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篇文章的讀後感

我還未徵得主人的同意,
所以不敢轉貼他的文章與部落格,
大意是在說台灣被流行文化受害的程度。

楊丞琳,
蔡依林,
再加上女人我最大,
以及之後雨後春筍般的同類型節目雜誌,
這些形象與觀念導致台灣的女孩變成了兩種,
ㄧ種就是受以上人物與節目同化的女孩,
未被同化的姑且先歸在另ㄧ類。

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嗎,
對於女孩們美化的市容,
我已經很膩了。
  • 很想看看原文呢

    或許有好有壞
    但我認為 女生有意識到要將自己整理的乾乾淨淨
    或是追更美好的境界 我覺得是件很好的事情
  • 的確,
    會打扮總是好的,
    我也樂見現在女孩愛自己的表現,
    只是,










  • 我覺得是因為台灣小孩並沒有著重在培育美感、美學這一方面。導致在媒體上宣染甚麼,人們就被簽著鼻子走,並不是說不好看,只是個性變得不突出。

    怎樣的東西適不適合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確的知道的。
  • 我覺得是因為台灣小孩並沒有著重在培育美感、美學這一方面。導致在媒體上宣染甚麼,人們就被簽著鼻子走,並不是說不好看,只是個性變得不突出。

    怎樣的東西適不適合自己,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確的知道的。
    **********************************************
    說的好!

    基本上我覺那些節目最終目的就是要人花錢買
    說穿都是為了賺錢
    賺的不著痕跡.....
  • 謝冰后。
    我沒有po原文,
    原文寫的比較詳細。
    我再把原文跟我的想法補充一下。

    分兩類是簡單狹隘的說法啦,
    只是舉他們為例,
    我並不認為他們很糟糕或是很醜,
    只是太多人都照本宣科了,
    數大不是美。

    認同某風格的自成ㄧ類,
    當族群越來越大,
    就會有人要反這個族群,
    當大家都有logo包時,
    有人就非要用沒有logo的品牌來獨立,
    結果越來越多人獨立,
    logo包成了一個惹人厭的族群,
    沒想到,
    非logo包也不自覺的成為另ㄧ個惹人厭的族群。

    借用在生物學中的分歧與變異,
    相信這也是時尚演化的動力來源。
  • 就像現今台灣的男孩,
    每個頭髮尾巴都剪的鬚鬚長長,
    我不懂。
  • 自然的女孩子
    越來越少
    很多都是被自己包裝過了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