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家長連署 要留下9巴掌老師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日前台北市國語實小爆發呂姓教師不當體罰,連呼二年級學生9巴掌。校方已作出記大過處分,班上25名家長卻連署陳情,希望呂姓教師能回該班任教。
家長肯定老師表現
國語實小日前兩名男童因為互摸下體,其中一名張姓學生被導師連呼9巴掌。事件爆發後,家長對該名老師提出告訴,卻引發班親會25名家長連署,希望張姓家長撤回告訴,讓老師回班任教。
國語實小家長會長廖哲鉅表示,該名老師體罰行為已嚴重不適任,但側面了解學生本身有過動傾向,引發其他學生排擠。連署家長認為,呂姓教師過去在教學上的表現值得肯定,目前受害學生家長決定將孩子轉學至其他學校。
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學校出現體罰行為,就不配稱作學校。學生的受教權益應優先保障,家長的教育選擇權則為其次。教育部會要求校方應成立專案小組審慎處理,貫徹不適任教師應有的責罰,別做出外界認為社會觀感不佳處置。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林秀宗表示,老師教得好與壞和老師體罰行為無關,學生健全人格發展應該高於教學,建議校方不能因為家長留任舉動模糊焦點,應關心受害學童未來心理狀況。林秀宗表示,即使同意老師留任家長占全班多數,然而,對與錯和多數與少數之間不能畫上等號,呼籲家長別再對學校施壓。
教包容 別教排擠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雖然可以體會連署家長的心境,但站在教育角度,該名學生若行為過動屬實,老師應給予更多照顧,家長也應多包容。謝國清表示,孩子未來到社會上,將面對更多不同類型人群,家長應教導孩子學會接受各種性格的同儕而非一味排擠,保障每位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
政大教育系專任教授秦夢群表示,從該名學生平時在校行為,不難看出家長為何不諒解,老師也未適時尋求學校輔導人員或家長協助,造成今日老師不當體罰、學生被迫轉學的兩敗俱傷局面。
政治力勿入校園
至於受害家長請民意代表介入行為,秦夢群表示,老師並非政府官員,政治介入只會讓問題更加惡化,校方家長都無法站在理性角度思考解決辦法,最後受害家長反而成為大輸家。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張文昌建議該名老師暫時離開職務,給自己一段時間休息,教師會將適時提供該名老師心理輔導協助。張文昌表示,從家長連署可以看出老師過去多年教學得到肯定,體罰行為初步研判應該是情緒一時失控,加上平時工作壓力累積。張文昌表示,教師體罰學生行為並非單一原因造成,相關當局應從這次事件重視基層老師工作壓力。
這篇新聞讓你覺得?
---
體罰沒有不對
只是為何不拿棍子打.而用打巴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