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身為女人 你覺得台灣結婚好嗎?

身為女人 你們不覺得台灣根本沒保障女人雖然都開放從母姓 男女和平但是為何還是重男輕女 一些禮俗上還是對男生有利年夜飯一定要回男方家吃為何不能彈性 這些都是傳統留下來 如果不這樣就被白眼那中秋節是團員闔家 那就不該現在有跟朋友烤肉這樣 是不是太過於一面倒了
  • <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現在還是有這種情形(哀~)<br /> <br /> 不過我堂姊倒是例外<br /> 因為每年過(農曆)年<br /> 她都跟先生小孩在小年夜前就南下住娘家<br /> <br /> 然後農曆正月初一才回婆家吃團圓飯(偶爾才過夜)<br /> 大部分都待在娘家過農曆年<br /> <br /> PS.應該說堂姊本身+娘家環境比男方好很多<br />   因此才很強勢這樣<br /> </span>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Tracy Chen 之話: <br /> <br /> 身為女人 你們不覺得台灣根本沒保障女人雖然都開放從母姓 男女和平但是為何還是重男輕女 一些禮俗上還是對男生有利年夜飯一定要回男方家吃為何不能彈性 這些都是傳統留下來 如果不這樣就被白眼那中秋節是團員闔家 那就不該現在有跟朋友烤肉這樣 是不是太過於一面倒了<br /> <br /> <br /> <br /> 覺得還好<br /> 不然又要在那嫁掉呢?嫁到歐美被拋棄的人多得是 那些女的也沒有得到什麼社會福利金或是擅養費 因為還沒拿到綠卡就被拋棄離婚了  <br /> 妳也可以帶老公回妳娘家 因為很多丈夫會在過年和中秋回老婆娘家<br type="_moz" /> </blockquote>
  • 爭論這些沒有意義...<br /> 除非你願意帶頭改革女權運動<br /> 否則固有文化 性別議題吵也吵不完<br /> 找個好夫家也許問題會少一點....
  • 比起傳統社會現代的女性幸福多了<br /> 雖說還是免不了一些無法改變的包袱<br /> 也不用想那麼多
  •  結婚好不好那只是其中一部分<br /> <br /> <br /> 重點是男人好不好<br /> <br /> <br /> <br /> <br /> 男人不良率太高   那怎麼樣看在台灣結婚  都是不好的<br type="_moz" />
  • 這是一些古老的傳統啦<br /> 不過這樣也很公平阿<br /> 除夕夜老公家吃團圓飯<br /> 但初二就回女方家<br /> 那也沒什麼不對
  • 還好吧?<br /> <br /> 我們家倒是沒有照著傳統走<br />
  • 我覺得這要看你嫁的是什麼家庭<br /> 我婚前就跟老公溝通好<br /> 婚後我是過年一放假就會回娘家<br /> 所以整個過年我是都沒在婆家的<br /> 我婆婆也同意喔<br />
  • <blockquote style="border-left: #999 2px solid; margin: 1em 3em; padding-left: 1em; color: #999">sasanana 之話: <br /> <br /> 結婚好不好那只是其中一部分<br /> 重點是男人好不好<br /> 男人不良率太高   那怎麼樣看在台灣結婚  都是不好的<br type="_moz" /> </blockquote><br /> 我好姊妹也說過跟sasnana類似的話<br /> <br /> 而我的重點是.........<br /> 台灣是個資源不多的島國<br /> 很多東西都依賴進口<br /> <br /> 加上之前政府的政策是做高消耗能源+高污染的工業<br /> 污染嚴重 + 物價上揚 + 薪資被官商壓低 + 政府多少育補助<br /> 這種環境結婚生小孩是想當烈士嗎?<br /> <br /> 有一本書:崩世代<br /> 裡面說了台灣的困境<br /> 我貼一些文過來這邊一下<br /> <br />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53, 204);">以下貼文<br /> </span><br /> 少子女化並不是世界趨勢。少子女化是沒制度、沒政策、沒有花心思幫助女性勞工平衡生育與工作的「擺爛國家」所造成的惡果。問題是,甚麼制度和政策,可以協助女性「兼顧工作和育兒」?要讓青年男女同時「減輕育兒壓力」與「減輕工作壓力」,大略分為四種可能的政策方向。<br /> <br /> 第一種減輕女性育兒壓力的政策是促進男性的育兒責任。如果養育子女的責任全都落在女性身上,現代女性的生育意願勢必大為降低。所以,創造「父親」願意育兒的文化雖然十分困難,卻是釜底抽薪的辦法之一。例如在瑞典,性別平權深入人心、父親請育嬰假比例相當高,這種兩性分擔育兒工作的文化是怎麼來的?瑞典政府為男人提供免費的「父親課程」,讓男人在成為父親之前做好心理上、技巧上的準備,所以參與育兒的「新好爸爸」們,與子女之間的疏離感降低了;另一個意外的好處是,推著嬰兒車的男人甚至變成一種「時髦」的象徵,因為別人的上班時間你卻推著嬰兒車趴趴走,表示你有本事整合職場與家庭。愈來愈多男人願意育兒,女人的壓力自然減輕。<br /> <br /> 第二種減輕女性育兒壓力的政策是創造普及平價的托育服務。為了減輕家庭的育兒壓力,政府可以主動推廣托育措施,用價格合理、品質可信賴的兒童托育服務,分擔就業母親的照顧壓力。台灣大學劉毓秀教授的研究指出,政府是否提供人民用得起(affordable)、也願意用(accountable)的三歲以下托兒服務,與生育率是有統計相關性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丹麥、加拿大、美國等嬰幼兒托育服務相對完整的國家,生育率也較高。反觀台灣,零到三歲的幼兒托育服務比例極低。因此,育兒責任重度集中於媽媽(約占六成)和阿嬤(約占三成)。<br /> <br /> 至於三到六歲兒童,台灣的托育普及率雖然高,但政府官員因為觀念的限制與現有托育業者的利益,一直不願意「下海」搞托育,所以台灣幼兒園幾乎都是私立學校的天下。同時,私立幼托的收費水準卻是公立托兒所的三至五倍,搞得家庭托育的經濟壓力極大—想要「搶進」公立托兒所的窄門,可能比搶上公立大學更難。若能改善這種托兒服務短缺的狀況,家庭育兒壓力自然減輕。<br /> <br type="_moz" /> <br />
  •  重點是嫁給怎麼樣的男人<br />  婚後過怎麼樣的生活<br />  如果自己能適應<br />  那麼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問題
  •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53, 204);">繼續貼文<br /> </span><br /> <br /> 保障工作與促進生育<br /> <br /> 減輕壓力的方式,首先是保障育嬰假與就業穩定。如果父母生育後可以請充足的育嬰假,回家照顧小孩時仍可領取部分薪資,之後也可回到工作崗位不必擔心沒頭路,勢必能降低許多女性在事業與生育二擇一的選擇壓力。全球許多國家都有這種育嬰假與留職停薪津貼制度,在台灣的勞工育嬰假留職停薪津貼也於二○○九年五月開辦。不過,從二○一○年四月到二○一一年四月一整年的數字看來,就業保險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初次核付件數,總共四萬四千九百八十三件。相比之下,二○一○年全年度新生兒約十六萬七千人,也就是僅約四分之一的新生兒媽媽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這似乎看出,民間請育嬰假的職場女性仍是少數;且育嬰假結束後是否能真正回到職場也有待觀察。<br /> <br /> 減輕工作壓力的第二種政策,是降低工時並促進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北歐的法定工作時間較短,有研究指出,北歐女性在生育與工作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工時較短加上靈活的工作時間安排,促進該地區婦女的兼職就業或半職就業,從而保障職場生涯與家庭責任能兩全。<br /> <br /> 然而,除非政府能在短期內設計出有效的政策,創造大量「報酬優渥的可兼職工作」,否則這類政策在台灣的適用性大有疑慮。二○○七年台灣勞工每周平均工時為四十三小時,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年報的說法,台灣勞動人口的工時是全球第三長,僅次於香港跟印度。亦即台灣全職工作的工時極長,很難有什麼「彈性」。正如本書第三部分所警告,台灣的兼職工作容易陷入「非典型勞動」,工時雖短、薪資也低,更有隱藏的勞動風險例如工傷等。對經濟壓力頗高的台灣新手爸媽來說,從事「非典」工作並不是有吸引力的選擇。<br /> <br /> 總之,這四種政策選項:促進男性育兒責任、創造普及托育服務、保障育嬰假與就業穩定、降低工時並促進工作與家庭平衡,都是幫助勞動女性平衡生育與工作的方法。一方面「減輕育兒壓力」、一方面「減輕工作壓力」,才能實現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以及性別平等,讓女性不再視結婚生子為畏途。<br /> <br /> 家庭導向的保守國家,過去太依賴讓女人在家奉獻照顧老小,又無法及時調整腳步跟上女性出外工作的時代趨勢。這種制度落後導致女性婚育的代價太高。也就是說,抱持家庭主義、對勞工家庭生存壓力袖手旁觀的擺爛政府,反而扼殺了家庭。女人渴望平等機會,男人卻不願意改變,政府也不想推動家庭支持政策,願意且能夠成家的人民就愈來愈少,導致「生育罷工」的現象。<br /> <br /> 反之,協助女性兼顧工作和育兒的政策若能有效實現,那麼生育率就有可能重新上升,或至少避開最惡劣的結果—即行政院經建會估計到二○六○年,每年只有五萬六千個小孩出生的「低推估」。<br /> <br /> 台灣人口結構已經走到了分叉路口,繼續走錯,未來付出的社會代價將會越來越大,這一切,端看政府是打算繼續擺爛,或是拋棄保守立場與新自由主義,積極根據台灣在地條件設計出最可行的政策組合。<br type="_moz" /> <br />
  • 崩世代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255);">(下面是 博客來網址)</span><br /> <br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5175
  • <blockquote style="color: #999; padding-left: 1em; margin: 1em 3em; border-left: #999 2px solid">李太太艾美 之話: <br /> <br /> 我覺得這要看你嫁的是什麼家庭<br /> 我婚前就跟老公溝通好<br /> 婚後我是過年一放假就會回娘家<br /> 所以整個過年我是都沒在婆家的<br /> 我婆婆也同意喔<br /> </blockquote><br /> 真好耶...<br /> 我才剛結婚 我就覺得很難過<br /> 我和我姐姐現在過年都很為難<br /> 我實在很難過為何年夜飯不能在自己家吃飯...跟不認識一起吃..<br /> 我說我老公可以自己回家吃 我陪我的爸媽吃 這樣也不行...<br /> 難道結婚後 我爸媽年夜飯就要自己過嗎? 這造什麼孽...
  • 在加一筆<br /> 剛剛在看新聞<br /> 新聞說政府又替有錢人減稅(台灣政府都已經是赤字了還減稅?)<br /> 覺得.........<br /> 台灣政府真是打算繼續擺爛<br /> <br /> <br /> <br /> 富人再減稅!婚姻懲罰稅解套 夫妻非薪資所得可分開計稅<br /> NOWnewsNOWnews – 2013年10月16日 下午2:44<br />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br /> 立法院財委會今(16)日通過所得稅法第15條條文修正草案,只要經院會通過,未來夫妻非薪資所得也可以分開計稅,並將提前自今年起實施,明(103)年申報今年度綜合所得稅時即可適用,由於高所得家庭為主要受惠者,因此也被視為是為富人減稅。<br />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日併案審查行政院以及多位立委所提5個版本的「所得稅法第15條條文修正草案」,雖然這項修法主要是因應大法官會議第696號解釋,表示現行夫妻「非薪資所得」必須合併計稅,會增加已婚者稅負,違反憲法第7條的平等原則,也被視為婚姻懲罰稅,將在2年內失效。<br /> 不過,由於夫妻「薪資所得」目前已可分開計稅,「非薪資所得」部分主要是利息、股票股利、租金收入等,對一般受薪家庭幾乎沒什麼影響,因此也被視為對有錢人有利,今日審查時,即有多位立委提醒,此法一修,又會被解讀為替富人減稅。<br /> 民進黨立委許添財表示,目前「薪資所得」這種勤勞所得,夫妻已經可以分開計稅,一旦修法,會變成將坐享其成的收入如利息、股利、租金收入等納入,以後都可以分開計稅,會不會又變成一個節稅、避稅的管道?<br /> 國民黨立委曾巨威也指出,連因隨物價波動而調整的最低稅負門檻、遺產稅扣除額的調高,都會被視為是政府在替富人減稅,這項修法一過,一定又會加深一般民眾對政府圖利高所得者的印象,他並表示,如果這是財委會大多數委員的意見,他也只能退席。<br /> 提案修法的立委之一盧秀燕則強調,並不一定有非薪資所得的人都是有錢人,她以宅神朱學恆為例,表示朱學恆的收入可能都不是薪資所得,「不能為了擔心郭台銘得利,就忽視朱學恆的權益」,且任何人都有從事任何行業的自由,「大法官難道都是袒護富人嗎?」<br /> 財政部長張盛和也強調,因為大法官已經做成違憲的解釋,必須修法,並不是減稅,也不是為富人減稅。<br /> 財委會最後通過修正草案,未來夫妻除薪資所得外,各類非薪資所得也將放寬可以分開計稅,但仍須合併申報,這項修正將不需交由黨團協商,待立法院院會通過後,明年5月報稅時即可適用,初步估算,國庫將釋出169億元的減稅利益。<br type="_moz" /> <br />
  • 好不好看心態 <div>我覺得心態健康<br /> 就好<br /> <br /> <br />  </div>
  • 我是剛新婚二個多月  <br /> <br /> 一切都還不錯<img alt="" src="http://forum.fashionguide.com.tw/fckeditor/editor/images/fg/fgicon_8.gif" /><br /> <br /> 結婚後  有老公疼  <br /> <br /> 昨天  跟老公去訂了一台摩托車 <br /> <br /> 老公一聽到我的摩托車壞掉了 <br /> <br /> 他很擔心我的摩托車會會拋瞄在路上<br /> <br /> 放假  就立刻帶我去買一輛新的摩托車<img alt="" src="http://forum.fashionguide.com.tw/fckeditor/editor/images/fg/fgicon_13.gif" />  <br /> <br /> <br /> 下個星期    就可以交車給我了<br /> <br /> <br /> 婚姻是兩個人互相照顧<br /> <br /> 因為彼此愛對方  才會去結婚 <br /> <br /> 而不是在計算家產 或是挖空另一半的財產<img alt="" src="http://forum.fashionguide.com.tw/fckeditor/editor/images/fg/fgicon_13.gif" /><br /> <br />  <br /> <br />
  • 婚姻是要兩方努力經營的<br /> <br /> 才會幸福<br /> <br /> 單方面是無法維持的<br /> <br /> 人心是無法掌握的<br /> <br /> 不管未來如何 讓自己過的開心最重要<br /> <br /> 當自己開心   <br /> <br /> 才能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給另一半<img alt="" src="http://forum.fashionguide.com.tw/fckeditor/editor/images/fg/fgicon_1.gif" /><br /> <br /> <br /> <br /> <br />
  • 我覺得男人跟女人要做到完全公平,<br /> 可能要等到男人都可以懷孕生孩子吧,<br /> 說真的, 這些傳統的觀念在大陸香港都有,<br /> 當然有些家庭比較開通不會介意這一些,<br /> 就看你找個什麼樣子的男人,<br /> 或是找個沒有父母的可能比較直接一些. 
  • 現在彈性的空間是越來越大了<br /> <br /> 所以我覺得你是可以跟你的另一半溝通囉<br /> <br /> 我也聽過有的不一定是照著傳統走囉<br /> <br /> <br />
  • 還好啊...習俗就是這樣,<br /> 生活30多年也不覺得奇怪啊<br /> 自己多支配一點時間給娘家那邊就OK了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