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巴菲特和生活的事業 (讀覽)
關於股神巴菲特的書籍雖然多如牛毛不勝枚舉
但其官方版本自傳一直到本月底才正式首度面世。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本書,那麼可以先看看以下的讀覽心得
原文書,如果沒心思看完,那麼可以看看下面我所找尋的資料做為導讀。
畢竟巴菲特的書不只投資人可以看,對於人生規畫有疑慮的人也可以看看。
書名翻譯為《雪球:巴菲特和生活的事業》
(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的自傳
雪球於9月29日出版,書名來自巴菲特的格言:「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東西,是找濕漉漉的雪,以及找座斜坡夠長的山。」
這本書巨著厚近1000頁
由前大摩保險分析師施羅德(Alice Schroeder)撰寫,出版商為Bantam Dell,每本訂價約35美元台幣一千多塊。
作者施羅德在仍是分析員的時候首次接觸巴菲特,她當時為巴菲特的旗艦公司巴郡工作。
施羅德花了「數千小時」和巴菲特一起傾談他的生活和事業,而且還幸運的接觸到股神的朋友,以及公司的大批舊檔案。
巴菲特也表示非常欣賞施羅德對事物的理解及洞察力,兩人還透過這本自傳的完成因而成為好友。
可以跟股神當朋友是何等榮幸的事情阿~~!!
再看這本書之前,請看一下出版商安排施羅德撰寫題
為「十種致富方法——對你一樣有效的巴菲特秘訣」的文章,搶閘披露股神的理財心得,包括將利潤再投資、不要做羊群、盡量勿借貸、知所進退、條件先講清、勿猶豫不決、留意小開支等的方法。
由資深分析師執筆 訪談數千小時
雪球一書用了新角度去描繪巴菲特的人生,包括他的價值觀、他的投資策略,以及他的人生經歷,「這一切加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美國故事」。
以下就是10種投資致富的方式
1.利潤再投資
巴菲特在高中時與朋友合夥,買了部彈珠機(就是PUB常擺放的電動彈珠檯)放在理髮店內,又將賺到的錢用來添置彈珠機放在不同商店。最後他分別在8間店添置彈珠機,當他把彈珠機生意轉手時,就把賺回來的錢投資股票及做小生意,當時只有26歲的他賺到17.4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40萬美元
2.不要做羊群
1956年,巴菲特找來一小群投資者集資10萬美元投資,他沒有跟風到華爾街工作,而是留在他成長的小鎮奧瑪哈。由於他一直拒絕透露將錢投資到哪�,人們還以為他已經賠光了,直至14年後結算,大家才知他的投資組合,總值已超過1億美元,原來其成功之道就是「不跟隨大眾的腳步」,專找一些市值被低估的企業投資,做到回報率每年都高於市場平均
10萬美元分散分險的集資,經過十四年結算忠實的告知投資者,並且獲利超過千倍。
3.投資勿猶豫不決
決定前必須先蒐集資料,必須找一名要交好的親朋,督促自己必須在死期來到之前下決定。巴菲特常對自己的果斷而感到自豪,最不喜歡無謂的空想枯坐。當人們向他提出生意及投資建議時,他會說﹕「除非你清楚向我開出一個價錢,否則我不會和你談。」
但其官方版本自傳一直到本月底才正式首度面世。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本書,那麼可以先看看以下的讀覽心得
原文書,如果沒心思看完,那麼可以看看下面我所找尋的資料做為導讀。
畢竟巴菲特的書不只投資人可以看,對於人生規畫有疑慮的人也可以看看。
書名翻譯為《雪球:巴菲特和生活的事業》
(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的自傳
雪球於9月29日出版,書名來自巴菲特的格言:「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東西,是找濕漉漉的雪,以及找座斜坡夠長的山。」
這本書巨著厚近1000頁
由前大摩保險分析師施羅德(Alice Schroeder)撰寫,出版商為Bantam Dell,每本訂價約35美元台幣一千多塊。
作者施羅德在仍是分析員的時候首次接觸巴菲特,她當時為巴菲特的旗艦公司巴郡工作。
施羅德花了「數千小時」和巴菲特一起傾談他的生活和事業,而且還幸運的接觸到股神的朋友,以及公司的大批舊檔案。
巴菲特也表示非常欣賞施羅德對事物的理解及洞察力,兩人還透過這本自傳的完成因而成為好友。
可以跟股神當朋友是何等榮幸的事情阿~~!!
再看這本書之前,請看一下出版商安排施羅德撰寫題
為「十種致富方法——對你一樣有效的巴菲特秘訣」的文章,搶閘披露股神的理財心得,包括將利潤再投資、不要做羊群、盡量勿借貸、知所進退、條件先講清、勿猶豫不決、留意小開支等的方法。
由資深分析師執筆 訪談數千小時
雪球一書用了新角度去描繪巴菲特的人生,包括他的價值觀、他的投資策略,以及他的人生經歷,「這一切加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偉大的美國故事」。
以下就是10種投資致富的方式
1.利潤再投資
巴菲特在高中時與朋友合夥,買了部彈珠機(就是PUB常擺放的電動彈珠檯)放在理髮店內,又將賺到的錢用來添置彈珠機放在不同商店。最後他分別在8間店添置彈珠機,當他把彈珠機生意轉手時,就把賺回來的錢投資股票及做小生意,當時只有26歲的他賺到17.4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40萬美元
2.不要做羊群
1956年,巴菲特找來一小群投資者集資10萬美元投資,他沒有跟風到華爾街工作,而是留在他成長的小鎮奧瑪哈。由於他一直拒絕透露將錢投資到哪�,人們還以為他已經賠光了,直至14年後結算,大家才知他的投資組合,總值已超過1億美元,原來其成功之道就是「不跟隨大眾的腳步」,專找一些市值被低估的企業投資,做到回報率每年都高於市場平均
10萬美元分散分險的集資,經過十四年結算忠實的告知投資者,並且獲利超過千倍。
3.投資勿猶豫不決
決定前必須先蒐集資料,必須找一名要交好的親朋,督促自己必須在死期來到之前下決定。巴菲特常對自己的果斷而感到自豪,最不喜歡無謂的空想枯坐。當人們向他提出生意及投資建議時,他會說﹕「除非你清楚向我開出一個價錢,否則我不會和你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