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官網上看到的文章,很感人...
文章標題: 你們從來不欠我們什麼
一雙肩膀可以承擔多少壓力﹖
一副手套可以抓住多少夢想﹖
一隻球棒可以扛起多少希望﹖
而三場比賽又要花多少時間去等待﹖
當你們代表中華隊飛向札幌的時候﹐二十二個人﹐每一個人的肩膀上平均要擔負起台灣100萬人的壓力﹔
當你們上場守備的時候﹐九個人﹐每一副手套要負責抓住250萬台灣人的夢想﹔
當你們站在打擊區時﹐一個人﹐一隻孤單的球棒要扛起台灣2300萬人的希望﹔
因為這三天三場的比賽﹐代表著台灣對於奧運十二年來的等待。
但﹐說真的﹐你們根本不欠我們什麼。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對我而言﹐你們不欠我什麼﹐即使亞錦賽三戰皆墨﹐你們都不欠我什麼。我們的政府或是政治人物對於美其名為國球的棒球﹐錦上添花的不少﹐雪中送炭的沒有﹐我們買得起飛彈卻蓋不起巨蛋﹐養得起叫不出名號的小國﹐卻養不起讓台灣在國際上大大露臉的球員。球員從小靠學校養﹐長大靠球團養﹐球團養不起靠母企業養﹐母企業養不起的﹐靠著在球衣上貼一堆狗皮膏藥和死忠球迷一邊罵一邊奉獻的一起加減養。人家說戲子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在這偶像當頭的時代﹐如此辛酸已不復見﹐可我們的球員還是這樣﹐甚至是「場外十年功﹐場上一分鐘」。沒有人想去細數你們身上的傷痕、沒有人在乎你們身上的瘀青﹐而很少人關心你們三十五歲以後的人生。
你們十分認命﹐我們非常殘酷﹐只想要你們贏﹐從沒想過我們給了你們什麼要你們贏。
你們從來不欠我們什麼﹐球迷的掌聲﹐說難聽一點﹐今天可以給張三、明天可以給李四﹐尤其是那些一年只看一禮拜球的「大賽型球迷」(如果他們也可以侈言稱己為球迷的話)或媒體﹐他們說三道四、事後諸葛﹐彷彿你們欠他們什麼似的。那不叫球迷!真正喜愛棒球的人﹐不在於看球的資歷、年紀甚或是專業與否﹐真正愛棒球的人應該是﹕
異於常人的耐性+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總有一天等到你」的鐵齒性格﹦棒球迷
所以小熊和紅襪的球迷才可以每年在季末心碎又在每年的季初重新開始﹐因為他們相信總有一天魔咒會破﹐就算是一百年也要等下去﹐不管是山羊還是貝比魯斯的怒氣總會有消氣的一天﹐「總有一天....」是所有棒球迷落下辛酸淚之後﹐擦乾眼淚咬牙切齒會說出的話。
一雙肩膀可以承擔多少壓力﹖
一副手套可以抓住多少夢想﹖
一隻球棒可以扛起多少希望﹖
而三場比賽又要花多少時間去等待﹖
當你們代表中華隊飛向札幌的時候﹐二十二個人﹐每一個人的肩膀上平均要擔負起台灣100萬人的壓力﹔
當你們上場守備的時候﹐九個人﹐每一副手套要負責抓住250萬台灣人的夢想﹔
當你們站在打擊區時﹐一個人﹐一隻孤單的球棒要扛起台灣2300萬人的希望﹔
因為這三天三場的比賽﹐代表著台灣對於奧運十二年來的等待。
但﹐說真的﹐你們根本不欠我們什麼。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對我而言﹐你們不欠我什麼﹐即使亞錦賽三戰皆墨﹐你們都不欠我什麼。我們的政府或是政治人物對於美其名為國球的棒球﹐錦上添花的不少﹐雪中送炭的沒有﹐我們買得起飛彈卻蓋不起巨蛋﹐養得起叫不出名號的小國﹐卻養不起讓台灣在國際上大大露臉的球員。球員從小靠學校養﹐長大靠球團養﹐球團養不起靠母企業養﹐母企業養不起的﹐靠著在球衣上貼一堆狗皮膏藥和死忠球迷一邊罵一邊奉獻的一起加減養。人家說戲子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在這偶像當頭的時代﹐如此辛酸已不復見﹐可我們的球員還是這樣﹐甚至是「場外十年功﹐場上一分鐘」。沒有人想去細數你們身上的傷痕、沒有人在乎你們身上的瘀青﹐而很少人關心你們三十五歲以後的人生。
你們十分認命﹐我們非常殘酷﹐只想要你們贏﹐從沒想過我們給了你們什麼要你們贏。
你們從來不欠我們什麼﹐球迷的掌聲﹐說難聽一點﹐今天可以給張三、明天可以給李四﹐尤其是那些一年只看一禮拜球的「大賽型球迷」(如果他們也可以侈言稱己為球迷的話)或媒體﹐他們說三道四、事後諸葛﹐彷彿你們欠他們什麼似的。那不叫球迷!真正喜愛棒球的人﹐不在於看球的資歷、年紀甚或是專業與否﹐真正愛棒球的人應該是﹕
異於常人的耐性+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總有一天等到你」的鐵齒性格﹦棒球迷
所以小熊和紅襪的球迷才可以每年在季末心碎又在每年的季初重新開始﹐因為他們相信總有一天魔咒會破﹐就算是一百年也要等下去﹐不管是山羊還是貝比魯斯的怒氣總會有消氣的一天﹐「總有一天....」是所有棒球迷落下辛酸淚之後﹐擦乾眼淚咬牙切齒會說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