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庭教育

聽人家說,結婚不收男方的聘金,嫁過去之後會過得比較好??

大家都知道,結婚的傳統習俗有一項是男方要到女方家提親,
而提親要給七項大禮外加聘金。

最近有同事要結婚,才聽已經結婚的女同事說,
有項口耳相傳的說法是,女方如果在男方提親時,沒有收下聘金,
嫁過去之後,日子會比較好過,真的是這樣嗎??

同事的說法,是說,因為如果收錢的話,親家通常都會記在心裡,
就會認為媳婦家收了錢......巴拉巴拉的,所以要多要求對方是應該的.........。

請問各位已經結婚的人,你們有給或收聘金嗎??
  • 現在大部分都是大聘不收收小聘吧
    我結婚時是這樣
    但是那錢也是花在結婚上
    所以還好
    我公公婆婆人很好(幸好他們家親戚不多)
    所以沒這困擾!!!
    但是我媽就認為這種說法是對的
    因為她覺得以前我爺爺奶奶對她比較不好(跟嬸嬸比起來差很多)
    就是因為我外婆他們有收聘金
    但是後來事實證明
    我媽比嬸嬸好多了

  • 我覺得有差耶....收下的話,會有點覺得媳婦是"買"回來的
    比較會刻薄一點.....
    我結婚就沒有收聘金,公婆對我就很好說
  • 古習俗也有說,聘金無論多少都要收,表示女方不是跟人私奔,是名正言順嫁出去的

    我覺得會挑剔的就是會挑剔,跟錢一點關係也沒有

    但是我知道有些女生會因為這個顧忌這點而不收

  • 是阿~~現在很少人會收聘金

    因為會被親家說~~~對方親家在賣女兒

    然後會比較看不起

    但是現在很多媽媽很聰明嚕!!

    會收下聘金

    但是會給女兒女婿共組家庭的錢

    可留往後買房子或養小孩用

    我覺得這還挺不賴的
  • 旁人看的比較清楚
    旁人看的比較清楚
    就我看到的    但不是絕對啦

    收聘金基本上在夫家就矮人一截了

    我朋友和她大嫂在夫家的待遇天差地遠

    我朋友不收聘+附房子+車位

    她大嫂收30萬聘金

    婚後大嫂被婆婆告知有錢不能拿回娘家   

    有錢也要孝順公婆而不是娘家父母

    反之    朋友婆婆自她進門後從未為難過她

    所以當朋友知道婆婆這麼現實後    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 匿名以免被罵
    匿名以免被罵
    我覺得婆婆會挑剔的就是會挑剔,和收聘金關係應不大

    我覺得癥結在於
    1.通常會去收大筆聘金的人,在要錢的感覺就是讓人不舒服
        議價的過程很容易讓人覺得是在交易
        嫁過去婆家,婆家自然也會用交易的心態看待這婚姻
        人不自重,又怎麼要別人重視你...

    2.娘家不拿聘金又附嫁妝,某種程度上顯示娘家經濟不錯,對女兒的決定是支持的態度,
        婆家自然也知道這媳婦是有後台的,欺負不得
        (你惹我不爽,我就回娘家,我又不靠婆婆吃穿)

    所以我認識大部分的人都是不拿,或是只拿小聘。而娘家也會提供等值的金錢援助或嫁妝。
  • 雖然會挑剔的就是會挑剔
    雖然你不收聘她沒有機會針對聘金這件事對你下手
    但一樣找的到其他事挑剔
    但少一個讓婆婆在公開或私下說嘴的機會
    也是不錯的
    雖然收下聘金然後讓爸媽公開在公婆面前說這是小俩口成長基金
    這一招也不錯
    但我就曾聽過男方抱怨
    "還不是拿我錢補我牆"(台語)
    哎~~怎麼作都會被說話~~
    還不如什麼都不作的好
    我想你同事的意思就是如此
    而且結婚這件事很奇怪
    很容易觸碰到對方的神經
    所以一處理不好
    你婚前維持的好關係及婚後的好
    還是會不抵結婚那1天發生的事
    能結的高高興興真的是祖上有德
  • 整個看下來

    嫁女兒收聘金不但會被婆家的人看不起 ( 雖收這個錢真的是花在嫁�及往後日子上 )

    還得要附贈房子. 車子. 才會有好姻緣   

    婆家也才不敢對媳婦指使

    那只能跟我女兒說

    妹妹    爸媽只能給妳建全的人格

    給不起這些東西

    真的嫁不出去

    没關係嘿

  • 談到錢都傷感情
    談到錢都傷感情
    angela_baby***的話:
    整個看下來

    嫁女兒收聘金不但會被婆家的人看不起  (  雖收這個錢真的是花在嫁�及往後日子上  )

    還得要附贈房子.  車子.  才會有好姻緣       

    婆家也才不敢對媳婦指使

    那只能跟我女兒說

    妹妹        爸媽只能給妳建全的人格

    給不起這些東西

    真的嫁不出去

    没關係嘿
    ------------------------------------
    唉唷,也不必這樣說......
    不然那些生兒子的父母不也很可憐
    也是一樣
    不但要準備好車子房子
    還要讓兒子有好工作好薪水,工作還要有前瞻性
    不然兒子也娶不到好女人

    本來人就是會找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走
    這沒什摩好說的
    只要不要把每件事都視為這麼理所當然,把婚姻視為交易就好

    我自己也有女兒,未來我不會收聘金(那年代可能也沒有了吧,哈)
    因為就算要貼補我養育女兒的費用,那也不是幾百萬可以解決
    但我也不會多給小孩甚麼(等我死了再說吧,哈)

    我只希望她和老公可以互相尊重一起成長就好




  • 哈哈龍
    哈哈龍
    所以重點還是娘家要夠硬

    女兒才可以被尊重 好好的對待嗎

    可是都附了嫁妝為何還會被說賣女兒呢
  • 女生會不會太辛苦,沒聘金會被婆家瞧不起,
    還要送房子、送車子,難怪上次跟我媽一起運動的人家(生男生)說生女生是賠錢貨
    還好我們還有是否要嫁的權利∼
     
  • 談到錢都傷感情的話:

    以下恕删

    ======================

    我...我...我也有一個兒子

    也只能跟他說

    弟弟

    爸媽只能給你建全的人格

    那些東西爸媽給不起

    以後娶不到老婆

    没關係嘿
  • 如果想要照傳統禮俗來結婚
    又在意收不收聘金 真是很奇怪

  • 噢取
    噢取
    我們當初約定不用聘金,也不要嫁妝

    不需要訂婚和結婚二次喜宴

    結婚當天喜酒兩邊親友一起參加

    禮金一起收,扣除喜宴費用給我們夫妻

    簡單明瞭,相安無事

  • 我是沒結婚打算啦  如果未來公婆對我很好不收OK啊....因為我媽也不可能替我準備什麼嫁妝   但我媽一定會收聘金啦以我對她的瞭解   所以不婚避了很多惱人煩題
  • 我認為沒有絕對,端看夫家父母個性與媳婦本身態度
    要整你的就是有辦法刁難你啊
    不甩人的媳婦就是有辦法把老人家當空氣啊

    重點應該是雙方討論聘金價錢時的態度
    可能會在日後結下樑子吧
    更何況還有親戚間的口舌

    不過我一直很好奇何為帶嫁妝
    我結婚沒收聘金
    但我名下有土地(老爸給的 不是太值錢)
    這樣算嫁妝嗎
    還是得要過戶到男生名下才算
  • 我會直接要求新郎入贅

    花一筆小錢把女婿"娶進來"

    我會提供豪宅 女傭 和丈母娘一個

    孩子要跟我女兒姓 然後呢 他膽敢外遇或對我及女兒不敬 就直接把他從豪宅中踢出去

  • 我有收聘金

    而且婚後自己使用

    婆婆也還是對我不錯

    因為老公很疼我

    當時也說了 我會把錢收下喔^ ^

    老公也沒說什 

    畢竟未來我生的小孩 是要傳承家業的


     也因為老公幫公公辛苦工作

    這筆錢就當幫兒子安家 也不為過

    至於小叔老婆

    她沒有收聘金 (因為是他到追小叔 但大多女方都不收啦)

    婆是比較疼2兒子 會替他著想

    但是對我們也不會太差

    因為他以後可是要靠我老公(長子)


    後來 鄰居出嫁多年的女兒

    說後悔當初沒收聘金

    畢竟嫁過去作年作馬

    何必虧待自己










  • 我有收唷=.=a

    也不知道為什麼
    傳統婚禮就是人家說什麼就做
    自己到現在也不明白怎麼回事哩...

    婆家說給我做零用錢
    我就收著做零用錢
    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哩...

    我還沒有嫁妝...公公怎樣都不收嫁妝...
    說他要從頭到尾自己打理
    叫我們"不許輕舉妄動"...哈哈

    但我很會打掃就是了...
    公婆回來前, 我一定弄得乾乾淨淨
    讓他們回家後很清爽 

    婆還愛買東西給我
    老公也會給偶錢...orz
    (我臉上百分之百寫著"金"字喔...)

    小嬸不收聘, 婆笑著跟我說...
    "不收就算了, 我們留著"

    我有感...許多事不是大家說了就怎麼算
    再常態也不離一個"緣"字

    而有沒有緣, 當事人自己清楚呀...
  • BLACKDEVIL的話:
    我的字典沒有"嫁過去"
    只有共組家庭.當然是婚後一起搬出來獨立.不然是哪們子的共組家庭?

    聘金嫁妝都不用.結婚公証就好.誰囉唆都不干我的事.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
    +1

回應...
 返回 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