品皆隱藏在許多食物裡面,吃東西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例如含有小麥製品的食物有啤酒、麵包、餅乾、喜瑞爾、水餃、包子、蛋餅等等。雞蛋製品也包羅萬象︰麵包、蛋糕、泡芙、蛋塔、可可亞、美乃滋、冰淇淋、酒類、感冒疫苗、緩瀉劑等等。

    不少人對蛋過敏,基本上,人類對於任何東西都可能過敏,而且越常吃的東西,就越容易過敏,這是我們身體裡面 IgG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尤其當身體處在一個不健康的狀態,又常吃這個東西,你的免疫系統容易混亂,更容易對這個東西產生過敏。
  • 不知道這邊有沒醫師相關朋友,或是對這領域有研究的朋友可以解惑的...

    1- 是否在國內/全球定義上, 只要該醫師給的連結測驗是有過敏的, 就是代表這個人有食物過敏?
    2- 所謂的食物過敏, 在全球醫學上究竟如何定義?
    3- 若照其醫師所指示的,那些過敏性食物都不能吃的話... 那日常生活中還能吃什麼?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