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內湖線出的狀況會不會有點太扯?

今天看新聞一直就再播報台北捷運內湖線昨晚大停擺的新聞,昨天的狀況真的是符合我跟同事之前的臆測。我們公司是在捷運站附近,所以我通勤幾乎都是搭捷運,所以昨天我花了比平常多兩倍的時間通勤。我公司有一塊是做供電系統的,之前捷運在做內湖線測試時,我跟同事有討論過。我們都覺得他們的準備期及測試期太短了點;在內湖線要開通前我們老覺得好倉促。當時同事就有提到萬一系統切換有問題,備用電力送不上去;那就當啦!昨天果然,,,,,,老覺得內湖線跟猫纜一樣,是個為了實現政見的一個建設;為了快點實現政績所以一直趕趕趕。不知道大家的看法是不是也一樣??
  • 不斷電系統出問題,備援無法啟動,說實在覺得有點扯。

    捷運所有系統都是雙備援的,真不知問題到底出在哪?

    要是醫院開刀房系統突然停電無法運行,那手術怎樣辦??

    科技越發展,越細緻越考驗人性。

    前面說的高雄捷運至少錢多好辦事,現在工程越來越難接了。
  • 看到他的樣子就好像看到某人一樣
    好後悔投給他


  • 上周五下班已經遇到全線停駛,周一上班要搭木柵線嗎?
    搭了怕被困在車廂裡,搭別的捷運再轉公車要花更多錢+時間,真煩!
    內湖線幹麻不等系統測試穩定再通車,現在這樣子每天上下班都充滿不確定性....
  • 小霓霓的話:
    明知道系統不合  當初是不會選一個系統合的喔
    ==================================================================

    這也是我的疑問

    既然當初決定新蓋的內湖線要和原有的木柵線接在一起
    那為何不用同一個系統???
    但是也可以理解,要用同一個系統,恐怕是非常的困難
    因為,要嘛當初就連內湖線也交由馬特拉來做,這樣就可以和木柵線是同個系統了~~
    但是之前北市府和馬特拉有不愉快,還打過官司,所以擺明不可能再給馬特拉來做
    但是也不可能把原有的木柵線馬特拉系統給全部換掉、用新的系統
    所以內湖線與木柵線就註定是要用不同的系統
    但明明是不同的2個系統,卻又要勉強接在一起,怪不得會出問題

    所以我就在想,那當初為何不甘脆把內湖與木柵這2條線給分開來行駛??
    也就是說,同樣以中山國中站為分界點
    內湖線的部分,也是只行駛到中山國中站,而且在中山國中站要與木柵線的軌道分開
    也就是乘客必須在中山國中站換車,就如同是淡水新店線要在台北車站換車轉乘板南線一樣
    但決策者當初沒有這樣想
    只是認為要把內湖線與木柵線接在一起,整合成完整的一條線,一車坐到底
    卻沒考量到,2種完全不同的系統,是一定會產生問題的~~
  • 醒也無聊的話:
    不斷電系統出問題,備援無法啟動,說實在覺得有點扯。

    捷運所有系統都是雙備援的,真不知問題到底出在哪?

    要是醫院開刀房系統突然停電無法運行,那手術怎樣辦??

    科技越發展,越細緻越考驗人性。

    前面說的高雄捷運至少錢多好辦事,現在工程越來越難接了。

    -------------------

    不好意思 

    該檢討的是台北捷運局跟決策者吧
    你們已經有12年的捷運經驗了
    難道要怎麼規劃 要怎麼作 要怎麼計算都市發展後的人口流量
    這些也跟我們高雄捷運有關?
    難不成那內捷是我們高捷作的?

    什麼做不好都要跟我們只有兩年的高雄捷運比較
    然後順便噱我們高雄捷運一頓
    不覺得很怪麼?
    難道我們批的一文不值
    就能改善內捷的設計不良麼? 

    該檢討的是 當初怎麼會沒想到兩個系統無法整合的問題
    或是明明是高運量 卻只用了中運量來設計 來製作 這些問題吧

    不要什麼都牽扯到高雄捷運來 
    跟我們沒什麼關係 謝謝


  • 大家知道內湖捷運的系統跟其他捷運如木柵..等系統是不同廠商國家的嗎
    也因此這幾次會出岔錯是因為系統還在融合階段,這次是因為無法融合才會當機的
    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麼同一個地區的捷運,要使用這麼多不同的系統
    現在又要下台,為什麼不要把危機解決後再下台,現在政府的官員都覺得下台可以鬆了一口氣
    所以就算犯錯也不覺得如何,反正不會被怎樣,不會被罰錢不會被記過
    只要下台,剩下的丟給下一任就好了
    一想到我一年要繳進2萬的所得稅養這些人,真的是氣......我可不可以不要養這些人啊
    就像高鐵也是,日本德國的這麼多不同體系,營運這麼久偶爾還是會出差錯,唉,一想到要花這麼多公帑再去解決這些問題
    真的對政府很失望,這些都是我的錢
回應...