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轉貼∼簽ECFA將過度依賴中國?2智庫激辯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26日電)簽ECFA是否會讓台灣過度依賴中國?今天國內2智庫代表PK論戰,中經院副院長劉碧珍認為台灣是利用中國市場,沒有依賴;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則說利用就是依賴,不要玩弄文字。

台灣大學學生會今天舉辦「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發/罰到大學生」論壇,邀請劉碧珍與陳博志發表演講,雖然今天並非辯論,但 2人在各自演講時對許多議題看法迥異,各有精彩論述。

針對簽ECFA後,台灣會不會變成過度依賴中國市場?劉碧珍表示,台灣並不是依賴,而是利用中國勞動及資源的優勢,把中國當為一個生產基地,產品最後出口到其它國家。

劉碧珍說,歐美國家是成熟市場,未來發展有限,屬於高價位市場,台灣當然應該繼續掌握,但未來帶動世界經濟快速發展是在新興市場,例如中國及印度,為何政府希望簽ECFA,就是盼降低關稅去開創中國市場,台灣不是依中國市場而是在利用中國的市場。

她另提到先前陳博志對簽ECFA後台灣技術進步是否會快於中國有所疑慮,認為陳博志好像對台灣人沒有信心,這句話立即引起陳博志當場強烈反對。

劉碧珍話鋒一轉,要台大學生一定要幫大家爭口氣,因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是要在技術上加把勁,而開放競爭最重要是能促進廠商的生產技術,台灣是否能進步,是要靠大家努力,也不是個人說了算。

對此,陳博志隨後反擊,說台灣的產品賣到中國,加工後再賣到其它國家,就不算倚賴,「這算是那門子的道理」。

陳博志表示,只要中國能抵制台灣就是依賴,不僅台灣產品要賣到中國去,台灣的產品若不經過中國就無法自己賣,這就是依賴,並提高音量表示「文字不可以這樣玩,不是換成另一個詞,說利用就不是依賴」。


----------------------------------------------------
-台灣並不是依賴,而是利用中國勞動及資源的優勢,把中國當為一個生產基地,產品最後出口到其它國家。-

我想我們這個大有為的政府,就是抱持著這個天真的理念簽署ECFA
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應用中國的勞力和資源?不用去那裡開工廠嗎?
今天看到新聞說,政府對於中國的投資又要再鬆綁,
面板、半導體、中高階封測、低階IC設計均在有條件開放之列,
工廠可以走,那千千萬萬的勞工呢?

-台灣的產品賣到中國,加工後再賣到其它國家,就不算倚賴,「這算是那門子的道理」。-
-只要中國能抵制台灣就是依賴,不僅台灣產品要賣到中國去,台灣的產品若不經過中國就無法自己賣,這就是依賴-

如果今天我們的執政者對於民意有一點起碼的尊重,
應該好好思考陳博志講的話,我相信它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疑問,
我相信簽ECFA,是短多長空,短期內政府的業績一定是有的,
股市會漲,房價也會漲,那長期呢?
在貧富差距的懸殊下,國家能安定嗎?
當產業被淘空,我們還有資源去提升我們的技術?甚至談政府整天講的創意?
當台灣再也生產不出新的東西,那些出走的人才和企業又能怎麼成長?
每次看那些宣導的廣告,我就覺得很厭惡,ECFA固然有其利多,背後的風險也不可忽視,
我不覺得我們大有為的政府有準備好帶領大家去面對這些風險,只會粉飾太平!
這才是最恐怖的,老百姓皮繃緊一點!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