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對古樂器瞭解的嗎?!

剛剛在奧運會開幕式上,
看到以"擊缶"開場.

我記得以前歷史老師說~~~
"缶"是秦的樂器~~~難登大雅之堂的.
很"下里巴人"的....
所以考據來看~~~~似乎不太適合吧?!

正樂是"鐘鼓"之類的...
雅樂的主要樂器是編鐘和編磬。兩者皆分上下兩層懸掛,大小不同的鍾與磬,敲擊可傳高低樂音。

其他樂器包括:

特鍾 
特磬 
柷:形方如斗,上廣下狹,以槌擊之可發聲; 
敔:虎型木雕樂器,背上凹凸處,刷過就會發出樂音; 
古琴 
搏拊:發出鼓聲 
鼓 
塤:像柚子般的圓形陶瓷樂器,表面有孔,口吹即可發音。 
周朝的樂器製作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擂鼓墩發掘的曾侯乙墓(約葬于戰國初期),出土的古樂器有一百二十四件之多,其中五十六件為一套的編鐘製作尤為精美。

  • 我不懂,但是我剛剛去咕狗了一下,找到:
    「缶是中國古老的打擊樂器,早在夏商時代就有了擊缶而歌的故事。」
    「缶,瓦製的盆器,可作為樂器。擊缶指敲擊瓦盆,以打節拍。詩經陳風宛丘:坎其擊缶,宛丘之道。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某年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
    另外,漢書卷六十六和史記卷八十七都有『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呼烏烏快耳者,真秦聲也。』

    我不知道在古時是否難登大堂
    但是既然是古樂器
    那麼自有其歷史意義
  • 奧運會變傳統文化課堂  開幕式張鼓擊缶兩相宜
    時間:2008-08-08  20:23來源  Tom  體育  作者:方肇 
    TOM體育訊  今天(8月8日)晚8時,第29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在鳥巢揭開了帷幕,首先代表中國歡迎全球來客的是2008人的擊缶表演。許多人此時也許會想起,在中學課本《廉頗藺相如列傳》�有“趙王為秦王鼓瑟,趙王為秦王擊缶”的記載。然而,課本中解釋說,缶是一種瓦罐,但究竟什麼樣,則語焉不詳。今天晚上的奧運會開幕式,無意中為我們補上了這一課。
    首先,我們要看“瑟”和“缶”是什麼。“缶”起初為先民們裝食物、飲料的器皿,後發展為打擊樂器。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時代,我國就產生了“擊缶”的演奏形式。《詩經-陳風》中有“坎其擊缶”的記載。“擊缶”是用12個小碗敲擊成曲的,後來“擊缶”演變為擊“甌”。甌是盆盂一類的瓦器,很像個小碗。可見,  “缶”是一種比較大眾化的、較低級的陶瓦樂器。
    再看“瑟”。瑟是我國最早的彈絃樂器之一。古瑟由整塊木料雕鑿而成,長方形,一張有20多根絲弦,分三組,是一種比較複雜的稍大型樂器。《詩經-小雅》有“琴瑟擊鼓,以禦田祖,以祈甘雨”的記載。這是見於古籍最早的記載,說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同時說明“鼓瑟”用於祭祀等莊嚴肅穆的活動。孔子擅鼓瑟,用來為詩歌伴奏,並獨立城家,號稱“孔門之瑟”(《論語-先進》)。可見“瑟”是比“缶”更高級、更顯高雅的樂器,彈奏此樂器也表明身份地位較高。
    李白在《夢遊天姆吟留別》中有詩句“虎鼓瑟兮鸞回車”,可見瑟是一種需要老虎這樣的大型猛獸馴化後才能駕馭的“重兵器”。而缶在冶金術有了進一步發展後就逐漸退出了娛樂界。張藝謀在開幕式的第一章選擇了“擊缶”這種中國獨特的文化樣式,既展示了中國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源遠流長,給洋人好好地秀了一把東方藝術,也給廣大國人上了生動的傳統文化一刻,又糾正了中學課本上的一個誤譯,一舉三得,善莫大焉。
    (方肇)

  • 1. 敲奏一種瓦質樂器。
    2.《藝文類聚》卷三六引晉孫楚《莊周贊》:"莊周曠蕩高才英雋本道根貞歸於大順。妻之不哭亦何所歡慢吊鼓缶放此誕言﹐殆矯其情近失自然。
    "後即借"鼓缶"以指喪妻。
  • “缶陣”硬傷:錯把酒器當樂器

    章立凡
    北京奧運被稱為“人文奧運”,開幕式上氣勢恢宏的2008人的缶(fǒu)陣(圖一),聽聲音很像是在敲鼓,而其缶的形制,則源於1978年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銅鑒缶(圖二)。按製作材料將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竹、匏、木八類,即中國古代“八音分類法”。作為中國古代土樂器的缶(圖三),其音絕不會跟作為革樂器的鼓雷同;而其形制也與上述銅鑒缶完全不同,古樂中亦未見有缶陣的記載。
    遠在夏、商時代,就產生了類似水碗的演奏形式——“擊缶”。缶初為先民們裝食物飲料的器皿,後發展為打擊樂器。《易.離》中記載:“不鼓缶而歌”,《詩經.陳風》中亦有“坎其擊缶”。相傳古代“擊缶”,是用十二個小碗敲擊成曲的。

            在古代的外交場合上,缶曾成為折沖樽俎的利器。據太史公記載,戰國時秦王與趙王會于澠池,便發生了著名的“擊缶”故事: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禦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禦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作為古樂器的缶,究竟是什麼模樣呢?近年的考古發現已經給出了答案。在2004年無錫鴻山的越國貴族墓發掘中,考古人員在大墓甬道壁龕中發現了由五百多件組合樂器組成的陪葬坑,其中出土了三件盆狀的青瓷樂器。經功能分類和專家認定,這便是秦王澠池會上被迫一擊的“缶”。
  • 作為生活用具的缶,材質用料上有陶土制的瓦缶,還有青銅制的銅缶;在用途上則有尊缶與浴缶之別,尊缶是盛酒器,浴缶則是盛水器。至於曾侯乙墓出土的銅鑒缶,實為組合器,由青銅鑒和青銅缶套合而成。外套為鑒,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鑒的內壁之間有很大的空間,具有冰鎮、加溫酒水的雙重功能,有研究員將其稱為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古“冰箱”。這種鑒形制的青銅酒器,顯然與陶土樂器缶無關。

                                                      2008年8月9日    風雨讀書樓
  • 這些我都不懂耶
    我最會的一種樂器”鑼”
  • 漢書卷六十六和史記卷八十七都有『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呼烏烏快耳者,真秦聲也。』

    擊甕扣缶~~彈著古箏~~"拍擊大腿"----->這在古代是"蠻族""沒文化"的象徵.
  • 雅樂
    顧名思義,“雅樂”的意思即“優雅的音樂”。雅樂是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雅樂的體系在西周初年制定,與法律和禮儀共同構成了貴族統治的內外支柱。以後一直是東亞樂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宮廷雅樂樂譜在中國已失傳,只有韓國、日本及越南尚有保存。

    【周朝的雅樂】

                周武王建立周朝不久,就命周公姬旦制禮作樂,建立各種貴族生活中的禮儀和典禮音樂,使音樂為其王權統治服務。這一部分樂舞就是所謂的“雅樂”。它包含了遠古圖騰及巫術等宗教活動中的樂舞及祭祀音樂,也包含西周初期的民俗音樂。

                《周禮》所記載的西周和春秋時期的各種貴族禮儀,其中與雅樂有關的有:

                *  郊杜:祭天地神明的祭典;

                *  嘗禘:貴族祭其祖先的祭典;

                *  食饗:政治上外交上的宴會等;包括大饗、燕禮、大射、養老等等。

                *  鄉射:鄉里中官僚和地主們比射的集會;

                *  王師大獻:戰爭勝利時舉行的凱旋慶典;

                *  行軍田役:用於軍事演習性質的狩獵。

                作為一種統治手段—禮樂教化的工具,樂舞藝術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周朝的禮儀活動中,嚴格的規定不同的場面使用不同的音樂。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參加典禮的貴族受到倫禮教育的感化,造成一種莊嚴、肅穆、安靜、和諧的氣氛。

                各種主要典禮音樂的歌詞,大都載於《詩經》中的“大雅”、“小雅”、“頌”;少數屬於“南”。

                隨著周朝的衰落和社會的發展,民間音樂逐步代替了雅樂。貴族們對雅樂漸感厭煩而去欣賞俗樂,如《樂記》所載,魏文侯“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鄭、衛之音,則不知倦。”因此孔子曾感歎地說:“禮崩樂壞”。相匹配典禮的雅樂,開始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以後逐漸變得莊嚴神秘而又沉悶呆板。

    【樂器】

                雅樂的主要樂器是編鐘和編磬。兩者皆分上下兩層懸掛,大小不同的鍾與磬,敲擊可傳高低樂音。

                其他樂器包括:

                *  特鍾

                *  特磬

                *  柷:形方如鬥,上廣下狹,以槌擊之可發聲;

                *  敔:虎型木雕樂器,背上凹凸處,刷過就會發出樂音;

                *  古琴

                *  搏拊:發出鼓聲

                *  鼓

                *  塤:像柚子般的圓形陶瓷樂器,表面有孔,口吹即可發音。

                周朝的樂器製作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擂鼓墩發掘的曾侯乙墓(約葬于戰國初期),出土的古樂器有一百二十
  • 周朝的樂器製作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1978年,在湖北省隨州擂鼓墩發掘的曾侯乙墓(約葬于戰國初期),出土的古樂器有一百二十四件之多,其中五十六件為一套的編鐘製作尤為精美。


    (來自百度)
  • 畢竟中國改朝換代
    很多時候都是被所謂的"蠻族"統治的
    --------------------------------------------------
    中國的統治者幾乎都是在"黃河流域"出現
    所以我們自稱"華夏"民族~

    “華夏”一詞,中國人經常使用,或自稱是“華夏民族”,或稱中國為“華夏”。關於“華夏”一詞的來歷,《說文》將“華”解釋為“榮”,將“夏”解釋為“中國之人”。這�的“中國”即指“中的”、“中州”、“中土”等,在春秋時期一般包括鄭、蔡、沈、申、息等國。
    “華夏”最早實際上是指中原——今河南的代名詞。那麼,中原為何稱為“華夏”  ,歷代史書說法不同。最近由施宣國等主編的《千古之謎》,對“華夏”及華夏民族的形成作了概括說明:“原始社會末期,在我國境內存在著三大部落聯盟:中原的黃帝部落、東方夷人部落,包括太皞氏、少昊氏、蚩尤、後羿以及南方的三苗集團。這三個部落集團構成了華夏民族的主要力量。從現在的文獻上看,他們在相互的戰爭中,中原地區的炎黃部落顯然占了一定的優勢,華夏民族的中堅和核心部分。這三大部落在當時雖有區域上的暫時割據,但是他們的活動範圍都是互相錯落的。黃帝有熊氏世居河南新鄭,經過南征北戰,足跡越過華北平原,北達燕山南北,席捲江漢平原,南抵江淮流域,東臨大海,西至甘肅,活動在‘中國’的範圍內。……炎黃部落之間的‘阪泉之戰’,炎黃和蚩尤部落之間的‘涿鹿之戰’以及中原與三苗集團的幾次戰役,就是促進華夏族形成的關鍵性事件。可以說,華夏族是以炎黃部落聯盟為主體,融合了一部分東夷集團和南方三苗集團而形成的。”
      關於“華夏”與“華夏族”的形成,考古學家馬世之在《試析炎黃文化的發祥地》一文中有不同的解釋:“炎黃文化即早期華夏文化。
    (百度解析"華夏")

    ---------------------------------------------------------------------------------------------

    換句話說~~大一統的朝代,除了秦是"蠻族",再來就是"元""清"而已了.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