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階級血汗工廠

好文,貼給大家分享。

---------------------------------------------->

白領階級血汗工廠

編譯  吳凱琳       2003年9月CHEERS雜誌

曾幾何時,藍領階級的夢魘也發生在白領工作者的身上。企業獲利成了至高無上的原則,白領工作者只是企業的生產工具之一而已,不斷的被壓榨,以創造出最多的產能。員工不斷拚命的工作,只為了保住隨時有可能失去的一份微薄工作。科技更是強化了企業對於員工的壓榨,科技的無所不能,真正的受惠者不是工作者,而是企業。 

晚上5點29分,從曼哈頓開往紐約市郊的史卡戴爾(  Scarsdale)的地鐵,一如往常的擁擠。吉瑪擔任某家大型企業的行銷主管,30分鐘的通勤時間,只見她不停的接電話、打電話,根本顧不了旁人奇異的目光。「這樣我才能在5點左右離開公司,和家人一起吃晚餐,」吉瑪苦笑道。然而,回家只是另一段工作的開始,晚餐結束後,她又開始回覆手機的留言。「我根本無法放鬆自己,生活中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擔任《企業》(Inc.)雜誌財經編輯與《彭博個人理財》(  Bloomberg  Personal  Financial)總編輯的吉兒•佛雷瑟(Jill  Andresky  Fraser)於2001年出版了《白領階級血汗工廠》(White  Collar  Sweatshop)一書,揭露了90年代末期美國景氣繁榮的背後,白領工作者所面對的殘酷現實。全年無休的工作文化、薪資的縮水、工作缺乏保障,如今白領工作者所身處的職場環境,宛如過去剝削藍領階級的血汗工廠的翻版。 

90  年代由於全球化趨勢,許多大型企業紛紛將生產基地外移至勞工成本低廉的國家。為了提高生產力,嚴重剝削勞工的權益,例如低薪資、超時工作、不支付加班費用、限制行動自由、非法雇用童工等。

如今白領階級工作者也開始走上相同的道路。所謂「血汗工廠」(sweatshop)的管理方式,就是不斷的「壓榨」工作者的勞力、時間、與金錢,取得企業的成長與獲利。企業亮麗業績的背後,其實是犧牲了所有工作者的利益。
  • 時間越來越不夠

    根據美國家庭與工作協會(Families  and  Work  Institute)於  2001年發表的《工作過勞》(Feeling  Overworked:  When  Work  Becomes  Too  Much)調查報告顯示,有28%的人表示時常感到工作過勞(overworked);有28%的人則感覺被工作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  overwhelmed)。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1999年的人口統計(Current  Populations  Survey)顯示,全美國總計有2千5百萬的人每週工作超過49小時,12%的人每週工作  49到59小時,8.5%的人每週工作60小時以上。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朱莉亞•休爾(Juliet  Schor  )在其所著的《工作過度的美國人》(The  Overworked  American)書中指出,90年代初期美國人每年平均工作時數,比起1967年超出163個小時;90年代末期時,差距擴大為  182個小時。《為生活而工作》(Work  to  Live)(中文書名暫訂)的作者喬•羅賓森(Joe  Robinson)指出,美國人1年工作的時數,比起過勞情形嚴重的日本,還要多出  2.5個星期。

    白領工作過量原因1  --  員工只是獲利工具,可隨時替換 

    工作過勞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對工作缺乏安全感,如今企業與員工之間長期而穩定的雇用關係,已經正式瓦解。對於企業而言,工作者只是獲利的一種工具而已,可以隨時替換與移除,一切以企業獲利為最高指導原則。企業沒有必要為員工的工作保障負責。 

    英特爾前總裁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  )在《10倍速時代》(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書中強調,「沒有人應該為你的事業負責,這是你個人的事。你是個人事業生涯的單一所有權人......你有責任保護自己的個人生涯不受到傷害。」

    白領工作過量原因2  --  裁員是股價高升的最有效方法 

    企業執迷於股票數字的經營文化,依靠著股價指數來管理企業。華爾街分析師更是這場數字遊戲的幫兇,裁員消息一旦公布,立即回以熱烈的支持。知名企業重整專家艾佛德  •鄧拉普(Alfred  J.  Dunlap)成了現今企業執行長的典範。90年代中期,他擔任史谷脫紙業(Scott  Paper)總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裁員1萬  1千人,公司股價立即飆升了225%。

    人力裁減一大半,但是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留下來的人只好一直不停的加班。不敢要求加薪、不敢抱怨工作量太大,以免自己就是下一個被裁員的目標。企業也不在乎員工是否能接受這樣惡劣的工作環境,工作職場成了達爾文天擇理論所描述的叢林戰場,無法適應的人自然必須被淘汰。
  • 白領工作過量原因  3  --  企業購併規模擴大,失業率攀升 

    以金融業為例,由於產業的快速變化,購併風潮始終不斷。1980年代,美國銀行掌控  90%的家庭資產,1997年時則下降為55%。其中共同基金產業瓜分掉最多的客源,在家庭資產管理的市佔率由原先的10%上升到45%。在商業信貸市場方面,1980年時銀行的市佔率為  50%;1997年,則下降至35%。

    銀行要生存,就是併購,然後大幅裁員。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mpany  )與西北銀行(Norwest  Corporation)合併時,裁撤了4,600名員工,相當於原有人力的5%。1998年,花旗銀行(Citicorp)與旅行家(Travelers)合併時,也裁撤了  16萬名員工。

    另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出版業。作者版權費的飛漲、通路成本增加、網路效應等,使得出版業界也刮起一陣購併風潮,進而引發大波的裁員,員工的工作量遽增。「我們的出書量較過去多了  50%,但是人力卻少了50%,」吉兒•佛雷瑟在書中提到。「你必須在品質、努力、與時間之間做出妥協。」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1998  年的報導,1991年至1996年的期間,美國出版界的出書量增加了42%,但是全國編輯的人數卻下降了11%。「不僅編輯時間遭到壓縮,人力更是吃緊,甚至得充當櫃檯服務員。上班時忙著接電話與回覆電子郵件,只有在假日的時候才能靜下心來看稿。」 

    白領工作過量原因4  --  短期聘雇增加,工作缺乏保障 

    1990  年代,全美國有560萬人屬於臨時工作者,其中有30%的人年齡在25歲以下。企業為了降低營運成本、達到更為彈性的人力配置,多傾向雇用臨時工。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20到24歲的臨時工作者的每週薪資比起全職工作者要低  10%;25到34歲的部分,則是相差13%。因為薪資低,因此有許多臨時工作者被迫同時擁有多份的工作,才能支付基本的生活開銷,這也是造成他們工作過量的問題。 

    「在多數的科技企業,有75%到80%的工程師都屬於短期職務,平均的工作期間是  3個月。公司的政策是『把工作完成,然後走人,』」吉兒•佛雷瑟在書中提到。

    公司大量雇用臨時工作者對企業內部的正職員工造成不小的衝擊。這似乎在告訴每一位員工,所有人隨時都可被取代。因此沒有人敢要求加薪或是減少工作負擔,不敢拒絕老闆無理的要求。 

    此外,未來將有更多的白領工作者成為所謂的「長期臨時工作者」(permatemps)。企業為了規避福利與醫療保險支出,將全職的員工轉為臨時聘雇,然而契約時間卻可能長達  1年以上。基本上,工作性質與正職員工完全相同,但是報酬卻大大不同。
  • 白領工作過量原因5  --  恐懼成了唯一的管理手段 

    經濟學家梭羅(Lester  Thurow)指出,當失業率升高、工作低就的情況惡化時,企業不需要提出誘人的條件要求員工,只要利用員工的恐懼心理,即可達到相同的效果。 

    像是所謂的「排名」(ranking)與「評等」(rating  )制度,美其名為績效評量,其實就是一種恐懼管理的手段。「評等」的意思是將每位員工的績效劃分為不同的等級,例如特優、超出預期、符合預期、不符合預期等。「排名」則是將所有員工的工作表現依照高低順序排列。這麼一來,公司可以「隨時隨意」開除他們認為不適任的員工。而且,所有的評估都必須符合統計的原理,表現最佳與表現最差的員工比例必須呈現常態分布。換句話說,必定有一定比例的人列入被裁員的對象,也許是  5%或10%。

    這種績效評量制度傷害了團隊合作的默契,員工之間必須彼此競爭,而非相互幫助。恐懼成了唯一的管理工具。工作者恐懼競爭、恐懼做錯事、恐懼失去一切。 

    「在曖昧的競爭態勢中,由於擔心落於人後,我們寧願長時間的工作,」《工作,承諾與背叛》(The  Working  Life  )的作者喬安娜•席拉(Joanne  B.  Ciulla)說道。「工作者覺得自己好像參加了一場沒有終點線的賽跑,唯一的希望是不被踢出比賽。」

    隨時隨地都在競爭,沒有人強制要求你必須加班,或是在週末的時候上班。你只能不停的工作,直到累垮為止。如果你想要有完整的家庭生活,就等著被踢出門。 

    白領工作過量原因6  --  科技是幫手,也是過勞的幫兇 

    科技是現代工作者的好幫手,卻也是造成工作過量的一大主因。員工被要求即時回覆所有的電話與郵件、隨時stand-by  、必須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工作。因為有了科技的幫忙,老闆認為這樣的要求是合理的,也因為他認為員工可以快速完成工作,所以又增加了更多的工作份量。不論你人在何方,都逃離不了工作。不論是在火車上、飛機上、地鐵上,工作永遠跟著你。

    根據家庭與工作協會2001年所發表的報告指出,有41  %的受訪者表示,會在非上班時間利用行動電話或是電腦等工具,處理工作的事情。有22%的受訪者被要求在非上班時間手機必須開機,好讓老闆可以找得到人。

    血汗工廠實錄  1

    工作滿溢,假期匱乏 

    工作過量的結果,使得現代的工作者陷入了「工作滿溢」的泥淖中,工作嚴重侵蝕了個人的時間。就以午休時間來說,根據英國公民營企業服務聯盟(  Public  and  Commercial  Services  Union)於2003年的調查顯示,有62%的人直接略過午餐時間或乾脆在辦公桌上解決。

    寶貴的週末假期也同樣泡湯。由於電子郵件的廣泛運用,你可以隨時隨地聯絡到任何人。辦公大樓的停車場和平常工作天一樣的擁擠。即便辦公室空空如也,並不代表大家沒有超時工作,有可能是在家加班。 

    在多數工業化國家中,美國工作者的「假期匱乏」情形最為嚴重。根據旅遊網站  Expedia.com於2001年的調查顯示,和全世界其他國家比較,美國人休年假的時間是最短的,只有13天(英國28天、德國35天、日本25天)。而且有六分之一的美國人因為工作過量而無法休年假。
  • 血汗工廠實錄2  --  員工薪資縮水、執行長收入膨脹 

    「我們一定可以從一個檸檬榨取出無限量的果汁,」這是1980年代,奇異總裁傑克  •威爾許(Jack  Welch)的一句名言。相較於過去,員工做得更多,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報酬。即便景氣好轉、企業獲利改善,也不會反映在員工的薪資上。依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字,2001年第三季至2002第三季全美的生產力上升了5%。然而,2002  年,美國人平均時薪較前一年僅上升3%。

    可想而知,所有的好處全部進了企業最高領導人的荷包裡。2002年,《財星》(  Fortune)500大企業的總營收下降6%,利潤更是少了66%,共有150萬名美國人失業。但是根據《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的調查,執行長的平均收入高達  740萬美元。一名年薪30,722美元的一般工作者,得花上241年才能達到這個數字。1980年代,企業領導人的薪資是一般工作者的45倍;2002  年,已經擴大到241倍。

    另一方面,不幸失業的工作者,不僅很難再度找到工作,薪資也無法維持過去原有的水準。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自  1984年開始,因企業縮編而失業的工作者再度找到工作的人數比例僅有55%。在1995到1997年失業的人,有40%的人二度就業時薪資低於原來的工作,有四分之一的人薪資減少了20  %。

    血汗工廠實錄3  --  年輕當道、外籍工作者吃香

    現在是20歲世代的天下。如果你是30歲世代的,屬於用後即丟的耗材;如果是  40歲,就完全失去了雇用價值。根據電機與電信工程師協會(IEEE)美國分會於1999年的調查顯示,在1995年到1998年的景氣繁榮時代,科技產業的平均失業期間從  84週上升到103週,而且年紀多長1歲,失業的期間就多3週。

    這種年齡的歧視,當然也是為了企業的利潤著想。「剛畢業的新鮮人薪水較低、福利較少。更重要的是,他們多半可以配合老闆的要求,願意加班不支領費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諾曼  •麥特洛夫(Norman  Matloff)說道。「在科技界,畢業後5年,有60%的人從事程式設計師;15年後下降到34%;  20年後,大約42歲的年紀時,只剩下19%。」

    企業降低人力成本的另一個做法是雇用低廉的外籍工作者。諾曼•麥特洛夫博士指出,企業真正缺乏的是廉價的勞工,而外籍工作者的薪資低於美國本土工作者  15%到30%。

    更極端的做法,就是直接將工作移往海外勞力成本較低的地方。如今中國以及印度已經成為全球委外服務的重要據點,許多企業紛紛在此設立客服中心或是委外給當地的企業。根據佛瑞斯特研究公司(  Forrester  Research)的預估,未來15年內,美國將有330萬的白領工作外移。
  • 血汗工廠實錄4  --  訊息超載,科技壓力纏身 

    1998  年,美國郵政設備公司必能寶(Pitney  Bowes)進行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每位工作者每天平均收到190則訊息(包括傳真、行動電話、與電子郵件);到了1999年時,《商業週刊》報導,每人平均每天收到201則的訊息。 

    「只要暫時離開座位幾個小時,就有20封新的電子郵件。你可以看到有些郵件是晚上  10點或是星期天早上9點寄出的。其中有12封必須立即處理。」吉兒•佛雷瑟說道。

    行為學家克雷格•布拉德(Craig  Brod  )認為,現代工作者的「科技壓力」(technostress),嚴重的扭曲了時間的意義。現代人對於日、時、與分的認知,比起過去更為壓縮與快速。人們不斷強迫自己工作更努力,以配合科技的高效率與永不疲倦的特性。

    血汗工廠實錄5  --  人力如同機器零件,替代性高 

    另一方面,科技提高了工作的可取代性。《電子血汗工廠》(The  Electronic  Sweatshop  )的作者芭芭拉,賈森(Barbara  Garson)指出,科技使得白領工作者更容易被替代、更沒有技能、更不特別。企業無不想盡辦法增加科技的功能,替代昂貴的人力。

    《工作終結者》(The  End  of  Work)的作者傑若米  •雷夫金(Jeremy  Rifkin)便提出了所謂的「科技替代」(technological  displacement)現象。他指出,1983到1993年的10年期間,有18萬的銀行行員被自動提款機取代。像是會計師、財務顧問等,也因為軟體的創新發明,而失去優勢;股票經紀人更是被電子交易給搶佔了不少的客戶。甚至藥劑師的工作也被機器人取代了。 

    血汗工廠實錄6  --  無所不在的另一隻眼 

    拜科技所賜,白領工作者如今就如同生產線上的員工,所有一舉一動都完全被公司嚴密的監視與精密的計算,確保員工時時刻刻貢獻在公司的生產力與利潤之上。 

    企業可以清楚知道你何時真正在做與工作有關的事情、離開座位的時間有多久、午休時間多長等。企業利用各種先進的軟體,追蹤每封電子郵件的寄件目的與收件來源,你打的每一通電話的目的地是哪裡、或是誰打給你,你使用過哪些資料庫的檔案或其他的網路服務。《商業週刊》於  1999年的調查顯示,有67%的企業承認使用視訊監控、電話追蹤、電子監控電腦工作等方式。

    為自己的權益勇敢發聲

    企業如此的無所不用其極,無非是為了持續提高生產力,追求利潤的無限成長。這就是現今白領工作者所面臨的現實。然而,未來呢?白領階級的工作者是否該繼續被動接受如此不平等的契約關係?「白領階級最大的敵人不是企業,而是自己沒有能力與勇氣說『不』,」吉兒  •佛雷瑟說道。也許無法立即改變現狀,但是選擇沉默,就失去了改變的機會。「你必須不斷提醒自己,要自私而主動的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吉兒•佛雷瑟最後如此結論。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