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0年的重大發明

過去這50年有什麼重大發明是對世界有影響的??
  • 這幾天看到報紙: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算不算!?
  • 餓
    恩..
    其實有很多重大發明耶..

    可是有很多我不太清楚是不是這50年內的..

    相對論是哪一年的??

  • 餓
    我剛剛有大概找了一下資料
    什麼電話啊,數位電腦啦~
    都是在1950之前..

  • 糟糕...相對論是一百年...

    http://www.udn.com/2005/4/18/NEWS/WORLD/WOR4/2625355.shtml

    相對論百年》三大理論  改變人類生活

    編譯劉滌昭╱綜合外電報導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布朗運動、量子論和絕對相對論三大理論,撼動了科學界,被稱為「奇蹟的一年」,這三項理論更改變了後來人類的生活。

    幼年時不愛說話,只愛思考,尤其對物理感到興趣的愛因斯坦,16歲時就不斷思考「以光速來追逐光,會看到什麼現象?」著名的相對論,就是從這個問題導引出來的。

    大學畢業二年後,愛因斯坦才由父親介紹,在瑞士專利局謀得一職。雖然職位不高,但生活穩定,使他有較多的時間專心研究。

    1905年,他一口氣提出三大理論。第一是「決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和「靜止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亦即所謂的布朗運動;第二是有關光電效應的量子論;第三是以「光速一定原理」為基礎的絕對相對論。顛覆了過去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想法。

    1911年,他再提出一般相對論。此重力理論在今天已成為黑洞、宇宙膨脹等的基礎理論。

    愛因斯坦的理論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甚至改變了人類的歷史。相對論中,由「運動物體與其能量的關係」論文導出的E=mc2,被應用在原子彈和核能發電上。使光轉換成電能的光電效應,後來發展出雷射技術,廣泛的運用在生活之中。布朗運動的理論,則被應用在污水處理和病毒的篩檢上。

    因為這些偉大的成就,「時代雜誌」推崇愛因斯坦為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提出三大理論一百周年的今年,也被定為世界物理年,全球一起向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致敬。 

    【2005/04/18  民生報】
  • 那你要不要找找網際網路與手機相關的!?
  • 餓
    窗前的松果;

    謝謝你po出這些資料給我參考  ^^

    那我找找網路跟手機放面看看~
  • 資訊產業85年來重大發明(三之一)    2003.01 
    【原文載於世界日報  2002.12】
    在過去的  85  年中,哪些是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發明?12  月號富比世雜誌(Forbes)遴選了各年代具舉足輕重的產品與發明,例如電燈泡的發明改變了文明時代的生活方式,電晶體創造了一兆元的經濟並帶來強大的通貨緊縮威力,避孕藥則根本改變了兩性的生活模式。
     本系列將以資訊科技為主,逐一介紹在過去  85  年間各項資訊重大發明,或可提供讀者一個更清晰的資訊產業發展進程。
    1925  年貝爾電話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
     從退休生涯復出擔任  AT&T  總裁的威爾(Theodore  Newton  Vail,(1845-1920),整合了  AT&T  工程部門與西方電氣公司(Western  Electric),建立了此一贏得六項諾貝爾獎、九項美國科學獎章、六項科技金牌與其他殊榮的研究團隊,其重大成就包括發明了電晶體、按鍵電話、資料網路、數位傳輸交換、光學通訊與數位訊號處理器等。在今年,貝爾實驗室已縮小格局成為朗訊科技公司(Lucent  Technologies)的部門,朗訊並於  1996  年從AT&T  分拆獨立。

    1942  年電子數位電腦(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
     經過一夜的痛飲以及每小時  100  哩的飆車快感後,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學家艾塔納索夫(John  V.  Atanasoff,1903-1995)在一張餐巾紙上,描繪出了全球第一台電腦的構想,結果促成了許多當今仍不可磨滅的重大突破,其中包括再生記憶體、二位元演算以及將某些邏輯元件組合而成的電子計算器。他在  1942  年完成了一部重  700磅、大小如書桌的電腦裝置,並於稍後被整合至  ENIAC電腦中。

    1947年  電晶體
     在過去  85  年中,沒有任何一項產品的重要性比得過電晶體的發明。在貝爾實驗室中,與夏克利(William  Shockley)一起工作的巴丁(John  Bardeen)以及布拉坦(Walter  H.  Brattain)發現,當電流訊號應用在鍺元素晶體時,輸出功率將比輸入強度大許多。這項發現改革了電子裝置的結構,取代了原本使用的真空管與機械式傳輸,並開啟了稍後半導體與微晶片的突破。這些發現在  1956  年獲得了三項諾貝爾物理獎。

    1949年  磁核記憶體(Magnetic  Core  Memory)
     上海出生的物理學家王安博士(1920-1990)在哈佛的電算實驗室中,開發出了「脈衝傳輸控制裝置」(pulse  transfer  controlling  device),這是第一種在電腦上毋須大型磁鼓(magnetic  drum)的資訊儲存方式,稍後這種稱為磁核的記憶體並成為所有高速電腦記憶體的基礎,直到被微晶片取代為止。王安後來將此專利賣給了  IBM,而將心力投注在王安實驗室,開發出了第一套桌上型數位計算器以及迷你電腦。

    1954年  Fortran電腦語言
     巴克斯(John  W.  Backus,1924  年生)帶領了一群  IBM工程師,開發出這個全世界的第一種高階電腦編程語言,以親和的英語文字加上熟悉的演算符號取代了過去抽象的組合語言。Fortran  在後來成為物理科學中的通用語言,並為幾乎所有編程語言的基礎。
  • 1956年  磁碟機
     由  IBM  工程師強森(Reynold  B.  Johnson)開發的第一個硬碟機「  305  RAMAC  」,是由  50  個直徑  24  吋的旋轉磁盤堆疊組成,讀寫裝置則浮游盤間,可供快速的存取資料,效率遠高於巨型的磁帶機裝置。這一大小有如電冰箱的裝置在  1958  年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大放異彩。

    資訊產業85年來重大發明(三之二) 
     
      2002.12 
    2002年12月號的富比世雜誌(Forbes)遴選了  85  年來具有舉足輕重的重大發明,其中科技產業的創新,對人類影響極大,以下陸續介紹這些重大的資訊科技產業發明。

    1956年  光纖(Fiber  Optics)
     在印度出生長大的卡帕尼  (Narinder  Kapany)  從小受的觀念是光只能直線前進,但他決定自我挑戰此一理論。在1956  年,當他剛撰寫完相關的論文後,開始以「光纖」(fiber  optics)一詞來形容成束可忠實傳輸影像的玻璃纖維,不久後,雷射加入了這些光波,可讓數位資訊在這些纖維上快速傳送,不過高速的光纖通訊在數十年後才開始成形。

    1959年  積體電路(IC)
     積體電路是資訊時代的重要發明,但發明人是互相競爭的飛捷公司  (Fairchild)  電機工程師諾易斯  (Robert  Noyce,  1927-1990)與德州儀器的基爾比  (Jack  S.Kilby,  1923  年生)。這兩人在彼此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發現可將電腦電路板中離散元件縮小至矽晶(Noyce  )與鍺元素(Kilby)的技術,雖然這兩名工程師的東家最後願意彼此分享各自的專利,但飛捷公司還是搶先將該種晶片商業化,迄今,積體電路仍是電子世紀的基石。

    1962年  數據機(Modem)
     如果沒有數據機,就沒有網際網路。數據機原本是在1950  年代為北美空防所開發的資料傳輸設備,稱為調制-  解調器(modulator-demodulator),可供電腦藉由轉換類比與數位訊號來互相溝通,因此他們才可使用電話線為媒介。這類第一個商業型的產品是  AT&T  在  40  年前開發的  Bell  103,其每秒鐘傳輸速度僅  300  個位元,相較於當今典型有線電纜數據機大約一百萬位元的每秒傳輸速度。

    1964年  大型主機(Mainframe)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  (IBM)  的  System/360  是世界上第一套由多個使用相同編程語言商用電腦所組成的系統,因此客戶在升級系統後,仍可延續先前使用的軟體系統。開發出這套系統的安達爾  (Gene  M.  Amdahl)  後來離開了IBM,於  1970  年自組了另一個大型電腦開發商,稍後並陸續設立了三個電腦公司。

    1968年  滑鼠(Mouse)
     在舊金山一場滿座的電腦研討會上,史丹佛研究中心(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員恩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  作了一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也史無前例的簡報,其中包含了螢幕上的視窗、視訊會議以及他稱為「滑鼠」的木製點選裝置。他當時並不認為這種裝置有什麼了不起,擁有這項專利的史丹佛研究中心也未特別留意它的價值,因此乃以  4  萬  5000  元的一次性代價授權給蘋果電腦公司  (Apple  Computer)  使用,20  年後,這項發明成為了個人電腦的標準。
  • 1969年  網際網路

     原本是設計給美國軍方相互溝通的電腦網路,史丹佛大學與洛杉磯加州大學  (UCLA)所設置的  Arpanet  技術稍後由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發揚光大,並於軍事用途逐漸減少而商業用途逐漸擴大的消長現象發生後,演變成當今的網際網路。

    1970年  CD

     物理學家與音響愛好者羅素  (James  T.  Russell,  1931年生),為了改善老舊經典唱片的音質,於是想出了將音樂數位化並光學原理錄製在感光膠盤的主意。因此,電腦可以毋須接觸到這些媒介,便可讀取其上儲存的音樂或資料。第一種問世的  CD  大小有如傳統唱片,但是經過羅素不斷的改進,CD-ROM  (惟讀記憶體)的技術於是誕生並已廣泛運用在音樂  CD  以及  DVD  上。在去年,全球售出了  30  億片的空白  CD。

    1970年  關聯式資料庫(Relational  Database)

     出身牛津的數學家柯德  (Edgar  F.  Codd)  於  1970  年任職於  IBM  當研究員時,首創了關聯資料庫的理論。在早期,電腦資料庫的資料欄目設計非常死板,柯德的想法則是藉由連結共同的欄目(例如客戶編號),來整合不同的資料組,但是這一理念與  IBM  當時主管堅持開發基本型系統的目標衝突,不過它在今日已成為資料庫結構的標準,並且是艾利森  (Larry  Ellison  )之甲骨文公司(Oracle)的財富命脈。

    1971年  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

     在  Farichild  公司開發出積體電路的諾易斯,後來與葛洛夫  (Andrew  Grove)  共同建立的英特爾公司(Intel),其中由霍夫  (Marcian  Hoff,1937  年生)領導的團隊進一步將整個電腦中央處理單元整合在單一的晶片上,使得電腦的體積得以大幅縮小。英特爾這一產品原本是為日本的計算機製造商  Busicom  公司所設計,執行速度為每秒鐘六萬次運算,與在此之前  20  年前問世的  Eniac電腦性能差不多。把微處理器的誕生歸功給英特爾的原因,除了這是該公司的原始設計外,該公司在後來也很有遠見地以六萬元的代價將其權利買回。 
    ----------------------------------------------------

    真是一個好問題~~也讓我很有興趣~~
    查了一下~這是資訊產業85年來重大發明~~給你參考~~
  • 再來~~

    50年來影響人類生活的十大科技發明    尉蓉暉 
     
      “你15歲生日前所發明的任何東西,都隻是自然次序的一個部分﹔15歲生日與35歲生日之間發明的東西,則是新穎而令人激動的﹔35歲生日與50歲生日之間發明的東西非常復雜,但你必須對它們進行認真處理﹔50歲生日之后發明的東西,隻不過是愚蠢的玩藝兒罷了﹔60歲之后發明的東西,應該遭到人們的禁止。”

      這是已故著名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關於人類發明的著名言論。無論是令人激動的,還是該遭到禁止的,科技發明除了給人以震撼,還經常使我們陷入新的憂慮,“喜憂參半”———這大概就是人類對偉大發明的真實感受吧。

      一、電腦——
      電腦最早是大型計算機,主要是用於制造、運輸等行業,售價非常昂貴。個人能買得起的小型計算機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
      電腦的大力支持者宣稱,電腦將有助於社會資源依“效率”及“增產”的原則而重新分配。世界上糧食、資源等的不足與不均將可藉此得以避免﹔而世界性的突發的飢荒或天然災難,人類也將能夠藉電腦網絡之力而得以更有效的應付,因而可以大大地降低國際間的不平與緊張。在個人的層次上,電腦也能將個人從單調的、例行的工作生活中徹底解放出來,因而使得人人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各自獨有的潛能與興趣。換言之,電腦及電腦所架構的網路將使人類社會更人性化,而個人生命的存在價值,也將因而獲得無限的提升而更被強調、重視。

      個人藉此可重拾生命的尊嚴,人生亦將從而變得更為深刻、更有意義。

      但對於電腦的危害,目前說得最多的就是電磁輻射。關於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研究也還遠遠不夠,遠遠跟不上各種輻射源涌入生活的速度,國家有關電腦對人體危害的保護性措施尚未出台。這一切也還僅僅是有關電腦對人身體傷害的擔憂,而電腦對人類心理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更有待我們去研究和探尋。

      二、Internet——
      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建立了一個網絡,雖然隻連接了美國4個軍事以及研究用的主機,但已是因特網的雛形。
      現代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越來越走近網上新聞、網上書店、網上學校、網上醫院、網上購物、網上銀行、網上聊天……網絡使人類開始了全新的生活。它改變著世界,改變著社會,改變著人類文明的歷史,改變著人們的觀念意識。有人預言,未來,國家將不再以“發達與不發達”來界定,而是以“聯網與不聯網”來區別。沒有信息化武裝的國家就談不上國際競爭力。

      另一方面,網絡使許多人寧願和電腦打交道,也不願多花一些時間在與其他人的溝通和互動上。從這一個觀點來看,網絡在社會上的、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的、甚至是在個人自身之上的,使人更加異化,而與其所生存之社會環境更加疏離的潛在破壞力。對人類而言,電腦網絡乃是一把雙鋒的利刃,使用時若稍有不慎,就可能慘遭不測之禍害。有些學者甚至認為,“一切網絡化”,會使人類付出昂貴而且沉重的代價。

  •   三、手機——
      第一台移動電話誕生於1985年。當時還沒有“手機”這樣一個詞,由於它要像背包那樣背著行走,所以叫做肩背電話。其重量高達3公斤。與現在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

      澳大利亞的一家醫院免疫中心的一個研究項目———探明長期使用手機對人體健康究竟有何影響。研究人員將利用橫斷電磁細胞裝置進行這項研究。研究人員稱,他們有能力為實驗用腦細胞設置一種同人類日常生活環境相同的輻射條件。

      他說:“這樣做,我們才能確定使用手機對人類基因和蛋白質的長期影響,從而確定長期使用手機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

      隨著社會上手機數量越來越多,對大眾、工業界以及政府來說,得出一個確定的、有關使用手機對人類腦組織到底有何長期影響的答案就顯得十分重要,而以前的一些實驗僅僅研究的是短期使用手機對細胞或者動物的影響,並且結果相互矛盾,無助於人類理解長期使用手機對自己有何影響。

      四、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由蘇聯研制並成功發射。在我們頭頂上方的太空深處,數百顆人造衛星正在忙忙碌碌地傳送著各種信息數據。人造衛星標志著全球化時代的開始,它借助即時通信手段“縮小”了我們這個巨大的、迅速變化的世界。它們可以從高空對我們進行暗中監視,它們使我們可以與地球另一端的朋友和親屬通話,它們還可以對不斷變化的天氣模式和正在加勒比海上空形成的颶風進行監測。
      它們可以幫助地質勘探人員發現石油和珍貴的礦藏,在一瞬間將最新消息傳遍全球,並將千百萬的尋呼機信息傳送給國會議員、毒品販子、醫生和大企業的首腦人物。

      它們還使我們的電視機裡充斥著大量的體育節目、電影和無數無聊的訪談節目,甚至還可以從數以千計的加油站將信用卡信息傳遞到中央計算機以備核查。

      過去,人造衛星的發射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如今每個月都有5顆人造衛星被送入太空,而天文學家們則抱怨說,現在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多到了妨礙天文望遠鏡觀測視線的程度。

      未來10年內,還將有數千顆人造衛星被送入太空。

      五、雜交水稻——
      上世紀70年代發明,袁隆平第一個開發出可以廣泛種植的雜交水稻,為中國的水稻種植帶來革命性變化,大幅提高了產量。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是現代生物技術的重大成就,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雜交水稻增產明顯,南優2號單產一般比常規稻增產20%以上﹔雜交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雜交稻在世界范圍推廣,被許多國家引種,有助於解決未來世界性飢餓問題。

      六、彩色電視——
      1928年,英國工程師貝德做成彩色電視顯像管。1957年5月17日,美國公開播放彩色電視,效果良好。

  •   七、信用卡——
      1950年,35歲的美國曼哈頓信貸專家麥克納馬拉發明了信用卡。

      實際上,信用卡的成功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仍然隻是一種美國現象,在歐洲就沒有這麼大規模的消費信貸,一位歐洲學者把信用卡視為“美國的象征”。

      有觀點認為,信用卡使那些富有的家庭因為能夠按時還款而獲得了無利息的貸款,而那些依賴信用卡來周轉的人則被迫付出高利息,因此,信用卡作為一種中介,其實質就是,那些最需要貸款的人向最不需要貸款的人提供了貸款。但是,由於信用卡如此賺錢(它賺的是那些最缺錢的人的錢),銀行不顧一切地提供,每個家庭一年都會收到四五張信用卡。信用卡行業為利潤所驅動的不顧一切的擴張,改變了人的消費方式,並產生了新的財務策略,即:“拆了東牆補西牆”。

      八、電子郵件——
      誕生在1971年秋季。

      九、口服避孕藥——
         1954年,美國生物學家格雷戈裡·平卡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有效口服避孕藥,並進行了首批臨床試驗。

      十、激光——
      —1960年,貝爾實驗室的查爾斯·托尼斯和同事們一起,成功地在25英裡的距離內發射出具有巨大能量、極其狹窄的光束,它的亮度要比太陽光高出100倍,這就是激光。目前,激光在醫學、印刷、唱片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
  • 餓
    ※戒FG※﹔

    挖,真是謝謝你的提供
    剛剛我也找了一下資料
    不過沒找那麼多.

    再次謝謝

    ^^
  • 餓~~不客氣~~那~~還會餓嗎?~~

    不夠的話~~我再幫你找~~很有趣的話題~~^_^
  • 餓
    ※戒FG※

    哈哈哈,不餓了啦
    剛剛吃了pizza

    嗯恩這些應該就讓我報告不完了吧
    謝謝你優~~!!!  我要好好的來研究一下你提供的文

    你真是大好人媽祖會保佑
    (感激中.)
  • 又來了~~

    二十世紀的重大發明
            不鏽鋼:不鏽鋼1903到1912年出現后就成了傑出的工業金屬。

            空調:美國人1911年發明。

            汽車:本世紀開始時街道上已有汽車,但系列汽車產品是20世紀創造的。

            飛機:1901年8月14日第一架動力飛機飛行,可坐乘客。

            矽片:1958年基爾比發明。

            心電圖:1903年首次使用。

            傳真:第一次傳送是1902年。

            光導纖維:1970年發明。

            基因工程:從60年代末開始發展脫氧核糖核酸重組技術。

            試管嬰兒:在實驗室透過人工授精培育出的第一個試管嬰兒于1978年出生。

            胰島素:1923年分離出,1964年將這種激素合成。

            網路:目前得到廣泛利用。

            鐳射:第一台鐳射器是1960年建成的。

            洗衣機:第一台洗衣機是1901年製造的。

            雪櫃:世界上第一台家用電雪櫃是1913年在美國芝加哥製造的。(唔∼這應該是冰箱吧∼∼)

            電腦:1943年英國人製造出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盤尼西林:又稱青黴素。是倫敦弗萊明1929年首次研製的。

            無線電:義大利人馬可尼1901年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無線電通訊。

            核能:核能利用是1939年實現的。

            機器人:1983年第一個機器人投入服務。

            人造衛星:第一顆人造衛星是蘇俄1957年10月4日發射的。

            電視:美國人1927年研製出最早的電視。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