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觀
個人從小對於生死問題總是有著許多疑問,於是便開始思索探尋生命的意義及價值。在涉獵了些許各教經典後恍然發現:不管儒、釋、道、耶、回五教甚至西洋哲學,莫不以顯發內在本體,生前思想得解脫無所恚礙,死後能進入永生淨土為最終目的。
然在人的文明不同、優越感及差別心下,各宗教用了不同的名詞造成了差異,形成各宗教間無法相容甚至相互排斥。
本體一詞,在佛經講自心、菩提、佛性、自性、真如;老莊云道;孟子曰心;道教論元神;西哲謂真我、理性、靈魂;所用名詞有別,所謂之根本無異。
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華嚴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伽經:「能見自心,妄想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維摩詰經:「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法華經:「諸眾生皆有佛性」。六祖壇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萬法不離自性本心」。「若識自性,一悟及至佛地也」。
世人論及儒者,皆惟及於世間禮樂政教,人生日常之用,不外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然若深入究竟,則不難發現儒學之諸聖賢,亦以尋求永恆生命為依歸。
書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陸象山釋曰:「人安有二心,自人而言,則曰惟危,自道而言,則曰惟微;罔念作狂,克念作聖,非危乎?無聲無臭,無形無體,非微乎?」唐君毅復釋:「知此無限隔之心,即吾人之本心,即能自明、自立、自主之道心」。
老子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莊子大宗師篇:「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莊子又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齊一」。
孔子五十讀易而知天命。曰:「學,所以明性而已,性明則見道,見道則心化」。易繫辭傳:「成之者性也」。南懷瑾釋曰:「這個性,代表形而上本體的那個性。所以佛家後來講明心見性,性就代表了本體」。
孟子云:「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非獨聖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能者勿喪耳」。中庸:「天命之謂性」。牟宗三釋曰:「天既然降命而成為人的性,形成人的光明本體」。
陸象山亦言:「本心之自明、自立、自作主宰」。「此心此理,昭然宇宙之間,此真吾所固有」。「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再如朱熹曰:「使人心聽命道心」。邵康節:「一物其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道家呂覽誠廉篇謂:「性也者,所受乎天也,非擇取而為之也」。王陽明云:「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
綜合各聖賢之言後不難發現,儒學雖深廣,但可以孔子之「下學而上達」為總結。下學即圓融人生周遭之所有人際關係,如父子、夫妻、兄弟、君臣、朋友等種種關係。人生圓滿後就應該要上達本體,因為本體才是真實的永恆生命。
jamesyang777
然在人的文明不同、優越感及差別心下,各宗教用了不同的名詞造成了差異,形成各宗教間無法相容甚至相互排斥。
本體一詞,在佛經講自心、菩提、佛性、自性、真如;老莊云道;孟子曰心;道教論元神;西哲謂真我、理性、靈魂;所用名詞有別,所謂之根本無異。
大日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華嚴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伽經:「能見自心,妄想流注,無量剎土,諸佛灌頂,得自在力,神通三昧」。維摩詰經:「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法華經:「諸眾生皆有佛性」。六祖壇經:「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萬法不離自性本心」。「若識自性,一悟及至佛地也」。
世人論及儒者,皆惟及於世間禮樂政教,人生日常之用,不外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然若深入究竟,則不難發現儒學之諸聖賢,亦以尋求永恆生命為依歸。
書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陸象山釋曰:「人安有二心,自人而言,則曰惟危,自道而言,則曰惟微;罔念作狂,克念作聖,非危乎?無聲無臭,無形無體,非微乎?」唐君毅復釋:「知此無限隔之心,即吾人之本心,即能自明、自立、自主之道心」。
老子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莊子大宗師篇:「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莊子又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齊一」。
孔子五十讀易而知天命。曰:「學,所以明性而已,性明則見道,見道則心化」。易繫辭傳:「成之者性也」。南懷瑾釋曰:「這個性,代表形而上本體的那個性。所以佛家後來講明心見性,性就代表了本體」。
孟子云:「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非獨聖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能者勿喪耳」。中庸:「天命之謂性」。牟宗三釋曰:「天既然降命而成為人的性,形成人的光明本體」。
陸象山亦言:「本心之自明、自立、自作主宰」。「此心此理,昭然宇宙之間,此真吾所固有」。「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再如朱熹曰:「使人心聽命道心」。邵康節:「一物其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道家呂覽誠廉篇謂:「性也者,所受乎天也,非擇取而為之也」。王陽明云:「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
綜合各聖賢之言後不難發現,儒學雖深廣,但可以孔子之「下學而上達」為總結。下學即圓融人生周遭之所有人際關係,如父子、夫妻、兄弟、君臣、朋友等種種關係。人生圓滿後就應該要上達本體,因為本體才是真實的永恆生命。
jamesyang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